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心脏术后正压通气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60例心脏手术婴幼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技术,观察组实施正压通气技术,对比两组并发症以及SPO2。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婴幼儿 心脏术后正压通气拔管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压和负压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后成功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压组(53例)和负压组(52例)。时所有患者均取半卧位(抬高床头30°~45°),清除口、鼻、咽喉及气管内分泌物。负压组断开呼吸机,将吸痰插入气管导管并越过远端开口,行气管内持续负压吸引,同时抽空气管导管气囊后,将吸痰随同气管导管一起拔出;正压组不断开呼吸机,在原有SBT模式下,指导患者用力吸气,当患者达到吸气高峰时,抽空气囊后拔除气管导管;后两组均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5 L/min)。记录两组患者后5 min及1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观察两组患者后30 min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严重呛咳、气道高反应、肺炎)。结果后5 min,正压组患者PaO2明显高于负压组〔mmHg(1 mmHg≈0.133 kPa):123.4±30.2比111.0±21.1,P<0.05〕,pH值和PaCO2略低于负压组〔pH值:7.411±0.042比7.419±0.040,PaCO2(mmHg):39.7±4.7比40.5±5.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后1 h,正压组患者pH值、PaO2、PaCO2均略低于负压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后30 min内,正压组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及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负压组〔呼吸急促:9.4%(5/53)比28.8%(15/52),心动过速:15.1%(8/53)比32.7%(17/52),血压升高:11.3%(6/53)比30.8%(16/52),血氧饱和度下降:7.5%(4/53)比34.6%(18/52),均P<0.05〕,严重呛咳发生率亦明显低于负压组〔9.4%(5/53)比30.8%(16/52),P<0.05〕,但两组间气道高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1/53)比5.8%(3/52),P>0.05〕。两组患者均未在后48 h内发生肺炎。结论正压能保证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得到充分氧合,避免低氧,还能降低严重呛咳发生率,有利于生命体征的稳定。

  • 标签: 正压拔管 负压拔管 低氧血症 气道高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心脏术后急性呼吸衰竭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心脏外科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进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39例)及常规治疗组(38例),无创通气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常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持续吸氧,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护理效果。结果无创通气组患者比常规治疗组患者住ICU时间缩短1d;治疗后4h生命体征变化明显优手常规治疗组(P〈0.05),患者缺氧改善明显,舒适度提高。结论无创通气方法治疗心脏术后合并呼吸衰竭有显著疗效,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提高舒适度,促进病情的恢复。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心脏手术后 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术后因低氧血症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40例患者,对比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结果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治疗2h后临床症状均迅速改善,心率及呼吸频率均减慢(P<0.05),PaO2及SaO2均有所上升(P<0.05),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5),PaCO2下降(P<0.05),但动脉血PH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改善心脏术后患者的呼吸,用于心脏术后低氧血症的呼吸支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无创通气,心脏术后,低氧血症
  • 简介:目的观察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行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需进行辅助通气的患儿,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拔除气管后改用NPPV至患儿病情稳定。期间分别记录NPPV前、NPPV脱机前及脱机后2h的相关呼吸参数。结果40例患儿NPPV脱机前及脱机后2h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NPPV前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均顺利恢复,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NPPV可以改善先天性心脏术后患儿缺氧,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心脏病 先天性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为预防及避免全麻患儿因气管插管引起的种种并发症的发生,寻找最佳的全麻患儿手术时机。方法搜集2009年12月-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全麻条件下外科手术的80例患儿临床资料,分为2组,每组4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按照临床通常依照的气管指征进行操作,对观察组的40例患儿在患儿回复自主呼吸、出现呛咳及吞咽反射后,并且患儿的SpO2>0.95时,进行气管操作。然后观察两组患儿气管后SpO2的变化及患儿有关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两组患儿在气管后,SpO2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照组患儿气管后出现烦躁、呕吐等相关情况的几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出现呛咳及吞咽困难等生理反射以及SpO2>0.95时,进行气管操作能够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术后的康复。

  • 标签: 小儿 全麻 气管拔管 拔管指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9例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辅以有效的护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的pH、PaO2以及PaCO2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可靠,辅以有效的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心脏外科 低氧血症 无创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对心脏术后早期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房室缺修补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芬太尼组(F组)和异丙酚组(P组)。F组使用中剂量芬太尼(30~35μg/kg)。P组使用小剂量芬太尼(15~20μg/kg)及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4~6mg/(kg·h))。两组维库溴胺及咪唑安定用法相同。结果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P组的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术后呕吐发生率呈减低趋势。结论房室缺修补术患者术中,异丙酚4~6mg/(kg·h)持续静脉泵注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维持麻醉有利于术后早期

  • 标签: 异丙酚 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麻醉学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措施预防早产儿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等中文数据库中,关于比较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失败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对HHHFNC组与NCPAP组早产儿分别采用HHHFNC、NCPAP模式治疗。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00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由2位研究者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Stata12.0软件对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主要结局评价指标包括:有效性指标(治疗失败率、再插管率)与安全性指标(鼻损伤、气漏发生率);次要结局评价指标包括:院内死亡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动脉导管未闭(PDA)、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结果通过文献筛选,并追踪检索已获取全文的相关参考文献,共计8篇RCT研究文献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的早产儿为1037例,其中HHHFNC组为518例,NCPAP组为519例。①针对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失败的主要结局评价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指标方面,2组早产儿治疗失败率和再插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18、0.93,95%CI:0.87~1.59、0.67~1.30,P=0.286、0.687);而安全性指标方面,HHHFNC组鼻损伤与气漏发生率,则均低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17、0.24,95%CI:0.11~0.26、0.09~0.63,P<0.001、=0.003)。②针对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失败的次要结局评价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早产儿院内死亡率(OR=0.

