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外神经损伤神经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观察现代整体护理和传统护理两种模式在42例神经损伤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观察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疼痛评分,睡眠时间、疼痛性质和情绪改变的影响,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组患者疼痛改善好于传统组护理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传统组,而出现焦虑情绪的倾向亦低于传统组。结论整体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神经损伤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损伤 神经痛 整体护理
  • 简介:神经阻滞可分为四类:①中轴神经阻滞(如腰麻、硬膜外麻醉);②神经丛阻滞(如臂丛、腰丛神经阻滞);③神经阻滞(如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④椎旁阻滞(属于一种中轴神经阻滞,但可单侧阻滞)。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神经丛及神经阻滞的进展。

  • 标签: 外周神经阻滞 臂丛 尺神经阻滞 单侧 椎旁阻滞 正中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神经刺激器在外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麻醉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刺激器进行引导给予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神经组织的麻醉方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后产生的并发症和恢复程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对麻醉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麻醉的满意率,且麻醉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的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的手术中有较好的效果,带给患者的痛苦小,可靠安全有效的减少了其它并发症的产生,值得在临床手术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外周神经刺激器 外围神经阻滞 麻醉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调节性T细胞变化与神经功能损伤的相互关系。方法招募55脑卒中患者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治疗前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变化并使用NIHSS评分表来评价其治疗后的康复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NIHSS评分高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表达要明显高于NIHSS评分低组(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表达可以作为监测脑卒中神经损伤的指标之一。

  • 标签: 脑卒中 调节性T细胞 神经功能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神经阻滞麻醉)和对照组(传统麻醉方式)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长,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外周神经阻滞 麻醉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静脉损伤护理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医院某时期收治的在医院输液时间均超过两的老年患者,观察与护理患者发生静脉损伤情况。结果在进行静脉输液中有13例老年患者中发生轻度刺激征(21%),6例中度刺激征(10%),0例重度刺激征,没有静脉炎与局部坏死情况的出现。结论在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先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对病情进行初步护理评估后,从患者全身状况、心理方面以及社会环境方面关注患者,以耐心、和蔼的态度积极应对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通过全方位地观察护理才能有效减少老年患者静脉损伤

  • 标签: 老年患者 外周静脉 损伤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中药洗治疗神经毒性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接收治疗的神经毒性患者62例,应用数字分列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应用针灸治疗,研究组31例,应用针灸联合中药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高于研究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低于研究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神经毒性患者应用针灸联合中药洗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安全可靠,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中药外洗 外周神经毒性
  • 简介:摘要:在超声引导下对手术区域进行麻醉,能够清晰辨认出神经靶点,提高神经阻滞精准性。为研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本文结合各学者的研究结果,阐述了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研究进展。文章首先分析了神经阻滞原理,强调了超声引导优势。最后详细分析了在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的方法以及常见阻滞神经

  • 标签: 超声引导 外周神经 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度恶性神经鞘瘤(MPN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依据以及发生部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例低度恶性神经鞘瘤患者的发生部位及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结合文献对其病理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的发生部位不同,在形态及组织结构上却极为相似,均为梭形细胞结构。结论发生在软组织的MPNST全身各处均可见到,但发生在乳腺者却极为罕见,文献中很少有报道,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发生部位 乳腺 梭形细胞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原发于心脏的恶性神经鞘瘤。患者男,24岁。因“咳嗽、咳痰20余天,气促3 d”就诊。影像学提示右上肺静脉-左心房内见不规则团块状低密度影,较大截面39 mm×58 mm×44 mm。镜下观察:见梭形细胞侵袭性生长,边界不清,见坏死,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呈密集区和稀疏区排列,见触觉小体形成;肿瘤细胞呈施万细胞形态特点,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织化学:波形蛋白弥漫阳性,S-100蛋白、CD57及CD56部分阳性,Ki-67阳性指数40%。病理诊断为恶性神经鞘瘤。

  • 标签:
  • 简介:恶性神经鞘瘤(MPNSTs)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的软组织肿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目前,MPNSTs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外科手术是唯一确定的有效治疗方法,放化疗的作用仍未得完全确定。MPNSTs恶性程度较高,复发率和转移率均较高,尽管经过多学科综合治疗,预后仍较差,5年生存率为35%~50%。因MPNSTs比较罕见,临床医师多对其认识不足,本文对MPNSTs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作一综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规范诊疗。

  • 标签: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治疗 靶向治疗 临床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促使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显著提高,进而导致患者在麻醉治疗的过程中,对麻醉工作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保障患者治疗的效果,还要把对患者的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因此,开始在外神经阻滞麻醉应用的过程中,开始引入超声引导技术,提高阻滞麻醉的效果,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以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应用进展为例,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种类和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应用进展,以此加强超声引导技术的应用,提高神经阻滞麻醉的使用效果,保障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外周神经阻滞麻醉 超声引导 麻醉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促使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显著提高,进而导致患者在麻醉治疗的过程中,对麻醉工作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保障患者治疗的效果,还要把对患者的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因此,开始在外神经阻滞麻醉应用的过程中,开始引入超声引导技术,提高阻滞麻醉的效果,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以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应用进展为例,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种类和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应用进展,以此加强超声引导技术的应用,提高神经阻滞麻醉的使用效果,保障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外周神经阻滞麻醉 超声引导 麻醉应用进展
  • 简介:来源于早期胚间充质组织头部的神经嵴细胞迁移衍生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随后这些细胞产生牙髓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是另外一个神经嵴细胞衍生迁移而形成的细胞系。神经胶质细胞有广泛的分化发育潜能,研究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且神经胶质细胞的不同分化发育阶段间可以互相转变。通常认为,大多数组织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血管细胞,但有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神经相关的神经胶质。本文通过对神经嵴细胞、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发育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的衍生细胞的概述,介绍牙髓再生领域一种新的更有前景的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嵴 施万细胞 神经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