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多层螺旋CT在基层的普及运用,血管三维成像在临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一些细微的解剖结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例如中韧带,以及与之相关的临床症状即中韧带综合征,对中韧带及其相关综合征的认识有利于在工作中区分正常与异常,了解中韧带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中弓韧带 中弓韧带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韧带综合征(MALS)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56例MALS病人的临床影像资料;男30例,女26例;中位年龄为54岁,年龄范围为19~78岁。病人均行CTA检查。观察指标:(1)CTA检查情况。(2)相关性分析。(3)手术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统计腹腔干狭窄程度与腹腔干起始部和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距离、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最近距离的相关性,检验水准为0.05。结果(1)CTA检查情况。①腹腔干狭窄程度:CTA横断面检查结果示56例病人中,腹腔干闭塞2例,重度狭窄10例,中度狭窄9例,轻度狭窄35例。CTA矢面检查结果示:56例病人中,腹腔干闭塞2例,重度狭窄21例,中度狭窄15例,轻度狭窄18例。②不同狭窄程度检查情况:以CTA矢面检查结果为标准。2例腹腔干闭塞病人均未见动脉瘤、夹层及血管变异,均可见胰十二指肠前后代偿增粗迂曲。21例腹腔干重度狭窄病人中,2例可见动脉瘤,1例可见夹层,7例可见胰十二指肠前后代偿增粗迂曲,8例可见胰十二指肠前后吻合,8例可见血管变异。15例腹腔干中度狭窄病人中,2例可见动脉瘤,3例可见夹层,2例可见胰十二指肠前后代偿增粗迂曲,4例可见胰十二指肠前后吻合,7例可见血管变异。18例腹腔干轻度狭窄病人中,1例可见动脉瘤,2例可见夹层,7例可见胰十二指肠前后吻合,6例可见血管变异。56例病人均未见肝、脾、胃等脏器缺血。③腹腔干发出位置:56例病人中,43例自第12节胸椎(T12)椎体下缘水平发出,2例自T12椎体中部发出,1例自T12椎体上部发出,7例自第1节腰椎(L1)椎体上部发出,1例自L1椎体中部发出,2例闭塞。(2)相关性分析。CTA矢面检查结果示:56例病人腹腔干起始部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的距离为(6.0±4.0)mm,腹腔干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病人的起始部距离分别为(6.2±2.8)mm、(8.1±4.4)mm、(5.3±3.2)mm。56例病人中,23例起始部距离<5 mm。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腹腔干狭窄程度与腹腔干起始部和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的距离无关(r=-0.205,P>0.05)。CTA矢面检查结果示:56例病人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的最近距离为(3.8±2.4)mm,腹腔干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病人的最近距离分别为(4.2±2.0)mm、(4.4±3.3)mm、(3.0±1.9)mm。56例病人中,45例最近距离<5 mm。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腹腔干狭窄程度与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的最近距离无关(r=-0.249,P>0.05)。(3)手术情况:56例病人中,2例有临床症状(腹部疼痛),54例无临床症状;4例行手术治疗,52例未治疗。4例行手术治疗病人中,2例病人因腹部疼痛就诊,上腹部CTA检查结果示MALS,腹腔干呈重度狭窄,行腹腔动脉造影检查、腹腔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CTA检查结果示腹腔干未见明显狭窄。2例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因胰头部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CTA检查结果示腹腔干重度狭窄,术中行动脉搭桥术,缓解术中、术后因胃十二指肠动脉结扎造成的肝脏缺血,避免MALS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CTA检查虚拟三维图像显示搭桥血管通畅。结论CTA矢面检查结果可评估MALS病人腹腔干狭窄程度、与韧带的关系以及发出位置。

