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肠衰竭的疾病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依据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系统,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6年9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6例儿童急性肠衰竭(AGI Ⅲ~Ⅳ级)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经肠功能监测及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部分结合早期肠内营养和(或)手术干预,16例(61.5%)患儿治愈并预后良好(AGI恢复至0~Ⅰ级),平均体重增长率(62.0±84.9)%,平均随访时间(22.8±13.9)个月。其中接受早期手术干预者治愈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者(78.9%比14.3%,P<0.01)。结论AGI分级系统在儿童急性肠衰竭的诊治中有良好的预测和指导意义,早期手术干预有助于明确病因并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急性肠衰竭 AGI分级系统 儿童 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模式的应用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之间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选用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期间,应用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临床作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领域借鉴推广。

  • 标签: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模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用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6例,根据我院信息系统随机抽取模式其中38例,进行传统护理模式干预,即传统组。则剩下38例患者实施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模式,即分级组。并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肠胃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数据收集后的比较分析,分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分级组患者肠胃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情况明显优于传统组患者;两组基础数据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模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用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情况以及改善肠胃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情况,可在临床中积极使用。

  • 标签: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 分级护理模式 重症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为验证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现已对比实验原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23.1-2023.12月之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分析样本,借助奇偶数分组方式将所有人员均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分级护理模式),收集整理干预后患者相关指标,分析对比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数据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间P值达到﹤0.05数值,显示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模式可明显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 标签: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模式 重症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模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归纳样本80例,均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归纳时间2022.9-2023.9,采用双盲法进行组间划分,以40例/组为标准,参照组实行标准指导模式下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行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服务模式,而后对干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统计学评估后,研究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胃肠恢复时间方面体现,均显优参照组(P<0.05)。结论: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模式的应用开展,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切实缩短患者胃肠道恢复时间,值得引用。 

  • 标签: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联合qSOFA评分诊断脓毒症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价值。方法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入住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病房的感染或疑似感染患者,排除年龄小于18岁、妊娠、中途放弃治疗、入院后3 d内死亡患者。记录感染前48 h内至发病后24 h的基本生命体征、实验室化验结果、AGI分级情况,根据患者是否诊断为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将研究对象按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在建模组中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建立诊断模型A(qSOFA)、模型B(AGI分级联合qSOFA评分)以及模型C(多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为参数)。在验证组进行验证,通过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果,绘制校准曲线评价一致性,使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价净效益,并绘制各预测模型诊断的列线图。结果共2 553例患者纳入研究,建模组1 789例,验证组764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共326例患者发生了脓毒症。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感染源、体温、心率、呼吸急促、意识改变、严重水肿、高血糖、白细胞数量、CRP、PCT、低血压、低氧、急性少尿、凝血功能异常、高乳酸血症、毛细血管充盈受损或皮肤花斑、AGI分级及qSOFA对脓毒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预测脓毒症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1.027, P<0.01),感染源(OR=2.809, P=0.03),低血压(OR=35.449, P<0.01)、低氧血症(OR=57.018, P<0.01),AGI分级(OR=19.313, P<0.01)。ROC分析显示建模组中模型A、B、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4,0.944,0.971,敏感度分别为63.9%,89.5%,97.5%,特异度分别为90.8%,90.3%,88.1%,验证组中,模型A、B、C的AUC为0.832,0.975,0.980,敏感度分别为72.7%,90.9%,96.6%,特异度分别为92.2%,94.5%,92.8%。模型B、模型C的AUC明显大于模型A(P<0.01),而在验证组之间B、C(P=0.684)。模型A在验证组中的校准度较差,精确性低,有漏诊脓毒症的风险(P=0.044)。决策曲线分析显示模型B及模型C的净效益优于模型A。结论AGI分级联合qSOFA评分在脓毒症诊断中的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和准确性。

  • 标签: 急性胃肠道损伤分级 qSOFA 脓毒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讨论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模式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80例病人,他们来自于2020年6月份至2021年5月份到我院收治的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急性胰腺炎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这80例病人进行了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40例病人提供常规的护理。实验组的病人提供分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结果:在两组病人进行了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病人住院时间更短,出现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更低,P

