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以来,单位犯罪问题在我国日益严重,但在司法实践中,将成立单位犯罪作为减轻自然人刑罚的理由甚至辩护理由,这就走上了相反的道路。从英美法系较为成熟的法人犯罪理论来看,法人责任的根据主要有“原生责任说”与“次生责任说”两种模式。我国的单位犯罪理论正是基于“次生责任说”的固有观念,存在许多问题。应当采用“原生责任说”的认定模式,独立考察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因此,对于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无须严格区分,既成立单位犯罪又成立自然人犯罪的,自然人应适用更重的刑罚。单位实施非单位犯罪的,处罚相关自然人。在自然人与单位都可作为某一罪名主体的情形下,在定罪和量刑标准上单位犯罪应当与自然人犯罪一视同仁。

  • 标签: 单位犯罪 原生责任说 次生责任说
  • 简介:宽严相济是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基本刑事政策,其在指导刑事司法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与惩罚犯罪方面作用尤甚。刑事司法实践在行使定罪权、量刑权、行刑权时要正确充分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期更好地实现刑法保障人权与惩罚犯罪的基本功能。

  • 标签: 宽严相济 刑事政策 定罪 量刑 行刑
  • 简介:本文通过对有代表性的美国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回顾,将美国教育政策执行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对每个阶段教育政策的背景和特点做了梳理,对每个阶段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研究方式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 标签: 教育政策执行研究 研究方式 发展阶段
  • 简介:刑事司法中法律与政策的适用问题,一直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遇到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导致刑事司法中法律与政策适用问题更加凸显。这一问题将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加强对这一领域的探索、研究和总结,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将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

  • 标签: 刑事司法 法律与政策 适用
  • 简介:刑事政策指导刑事立法,刑事政策的价值追求对刑法的修改有着内在的要求。以刑事政策的内在要求为标准审视刑法的修改可以发现,实然的刑法修改虽总体遵循了刑事政策的内在要求,但刑法功能泛化的体现依然存在。基于刑事立法主义的立场,我们对于立法之得不应吝于赞美,对立法之失也不应耽于批判。基于刑事司法主义的立场,面对刑法修改之不足,法教义学对其中的一部分确实无能为力,然而对有些不足则可以灵活运用法教义学的解释功能对并不完美的刑法规范尽量做出符合正义理念的解释,弥补刑法修改之遗憾,从而指导司法审判。

  • 标签: 刑事政策 法教义学 刑法修改
  • 简介:民国时期的乡村初等教育政策主要着眼于广大乡村地区教育形式落后、入学比例不高、乡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低下等特征,从变革乡村社会的角度出发,广泛借鉴国外普及初等教育制度的经验,先后实施了以新式学校教育取代旧教育形式、推广义务教育制度、实行国民教育制度等为核心内容的乡村教育政策,凸显了教育政策内容内在的逻辑性,也反映了政策本身对于外部条件的应激性和适应性反映,在调整和变化的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对于乡村初等教育缺少师资的特殊状况,政策也相应地采取了针对性的举措。这些政策的引导和设计,为我国乡村教育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 标签: 民国时期 乡村教育 初等教育 教育政策
  • 简介:刑事政策是“治恶”的学问,是治国方略的基本内容。将刑事政策应用于犯罪治理实践之后,对于刑事政策本身及其实施效果的科学评价有赖于刑事政策评估体系之科学建构。刑事政策评估是评估机构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科学检测和评价刑事政策本身及其在犯罪治理中的实际效果的活动。鉴于我国刑事政策评估机制长期缺位,且为数不多的刑事政策评估工作也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估、内部评估与单项性指标评估。克服我国刑事政策评估的现实困境,推进刑事政策评估之科学化变革,应提倡以“第三方评估模式、公开评估模式与综合性指标评估模式”为基础来建构起我国的刑事政策评估体系。

  • 标签: 刑事政策 政策评估 评估主体 信息公开 评估方法
  • 简介:西方发达国家及有关国际条约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司法政策体现在设立专门机构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加强人员配备和专业培训,加强对于知识产权犯罪的侦查力度,对于知识产权犯罪采取适度的刑事起诉和审判政策,强调恢复性司法,注重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的参与和损害赔偿等方面。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司法政策目前表现在制定强化保护的司法政策、设立专门司法机构,加强刑事司法协作,开展专项执法活动以及强化刑事审判打击力度上,但存在执法效果有待提升、刑事司法常态化管理有待加强和刑事审判效果差强人意等缺陷。应当坚持严惩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的宏观刑事司法政策,并从加大刑事司法协作、强化《刑法》适用解释、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修改知识产权刑事司法程序、推进刑事司法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司法政策

  • 标签: 知识产权犯罪 刑事司法 刑事司法政策 知识产权保护
  • 简介:海洋环境保护政策是国家治理海洋环境,规制用海主体行为,分配海洋生态资源.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海洋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的优化与完善直接影响政策执行效果。关乎“海洋强国”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现。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的演变与特征分析是深入研究海洋环境政策的前提。运用政策内容分析法,以1979年至今中央部委发布的161项海洋环境保护政策为样本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海洋环境政策体系演变呈现出低位徘徊、持续性增长和稳定周期性震荡的三阶段特征;多元政策制定主体间能够描绘出“简单协同”的二元决策协作网络图谱;在政策工具选择上,呈现控制型政策工具过溢而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和鼓励一参与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的特征。

