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栓治疗中应用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剂(rt-PA)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60例患者,均确诊为ACI,调取时间为2020.04~2021.05范围,对照分组方式为随机法,研究对象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物和尿激酶静脉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1年2月本科接诊急性心肌梗死病患74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静脉栓用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对照组用尿激酶。对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栓后0.5h、1h与2h,研究组血管再通率依次是29.73%、62.16%、97.3%,比对照组13.51%、35.14%、70.27%高,P<0.05。针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研究组5.41%,比对照组27.03%低,P<0.05。结论:于急性心肌梗死中用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物静脉栓疗法,利于血管再通率的提升,及心血管事件的预防。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再通率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剂治疗≥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院区)神经内科收治的1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年龄及是否栓分为三组:年龄≥80岁且栓的为高龄栓组46例,年龄≥80岁未栓的为高龄非栓组62例,年龄<80岁且栓的为低龄栓组90例。高龄栓组分别与高龄非栓组、低龄栓组比较治疗7 d后的NIHSS评分及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发病90 d时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定预后。结果高龄栓组治疗7 d后NIHSS评分、预后良好率优于高龄非栓组,但差于低龄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栓组与高龄非栓组颅内出血转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消化道出血、90 d病死率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栓组与低龄栓组颅内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消化道出血及90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剂用于治疗≥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静脉溶栓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剂治疗≥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院区)神经内科收治的1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年龄及是否栓分为三组:年龄≥80岁且栓的为高龄栓组46例,年龄≥80岁未栓的为高龄非栓组62例,年龄<80岁且栓的为低龄栓组90例。高龄栓组分别与高龄非栓组、低龄栓组比较治疗7 d后的NIHSS评分及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发病90 d时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定预后。结果高龄栓组治疗7 d后NIHSS评分、预后良好率优于高龄非栓组,但差于低龄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栓组与高龄非栓组颅内出血转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消化道出血、90 d病死率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栓组与低龄栓组颅内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消化道出血及90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剂用于治疗≥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静脉溶栓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不同时间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本院收治的ACI患者中选取96例,时间选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48例,于患者发病3h内给予rt-PA静脉栓治疗为试验组,于患者发病后3~4.5h内治疗为参照组,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相较于参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ACI患者在发病3h内给予rt-PA静脉栓治疗疗效更佳,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时间窗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简介:摘要研究血栓调节蛋白(TM)和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与脓毒症内皮细胞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选2017年2月—2019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患者100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感染性休克组50例,脓毒症组50例,另选健康体检者8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3组受试者TM、PAI-1及循环内皮祖细胞(cEPCs)、内皮特异性分子1(ESM-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显示,感染性休克组TM、PAI-1高于脓毒症组;脓毒症组TM、PAI-1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感染性休克组、脓毒症组cEPCs、ESM-1、vWF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感染性休克组高于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EPCs、ESM-1、vWF与TM、PAI-1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561、0.576,P值均<0.05;r分别为0.558、0.603,P值均<0.05;r分别为0.677、0.692,P值均<0.05)。TM、PAI-1与脓毒症患者内皮细胞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当内皮细胞损伤越严重,TM、PAI-1及cEPCs、ESM-1、vWF水平越高,为脓毒症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脓毒症 血栓调节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循环内皮祖细胞 内皮特异性分子1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简介:摘要报道1例以鼻衄、脾大起病,后因肝功能异常而最终诊断为谷固醇的病案。文中患者的诊治过程曲折,期间经历了两次肝脏穿刺组织学检查、脾脏切除手术,但病因一直未能明确。最终,通过基因检测等检查确诊并予以治疗,此后患者肝功能改善、未再出现鼻衄。该例病案提醒临床医生,遇到反复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若经常规实验室、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查后仍未明确病因,则应重视遗传代谢性肝病相关基因的筛查,利于及时诊断、尽早治疗。