  • 标签: 动脉 诊断,鉴别 弓状韧带 腹腔干 狭窄 CT血管成像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2011年6月至2019年7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4例肝移植受者合并正中韧带综合征时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探究肝移植受者合并正中韧带综合征时动脉重建的方式,减少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肝移植 正中弓状韧带 肝动脉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解剖了解颧韧带的形态结构及位置数据。方法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杭州医学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医生团队在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室解剖20例中国人半面冷冻新鲜标本,逐层解剖显露颧韧带,观察相邻组织结构及层次关系,测量不同层次及起点的尺寸及拉力参数。参考13篇颧韧带相关论文,结合解剖数据,得出颧韧带的认知及描述。结果颧韧带在颧区域皮肤和皮下组织间呈均匀致密垂直于皮肤分布的纤维组织结构,横径2.0~2.5 cm,外侧缘距离耳屏3.5 cm;在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MAS)深层分为大小两束,分别距离耳屏4.0、6.5 cm;在颧前端下缘骨膜表面可见大束韧带起始部,纵轴平行于颧,位于颧大肌起点外侧,拉力最大可达28 N;在颧大肌起点内侧可见小束韧带起始部,纵轴平行于颧骨下缘,大小束之间有细小散在的韧带。结论颧韧带包含大小两束,分别起自颧和颧骨下缘,具有特定的解剖规律,不同层次的结构表现和位置参数对临床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解剖 面部 韧带 骨皮韧带 颧弓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SA-AQLB)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的优化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80例,年龄28~64岁,体重52~78 kg,身高154~166 cm,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全身麻醉组(G组)和SA-AQLB联合全身麻醉组(SG组)。SG组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SA-AQLB,分别注入0.4%罗哌卡因25 ml+地塞米松5 mg。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毕采用舒芬太尼2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0 ml)行PCIA,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于术后1、6、12、24和48 h时记录腹部、盆腔和肩部的疼痛VAS评分,VAS评分>4分时,采用氟比洛芬酯进行补救镇痛。记录术中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气管拔管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与G组比较,SG组术中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降低,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升高,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减少,气管拔管时间缩短,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延长,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减少,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各时点腹部、盆腔和肩部的疼痛VAS评分降低,恶心呕吐、尿潴留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相对于单纯全身麻醉而言,SA-AQLB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时,可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抑制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痛敏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 标签: 腰肌 神经传导阻滞 弓状韧带 麻醉,全身 妇科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腹腔干因正中韧带压迫而狭窄的患者中多可见以胰十二指肠动脉为主的侧支循环形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切除胰头侧支后可并发急性正中韧带压迫综合征。本文介绍1例经支架植入手术治疗而获得康复的病例,提示介入手术可作为此病症的有效治疗手段,且特别适用于难以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

  • 标签: 支架 正中弓状韧带压迫综合征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简介:摘要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是目前临床较为广泛采用的主要手术方式,但由于该术式的操作空间有限,腹膜、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风险较高,尤其对于低位线患者,由于线位置低,腹膜前空间狭小,操作极易损伤腹膜,导致手术难度增大。因此,需要反向切开线外侧缘以扩大腹膜前间隙空间和视野,本视频详细介绍了一例低位线患者接受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的手术过程。

  • 标签: 疝,腹股沟 低位 弓状线 腹腔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线切开技术在无线病例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9月广东医科大学茶山医院施行TEP的120例((124侧))无线变异患者资料((同期TEP病例285例,占42.1%))。建立腹直肌后间隙后,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人为切开腹直肌后鞘及其后面的腹横筋膜创建一条人工线,并对其后面的腹膜前间隙进分离和放置补片。影像记录线的形态和手术步骤。 结果 : 无线患者临床观察为有完整的腹直肌后鞘并一直延伸至耻骨。以人工线为界分为两个层面,前面的是腹直肌后间隙,后面是腹膜前间隙,位于腹横筋膜与腹膜前筋膜浅层之间,是TEP理想的分离层面,沿此间隙向下分离与Retzius间隙相连,然后向外分离Bogros间隙。本组平均手术时间((71±7.8))min。 术中腹膜损伤率4%((5/124))。术后血肿5例((4%)),血清肿6例((4.8%)),皮下气肿2例((1.6%))。术后平均随访30个月,无慢性疼痛和复发病例。结论: 人工线切开技术在无线变异病例的TEP手术中安全有效、简单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疝 ,腹股沟 腹直肌 人工切开 弓状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和总结 MSCT评估正中韧带( MAL)压迫腹腔动脉( CA)的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年 8月— 2019年 6月我院诊断 MAL压迫腹腔动脉患者 23例,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和特点。结果 23例诊断 MAL压迫腹腔动脉患者中,男 15例,女 8例;轴位图像清楚显示腹腔动脉狭窄 19例,多平面( MPR)、最大密度投影( MIP)及容积再现( VR)图像 23例均显示腹腔动脉狭窄,腹腔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为 16%~87%,最狭窄点距腹主动脉 2.5~19,8mm(平均 9.4mm),狭窄后轻度扩张 18例,无扩张 5例, 7例侧支循环形成, 15例腹主动脉硬化,动脉瘤 3例,腹主动脉瘤样扩张 1例,肝动脉起源异常 2例。结论  MSCT和血管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楚显示 MAL对腹腔动脉的压迫和血管狭窄程度,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 标签: []  MSCT 正中弓状韧带 腹腔动脉 血管后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线切开技术在变异线病例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广东医科大学茶山医院施行TEP的60例线变异患者资料,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人为切开腹直肌后鞘及其后面的腹横筋膜创建一条人工线,并对其后面的腹膜前间隙进分离。影像记录线的形态和手术步骤。结果低位线50例(83.3%),位于脐下8~12 cm,表现为不完整的腹直肌后鞘,向下呈逐渐变薄、变少的散在纤维。无线10例(16.7%),有完整的腹直肌后鞘并一直延伸至耻骨。以人工线为界分为两个层面,前面的是腹直肌后间隙,后面是腹膜前间隙,位于腹横筋膜(含有后鞘)与腹膜前筋膜浅层之间,是TEP理想的分离层面,沿此间隙向下分离与Retzius间隙相连,然后向外分离Bogros间隙。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30±15)min,术中腹膜损伤率8.3%(5/60)。术后发生血肿3例,血清肿2例,皮下气肿3例,无慢性疼痛病例。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人工线切开技术在低位和无线患者的TEP手术中安全有效、简单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疝,腹股沟 腹直肌 人工切开 弓状线
  • 简介:下丘脑核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刘广益,方一心,曾志源泸州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泸州646000华西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成都610041核(arcuatenucleus,ARC)是下丘脑的重要核团之一,结构复杂,联系广泛。近年来,众多...