  • 标签: 海洋环境政策 政策内容分析法 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治理
  • 简介:当前我国的刑事立法正显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其背后无不体现出一种社会集体焦虑感。这主要体现为被害人身份情感认同,以"危险驾驶罪"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法为例,前者是一种"单纯的感情传感",后者则是一种"参与某种情境的同感"。但司法实践表明,这种主要为了释放被害人身份焦虑的立法,其执行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在刑事立法政策上,仍应该恪守法益保护原则、刑法的最后保障原则和刑罚的有效性原则。

  • 标签: 被害人因素 刑事立法政策 关联研究
  • 简介:刑事政策指的是国家或执政党依据犯罪态势对犯罪行为和犯罪人运用刑罚和有关措施以期有效地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目的的方略。而民意的内涵稍显复杂,具体可分为伪民意、感性民意、理性民意。民意对刑事政策的作用具有双向性,其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刑事政策合理性、可接受性的提高,但也会导致非理性刑事政策的产生或者干预刑事政策的实施。故应采取"源头管控模式"以减少民意对刑事政策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其正向作用。源头管控模式概括而言即"源头控制,疏纳结合,执行独立,双层筛选"。

  • 标签: 刑事政策 民意 双向作用 源头管控模式
  • 简介:针对扒窃行为认定的四要素,即公共场所、扒窃行为方式、扒窃对象以及扒窃所得财物的博弈,应以被害人及其法益保护为视角,明确公共场所三特征、清晰扒窃行为方式之心理安全距离,界定扒窃行为的对象是他人,并确定扒窃所得财物是较小物品。扒窃行为的认定,还应当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相结合,做到“当宽则宽”、“当严则严”。一方面,严密盗窃罪的刑事法网,使得扒窃以行为犯的形式入刑;另一方面,在司法实践中做到严而不厉,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抑或有其他法定、酌定以及“民间法”等从宽情节的,可以出罪。

  • 标签: 宽严相济 扒窃 严重危害性 当严则严
  • 简介:放眼世界,在一百多年前,德国法学家李斯特提出了一个至今广为流传的命题——'刑法是刑事政策不可逾越的屏障',即'李斯特鸿沟'。李斯特鸿沟的意义在于,将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学明确区分开来,前者以正当性为价值目标,侧重于形式理性,后者以目的性为价值目标,侧重实质理性。然而,'李斯特鸿沟'也给后世学者留下了一个经典之问,即在区隔了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学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一体化的刑事法学理论?毕竟,正当性与目的性,对于完

  • 标签: 关系书评 刑法关系 政策刑法
  • 简介:政策执行力是衡量政策运行质量的核心指标,也是决定政策执行合理有效的关键要素。每个地方政府都会拥有一定的政策执行力,只是不同政府间执行力的强弱不同。地方政府采用何种策略执行中央政策.取决于中央和地方力量的对比.中央和地方是否存在利益冲突,以及该项政策的明晰度等因素。由于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居于核心地位,最能决定政策执行取向,本文在Matland政策冲突性——明晰性矩阵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细化.按照中央政府主导和地方政府主导两种情况,分别分析地方政府在外资政策演进过程中的执行策略。

  • 标签: 中央政府 执行力 外资政策 地方政府
  • 简介:'长安画派'是中国20世纪产生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绘画流派之一,也是'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践行者,它对西北地域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开拓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次创举。文章以整个20世纪的社会发展和文化思潮为背景,论述了'长安画派'的孕育、形成、发展、对传统艺术精神的本性回归、后世的社会影响等。

  • 标签: 长安画派 时代使命 艺术精神 艺术风格 社会影响
  • 简介:股权众筹作为新兴的商接融资方式,发行人以小微企业为主,且采取无中介、社交化的互联网运作模式,难以直接套用传统监管框架。美国众筹规则的制定自2012年4月JOBS法案生效以来启动,期间SEC两次向融资平台、创业企业和律师等各方征集意见,直至2015年10月底才出台最终众筹规则(RegulationCrowdfunding)。

  • 标签: 解析 演进 美国 创业企业 融资方式 监管框架
  • 简介:课程史研究在美国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后,不断从史学和课程理论中汲取养分,发展为一种独特的课程探究方式,并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还原到解构、从中心到边缘"的研究重心转移。结合课程理论和史学研究的整体学术境脉,可从三个维度考察美国课程史研究的演变趋势:从思想史转向社会史再转向新文化史;从重构史学到建构史学再到解构史学;关注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再转而对作为历史的建构物的"主体"本身进行反思。

  • 标签: 课程史 课程理论 美国教育史 后概念重建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中许多带有历史特征的制度和政策因素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文章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置于政策演进的语境和事件中,通过对1996—2016年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的三个事件——《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批示的分析,尝试在经验研究层面阐释政策演进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从合法性建构、制度建设、权威价值引导三方面赋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完整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为当前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启示。

  • 标签: 高等职业教育 1996—2016年 政策演进 事件
  • 简介: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积极向上的凝聚力量。能够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侧重于价值判断。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与时代相结合,吸收时代精神,才能焕发生命力,才能成为现实的、真正代表民族根本利益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熔铸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之中。民族精神认同就是对民族精神的认可、承认、接受、继承、创新、发展,尤为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并使之发扬光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民族精神认同。

  • 标签: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江海文化是伴随南通地理空间发育而演进的,这一历史进程曲折而漫长。内部数个文化板块的聚合和分野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在空间上表现为多元的和动态的文化结构。直至近代,江海文化有了一次全面整合和崛起,区域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认同。不断丰富的江海文化为南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软实力。

  • 标签: 南通 江海文化 文化板块 近代 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