  • 标签: 肝功能异常 谷固醇血症 ABCG8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高尿酸与心血管代谢异常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15 391名6~16岁儿童开展基线调查,并于2019年进行随访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基线尿酸水平及高尿酸持续状态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心血管代谢异常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共8 807名研究对象(男童4 376名,女童4 431名)纳入本研究,基线年龄(11.1±3.3)岁。调整混杂因素后,尿酸第三、四分位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第一分位的1.39倍(95%CI:1.11~1.75)和1.56倍(95%CI:1.19~1.81),尿酸第二、三、四分位发生高LDL-C的风险是第一分位的1.88倍(95%CI:1.16~3.05)、1.98倍(95%CI:1.23~3.17)和2.25倍(95%CI:1.42~3.57);尿酸水平每增加1个标准差,高血压和高LDL-C发生风险分别增加17%(OR=1.17,95%CI:1.97~1.27)和27%(OR=1.27,95%CI:1.11~1.45);尿酸水平每增加10 μmol/L,高血压和高LDL-C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2.1%(OR=1.021,95%CI:1.011~1.030)和2.9%(OR=1.029,95%CI:1.013~1.046);按性别分层分析,男女童之间结果基本一致。调整混杂因素后,高尿酸新发组和持续异常组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是持续正常组的1.32倍(95%CI:1.09~1.60)和1.50倍(95%CI:1.05~2.16),高TC的发生风险是持续正常组的1.90倍(95%CI:1.38~2.60)和2.96倍(95%CI:1.58~5.52),高LDL-C的发生风险是持续正常组的1.78倍(95%CI:1.26~2.51)和2.84倍(95%CI:1.60~5.03)。结论儿童高尿酸水平及持续高尿酸,可增加高血压、高TC及高LDL-C的发生风险。保持正常尿酸水平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

  • 标签: 儿童 高尿酸血症 心血管代谢异常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脏透析患者凝血和功能改变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分析其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从在我院接受肾脏透析的患者中选择,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确定研究对象,选取人数为50例。所有的患者均接受凝血和功能检测,分析不同时间内的检出结果。结果:患者接受血液透析后,与血液透析前1h比较血小板计数,前者数据有明显降低趋势,同时比较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前者明显延长,相比(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透析后与透析时的组织酶原活物、D-二聚体相比,升高趋势明显,存在显著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凝血和功能会受到肾脏透析的影响,对患者凝血途径的启动有一定的促动作用,继发性功能也会得到促进。

  • 标签: 肾脏透析 纤溶功能 凝血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本院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7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一般资料、凝血与指标变化情况、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急性混合型白血病组凝血与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D-D、FIB、APTT、PT指标分别为(6 907.3±1 628.5)ng/ml、(3.9±0.2)g/L、(36.4±2.7)s、(15.4±3.5)s,均高于对照组(136.2±45.1)ng/ml、(3.1±0.4)g/L、(33.4±2.3)s、(10.4±3.1)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APTT、PT分别为(47.7±15.5)s、(19.4±5.8)s,均高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31.6±5.1)s、(13.5±2.9)s,急性混合型白血病组(31.8±7.3)s、(14.7±3.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急性混合型白血病组APTT、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D-D为(8 245.2±1 725.2)ng/ml,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5 861.7±1 707.5)ng/ml,急性混合型白血病组(2 058.3±364.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FI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处于亢进状态时存在出血倾向,对患者D-D、FIB、PT进行检测有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还能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判断。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凝血 纤溶指标 变化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从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我们的研究最近从近两年于我院接受的35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作为A组,35例良性疾病患者作为B组,35例前来体检健康人群作为C,观察患者从凝血-功能变化以及三组患者的血栓形成。结果:A组患者的Fg、AT-Ⅲ、D-D平显著高于B组、C组。相关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22.8%(8/35),B组以及C组并没有发现血栓形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凝状态是恶性肿瘤细胞及其产物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会引起机体防御血栓形成的功能减低,因此患者也容易出现血栓。

  • 标签: 老年恶性肿瘤 凝血-纤溶 功能变化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继发性肝癌患者、良性肝脏疾病患者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原发组、继发组、良性组,对3组患者均行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检测,观察比较3组的PIVKA-Ⅱ水平、PIVKA-Ⅱ阳性检出率,分析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果。结果:3组的PIVKA-Ⅱ水平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PIVKA-Ⅱ水平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PIVKA-Ⅱ阳性检出率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PIVKA-Ⅱ阳性检出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特异度为0.892,灵敏度为0.977,约登指数为0.870。结论: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水平升高、阳性检出率提高均提示原发性肝癌风险,其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 原发性肝癌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急性创伤性患儿在大量输血后,患儿凝血功能和系统发生的变化。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6例急性创伤性、需输血儿童,将患儿根据需要输血量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各13例。研究组需要接受大量输血,常规组需要接受少量输血,观察两组患儿的凝血功能和功能。结果:术前,两组患儿的凝血功能、功能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1d,研究组患儿的FIB水平与常规组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1d,研究组患儿的PLT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d,研究组患儿的PT、APTT、TT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5d,研究组患儿的FIB、PLT、APTT、TT水平与常规组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5d,研究组患儿的PT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d,研究组患儿的D-D、FDP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d,研究组患儿的PC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5d,研究组患儿的D-D、FDP、PC水平与常规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大量输血对于急性创伤患儿的凝血功能和功能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在输血后加强对患儿凝血状态的观察和监测。