  • 标签: 下丘脑 弓状核 形态结构 生理学
  • 简介:褪黑素抗吗啡依赖效应业已引起人们关注,但其作用机制有待于探讨。本文拟观察褪黑素抗吗啡依赖形成作用与下丘脑核β-内啡肽的关系。昆明种小鼠连续8天递增剂量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模型,观察同时腹腔注射褪黑素抗吗啡依赖形成效应,免疫组化、RT—PCR法分析小鼠下丘脑核β-内啡肽的表达。结果表明,褪黑素显著抑制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的戒断反应,增强下丘脑核内β-内啡肽样免疫阳性反应和前阿黑皮素mRNA的表达。提示褪黑素抗�

  • 标签: 下丘脑弓状 依赖形成 内啡肽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上下轴线与胫骨粗隆成角不同度数﹙@成角﹚的患者在髌骨纵嵴﹙TRA图﹚为基础指导膝关节斜矢扫描显示前叉韧带的关系,总结显示前叉韧带全长最优的扫描角度;要求该扫描角度能达到简捷的扫描全程地显示前叉韧带,节约扫描时间,避免病人不能长时间固定不动及以后多次扫描的情况。方法在不同的腿型如‘O’腿,骨折胫骨平台移位…等病人扫描采取相同人不同的扫描角度,不同情况相同扫描角度,共63例子做对比,根据分类作统计最优化的斜矢位扫描角度。结论根据腿型髌骨下缘与胫骨粗隆成角在(8~18)°、(18~30)°、骨折胫骨外移位者…宜用髌骨纵嵴前后轴线偏内(12~15)°(5~8)°(0~-5)°作倾斜扫描线;图像显示ACL各段比例、走形较真实反映活体组织。

  • 标签: 髌骨轴线与胫骨粗隆成角 前叉韧带 髌骨纵嵴 斜矢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解剖特点和MRI表现探讨磁共振膝关节矢位扫描的改进,以提高膝关节ACL的显示率。方法选择成人膝关节140例,分别进行伸直位、微曲位和屈曲位的垂直矢位和斜矢位的MR扫描,观察不同位置、不同角度ACL的MRI显示效果。结果ACL损伤在伸直位垂直、斜矢面完整显示率分别为46.7%、53.3%;微曲位垂直、斜矢面上完整显示率分别为80.0%、85.0%;屈曲位垂直、斜矢面上完整显示率分别为90.0%、100.0%。结论ACL在MRI上屈曲位斜矢面显示最佳,可作为诊断ACL损伤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MRI 斜矢状位
  • 简介:"三石之"在冷兵器时代,最为骑兵和步兵所乐用,因其远程攻击的威力数十倍于近战的刀枪剑戟。弓箭的射程,取决于器械的质量和射手的臂力。"养由基百步穿杨",说明箭在百多米远的距离内

  • 标签: 冷兵器时代 养由基 远程攻击 刀枪剑戟 鲁缟 杜甫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采用骶主韧带复合体-盆筋膜建腱交叉缝合联合骶棘韧带悬吊术(SSLF)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度POP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 标签: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骶主韧带复合体-盆筋膜建腱弓交叉缝合 骶棘韧带悬吊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在寰枢关节失稳翼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寰枢关节失稳翼韧带损伤的MRI影像特点。结果寰枢关节翼韧带损伤直接MRI征象包括韧带连续性中断,局部挛缩,T2WI、STIR高信号5例;齿状突周围脂肪垫信号异常、寰齿间距增宽、齿状突左右间距不对称、咽后壁软组织挫伤出血、齿状突与前弓或两侧块枕部及颈椎骨折等韧带损伤间接MRI征象7例。结论寰枢关节失稳翼韧带损伤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根据MRI直接或间接征像可得出正确诊断。

  • 标签: 寰枢关节 翼状韧带 损伤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