  • 标签: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随机对照试验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拔管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机械通气患儿后喉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入我科PICU后喉头水肿的患儿59例,根据治疗不同分为三组,肾上腺素组18例,布地奈德组19例,肾上腺素+布地奈德联合组22例,对比三组患儿治疗后效果。结果三组患儿疗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机械通气后喉头水肿时,使用或联合肾上腺素雾化吸入较单独使用布地奈德疗效明显。

  • 标签: 机械通气 雾化吸入 喉头水肿 儿科学
  • 简介:摘要ICU为危重患者的集中救治场所,导管繁多,如果处理不当,出现意外会对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危害。本文通过研究发现,ICU机械通气意外的主要原因有环境及心理因素、镇痛镇静不、保护性约束不足、导管不合理固、交流与沟通障及护理人员自身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降低意外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机械通气 意外拔管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儿科心脏网络赞助了多中心协作学习研究,该研究实施了一项临床实践指南以促进孤立性主动脉缩窄和法洛四联症修复术后婴儿早期。本文试图比较在实施早期指南前后手术室麻醉和ICU镇静镇痛管理的差异。设计对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一项多中心研究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比较指南实施前后麻醉、镇静和镇痛暴露的预定义变量。倾向评分加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啶对早期的独立影响。场所5家儿童医院对象240例接受主动脉缩窄或法洛四联症修复术患儿(指南实施前119例和指南实施后121例)。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临床实践指南实施后阿片类药物(49.7 mg/kg比24.0 mg/kg芬太尼等效物,P<0.001)和苯二氮卓类(1.0 mg/kg比0.4 mg/kg咪达唑仑等效物,P<0.001)术中总剂量降低,但中位挥发性麻醉剂暴露没有变化(1.3比1.5 MAC-hrs,P=0.25)。校正其他协变量后,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啶与早期相关(OR2.5,95%CI:1.02-5.99,P=0.04)。ICU中更多患者接受右美托咪啶(43%比75%),但同时苯二氮卓类暴露频率(66%比57%,P<0.001)和累积中位剂量(0.5 mg/kg比0.3 mg/kg,P=0.003)在指南执行后均降低。结论早期临床实践指南减少了阿片类药物和苯二氮卓类药物剂量,而不改变手术室使用的挥发性麻醉剂。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啶与早期独立相关。术后早期苯二氮卓类暴露总量减少。

  • 标签: 早期拔管 镇静 右旋美托咪啶 婴幼儿心脏手术
  • 简介:目前我国肝移植围手术期病死率已降至5%以下,肝移植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肝移植受体全身状况差、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围手术期处理十分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术后生存率仍有待提高,而术后气管插管的早期拔除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众多的研究者实行了肝移植术后早期,但现在仍没有统一的临床指南。本文主要从早期的定义、发展、优点及其风险、麻醉技术对早期的影响四个方面介绍了肝移植术后早期现状,认为早期在大多数肝移植术后患者中是安全可行的。医师对前患者的全面的、个体化的评估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肝移植 早期拔管 机械通气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实施早期的治疗效果和护理疗效。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对我院以往接受早期策略的154例成人术后患者进行分析,按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的撤机方式、护理治疗、参数以及模式等都保持不变,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设计早期治疗,对时间和撤军时间等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撤机半小时后两者患者的心率、血压和氧和指数的等指标在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的氧和指数得到有效改善,且和传统组相比,其通气和撤机时间明显减短(P<0.05)。结论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后,护士对撤机患者进行早期和护理是安全的,可以避免引发的其他疾病,提高早期策略的效果。

  • 标签: 早期拔管策略 效果观察 护理
  • 简介:T后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是胆道术后少见并发症,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除外胆漏并发症之外,还有T困难的情况发生。本次研究将此二种胆道术后并发症称为T意外。20年间T意外发生率为3.80%。本次研究对其发生原因、处理及预防作一分析讨论。

  • 标签: 胆道术后并发症 T管拔管 临床分析 拔T管后胆漏 少见并发症 胆汁性腹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手术患者合并COPD通气策略和有创机械通气撤机时机,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筛选2012年6月~2017年1月行手术治疗合并COPD者82例依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分组,即试验组和参照组各41例分别给予常规撤机、新型撤机,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的通气时间、ICU时间均值、住院天数、病死占比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等指标较参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合并COPD通气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效果确切,需把握肺部感染控制窗、以及实施自主试验操作和无创通气综合考虑撤机时机,能提高撤机成功率,可在临床加以推及。

  • 标签: COPD 有创机械通气 撤机拔管时机
  • 简介:1996年1月~2004年1月,我院全麻术后带气管插管入ICU患者共1920例,其中发生插管失败1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全麻 拔管 失败原因 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