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稳健性是财务报告的重要内容,我国将稳健性看作是会计信息的一项重要的质量特征,对会计制度制定与会计实务的工作而言,稳健性的指导意义极强。会计界在经过了2008年的那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之后开始重视思考该怎样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文章以我国沪市与深市在2008年至2010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Basu(1997)所提出的逆回归模型与相关的改进模型的指导下,分析了金融危机环境中我国会计稳健性的存在性与企业所得税给会计稳健性带来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2008年至2010年间我国的上市企业的会计盈余带有稳健性的特征;企业所得税属于一种政府干预方式,其给上市企业的会计盈余的稳健性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简介:相比信息化业已成熟的由纳税人发起的任务流程应用,由税务部门自身发起的任务分发应用,从全国范围来看,大都未实现基本信息化。作为税务系统内部从上至下贯彻落实税收征管工作要求的重要和必要工具,税务机关自发任务分发应用的信息化必将成为税务信息化建设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在深入了解税务机关内部的任务分发运作机制基础上,分析了税务机关自发任务分发的核心问题,即非线性关系的税务机关自发任务分发与一般任务流程的区别和基于实际业务流程运作的数据表结构设计,剖析了内部任务分发应用的算法设计,对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说明,并以Oracle数据库为例,对应用的实现作了简要叙述,为最终实现完善的税务机关自发任务分发应用提出了有效、实用的对策建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房纤颤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vWF及凝血酶一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水平,D-二聚体(D-D)及P-选择素(GMP-140)水平与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性研究。方法采集初发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患者,测定其体内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vWF及凝血酶一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水平,D-二聚体(D-D)及P-选择素(GMP-140)水平,随诊720天观察这些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频率。把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分为A组,没有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分为B组,对比两组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及P-选择素(GMP-140)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对血栓栓塞事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vWF、TAT、D-D水平,与B组比较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GMP-14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是vWF、TAT、D-D浓度增高,且D-D浓度增高的危险因素高于其他因素,结合多个危险因素,可提高诊断房颤血栓栓塞的特异性,更可靠地分析血栓栓塞危险性。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XRCC3基因Thr241Met多态性与中国人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和WanFangData,查找国内外关于XRCC3基因Thr241Met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8月20日。由2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软件和Stata10.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Egger’s线性回归法分析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5个研究,包括肺癌患者2999例,对照29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中国人群而言,携带XRCC3基因Thr241Met多态性突变基因型/等位基因的个体肺癌发病风险不会明显增加:Met/Metvs.Thr/Thr:OR=1.00,95%CI(0.38,2.59),P=0.99;Met/Metvs.Thr/Met:OR=1.06,95%CI(0.83,1.36),P=0.63;Met/Metvs.Thr/Met+Thr/Thr:OR=0.99,95%CI(0.38,2.57),P=0.98;Thr/Met+Met/Metvs.Thr/Thr:OR=1.06,95%CI(0.82,1.37),P=0.65;Metvs.Thr:OR=1.05,95%CI(0.82,1.35),P=0.68。结论目前尚未发现XRCC3基因Thr241Met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肺癌发病风险相关。受纳入研究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人群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收集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评价筛选、异质性检验,应用RevMan51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合并,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并利用漏斗图评估发表性偏倚。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6篇,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694例,对照组747例。Meta分析结果示合并OR=106,95%CI=061~185。结论中国人群CYP1A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易感性之间无关联。
简介:“NP+好+V/A”是近代汉语产生的一个对NP特征进行主观甚度凸显的构式家族,其源构式是先秦时期就产生的“NP+好+NP”结构,构式“NP+好+NP”由于类推扩展而产生构式“NP非受事+好+V(O)”,构式“NP非受事+好+V(O)”又可以扩展为“NP受事+好+V”,这一扩展过程不但可以从构式产生的历史顺序和语义演变逻辑得到证明,还可以从构件“好+V”的词汇化过程得到证明。“NP受事+好+V”又可进一步扩展为构式“NP+好+A”,“好”也因其后的尾焦点由动词扩展到形容词而从一个具有主观甚度评判意义的形容词演变成一个具有主观评判性的程度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