  • 标签: 急性创伤 大量输血 凝血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利用不同麻醉方式对其功能和失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共6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GA),对两组患者的功能和失血量。结果:两组产妇围术期输血比例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ct校正失血量显著减少(P<0.05)。手术前不同两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24h、2d的D-D水平和FDP高于手术前(P<0.05),且术后24hFDP水平又高于术后2d(P<0.05),术后观察组24h、2dD-D水平和FD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时间和麻醉方式之间存在相互效应。结论:给予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实施不同麻醉方式,CSEA临床效果显著,其能够显著降低产妇术后早期血液纤维活性,保证手术安全。

  • 标签: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重度子痫前期 剖宫产产妇 纤溶功能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防治肝癌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 )患者生存、预后很重要。阐述血清异常凝血酶原维生素K 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在HCC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复发预测中的价值,发现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与AFP等肿瘤标志物联合能明显提高 HCC 的早期诊断率,动态检测PIVKA-Ⅱ能较好地协助临床评价HCC 的发生、发展,可以作为 HCC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血小板参数PLT、PCT、MPV、PDW血小板功能有较好的相关性,可间接反映血小板功能状况, 综合分析血小板参数改变,对于正确评估血小板功能、了解肝损伤程度、判断病情及其预后、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HCC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患者肝损伤程度、判断病情及其预后、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

  • 标签: HCC PIVKA-Ⅱ PLT PCT MPV PDW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采用冠状动脉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 for injection,rhPro-UK)对患者出血程度、血浆因子及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选取唐山市工人医院治疗的124例STE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3例,对照组61例。均采取血栓抽吸,对照组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射25 μg/kg的替罗非班,观察组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射20 mg的rhPro-UK,之后两组均行急诊PCI治疗。记录两组STEMI患者的出血程度、心肌微循环指标、血浆因子变化、血管再通情况、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射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磷酸肌酸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 MB,CK-MB)峰值(184.64±21.47)U/L及CK-MB峰值时间(14.32±2.02) h显著低于对照组[(258.94±31.64) U/L)、(16.58±2.09)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45、t=6.123,P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人组织酶原激活物(human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0.85±0.28) kU/L显著高于对照组(0.74±0.24) kU/L,人酶原激活物抑制剂(human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0.16±0.05) kU/L较对照组(0.32±0.08) kU/L显著下降(t=2.345,P=0.021;t=13.401,P<0.001);ST段完全回落观察组77.78%(49/63)明显高于对照组54.10%(33/61)(Z=7.758;P=0.005),ST段无回落观察组4.76%(3/63)明显低于对照组19.67%(12/61)(Z=6.480;P=0.011)。观察组治疗后7 d的LVEDD(49.37±3.14) mm、14 d的LVEDD(48.34±3.03) mm、7 d的LVESD(33.19±2.23) mm、14 d的LVESD(32.05±2.23) mm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7 d的LVEDD(50.64±3.03) mm、14 d的LVEDD(49.66±2.83) mm、治疗后7 d的LVESD(34.86±1.73) mm、14 d的LVESD(33.74±1.9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治疗后7 d的LVEF(56.32±4.97)%、14 d的LVEF(59.23±5.11)%、治疗后7 d的CI(3.65±0.22) L/(min·m2)、14 d的CI(3.76±0.21) L/(min·m2)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7 d的LVEF(54.46±4.87)%、14 d的LVEF(57.18±4.33)%、治疗后7 d的CI(3.48±0.25) L/(min·m2)、14 d的CI(3.56±0.24) L/(min·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冠状动脉注射rhPro-UK较替罗非班可进一步改善总出血率、血管再通率,显著改善血浆因子、心肌微循环及心功能,为治疗STEMI患者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重组人尿激酶原 出血程度 血浆纤溶因子 血管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