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时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连续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强化护理组49例(简称ING),给予全面系统的强化护理治疗;一般护理组49例给予一般护理(简称CNG),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再通2小时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不同。结果强化护理干预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尤其严重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以强化护理为变量,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其OR值为0.4495%CI0.19-0.98,P=0.04;影响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其它因素还有血管开通时间(OR0,42,95%CI0.21-0.92,p=0.02)、入院时血糖水平(OR1.96,95%CI1.02-5.78,p=0.04)、心率(OR1.78,95%CI1.22-6.77,p=0.04)以及心功能(OR1.84,95%CI1.06-6.91,p=0.04)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时实施强化护理有助于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尤其是严重的快速心律失常。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疗效,为合理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方案提供高质量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3期)、CBM、CNKI、VIP及WanFangDate数据库,全面收集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1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4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胺碘酮组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后RA的总发生率[RR=0.60,95%CI(0.48,0.74),P〈0.00001]和室颤发生率[RR=0.47,95%CI(0.26,0.85),P=0.01],且不影响溶栓术后冠脉再通率[RR=1.00,95%CI(0.88,1.15),P=0.94],但不能降低术后病死率[RR=0.33,95%CI(0.10,1.09),P=0.07]。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胺碘酮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但未能降低病死率。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RCT结果加以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探讨其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心内科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0例患者只采取一般的护理措施,实验组15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一般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上包括用药护理、不良反应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和心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心率为78.3次/min,对照组患者平均心率为115.3次/min,实验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收缩压为125.7mmHg,平均舒张压为76.3mmHg;对照组平均收缩压为126.2mmHg,平均舒张压为75.8mmHg,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除了进行一般的基础护理外,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以及不良反应的护理等综合性临床护理措施,可明显减慢患者的心率,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方式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能够临床心电图诊断证实符合WHO中规定的关于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将4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1例,采用单一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21例,采用联合用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使用的阿托品剂量、临床症状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临时起搏器置入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十分重要,治疗期间使用阿托品联合参附注射液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阿托品的使用剂量,临床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