  • 标签: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 分级护理模式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胃肠损伤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对严重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进行分析并记录。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我院5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以后四周内的死亡或生存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入住ICU的第一周进行急性胃肠损伤评估并记录相应的分值。同时进行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APACHEII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评分和改良的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结果生存组患者在第2、5、7天的急性胃肠损伤评估、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APACHEII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评分都低于死亡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胃肠损伤 严重脓毒症 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急性重复创伤性脑损伤(rTBI)分级动物模型。方法63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单次撞击和重复撞击组,按撞击气压将撞击组又分为0.2 MPa、0.3 MPa、0.4 MPa三个亚组,空白对照组及各亚组均为9只。单次撞击组麻醉后仅撞击顶部1次,重复撞击组1 min内以相同气压撞击顶部2次。比较大鼠伤后昏迷时间;伤后1 h进行改良神经功能严重程度评分(mNSS);6 h观察脑MRI T2WI异常信号影;对脑组织进行大体观察;对脑损伤程度进行简明损伤定级(AIS)评分;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重复撞击0.3 MPa亚组昏迷时间为(35.1±18.6)min,高于单次撞击0.3 MPa亚组[(12.8±6.0)min](P<0.05)。(2)重复撞击0.2 MPa亚组mNSS评分[3(2.5,3.0)分]高于单次撞击0.2 MPa亚组[2(1.5,2.0)分];重复撞击0.3 MPa亚组mNSS评分[9(8.0,10.0)分]高于单次撞击0.3 MPa亚组[4(3.5,4.0)分];重复撞击0.4 MPa亚组mNSS评分[10(10.0,10.0)分]高于单次撞击0.4 MPa亚组[9(9.0,10.0)分](P均<0.05)。(3)伤后6 h大鼠脑MRI显示,单次撞击0.3 MPa亚组损伤局限于硬膜下、蛛网膜下腔、双侧侧脑室;0.4 MPa亚组可见双侧运动皮层、扣带回、胼胝体等实质损伤。重复撞击0.3 MPa亚组双侧运动皮层、扣带回、胼胝体、外囊等区域出现灶状损伤;0.4 MPa亚组运动皮层、扣带回、胼胝体等出现大片状实质损伤。(4)伤后大体病理显示,单次撞击0.3 MPa亚组:硬膜下、蛛网膜下腔局限性出血;单次撞击0.4 MPa亚组:广泛性硬膜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沟及额顶部血肿,额顶叶片状脑挫伤;重复撞击0.3 MPa亚组:广泛性硬膜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沟血肿,额叶片状脑挫伤;重复撞击0.4 MPa亚组:弥漫性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腔出血,顶部血肿及大片状脑挫伤。(5)重复撞击0.3 MPa亚组AIS评分[3(3.0,3.8)分]高于单次撞击0.3 MPa亚组[2(2.0,2.0)分];重复撞击0.4 MPa亚组[4(4.0,5.0)分]高于单次撞击0.4 MPa亚组[3(3.0,3.0)分](P均<0.05)。(6)单次撞击0.3 MPa亚组蛛网膜红细胞聚集,顶叶部分神经细胞呈水肿、坏死;0.4 MPa亚组蛛网膜及侧脑室大量红细胞聚集,额顶叶大量神经细胞水肿、坏死、神经纤维断裂,神经胶质细胞肿胀。重复撞击0.3 MPa亚组蛛网膜及侧脑室红细胞聚集,顶叶大部分神经细胞水肿、坏死,神经纤维断裂,神经胶质细胞肿胀;0.4 MPa亚组蛛网膜及侧脑室见红细胞大量聚集,脑表面弥漫性神经元损伤表现,细胞结构排列紊乱,神经细胞大量水肿、坏死,神经胶质细胞肿胀。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急性rTBI动物模型,其TBI损伤形态更多样,损伤谱更广,可为道路交通事故中rTBI生物力学和病理机制研究提供可复制的损伤模型。

  • 标签: 脑损伤 事故,交通 神经行为学表现 病理学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胃肠道是重症患者应激的中心器官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启动器官。急性胃肠损伤时肠黏膜屏障破坏,同时肠道微环境改变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肠道细菌和毒素大量移位,诱发和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包括心血管系统在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本文就肠与心交互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急性胃肠损伤 心力衰竭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急性胃肠损伤(AGI)的发生情况与患者的预后进行相关的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非胃肠道疾病患者共200例,其中使用机械通气的有100例,使用一般治疗的有100例,对两组的AGI发生率进行相关研究,并对机械通气组中发生AGI和未发生AGI的相关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健康评估进行相应记录,对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等进行相关统计。结果在10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发生AGI的几率为45%,其中AGI的发生率明显的高于未使用机械通气的相关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机械通气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死亡率等明显的高于未发生AGI患者(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严重的影响了患者预后。1

  • 标签: 机械通气 急性胃肠损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腹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于2021.11-2023.11,收录80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恢复时间明显更快,结果比较P<0.05。对照组满意度75.00%,观察组满意度95.00%,结果比较P<0.05。结论:小儿腹泻应用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有效促进患儿尽早恢复,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护理模式 小儿腹泻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膈肌超声联合1-磷酸鞘氨醇在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分级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6-2024.3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成年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AGI)患者100例,按照AGI分级标准分为四组,分别为AGI 1级组,AGI 2级组、AGI 3级组、AGI 4级组。入院时及以后每天行膈肌超声检查,同时在患者入院时和1、3、7d留取血标本用ELISA法检测1-磷酸鞘氨醇(S1P),分析不同组患者膈肌超声检查以及1-磷酸鞘氨醇的动态变化,整理数据并完成数据分析。结果:不同组AGI分级患者入院时膈肌超声指标(膈肌增厚率、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深呼吸膈肌移动度)以及S1P水平均有差异。在动态监测期间,不同组AGI分级患者膈肌超声指标、S1P水平较入院时发生明显改变,且不同组在监测期间的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加强膈肌超声联合1-磷酸鞘氨醇检测可用于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分级,为不同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分级的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胃肠损伤 1-磷酸鞘氨醇 床旁超声 膈肌活动度
  • 简介:摘要重症患者的急性胃肠功能障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多项研究证实,高达62%的ICU患者发生胃肠道症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重症患者胃肠道疾病的进展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危重患者 急性胃肠损伤 早期肠康复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级护理在脓毒症合并急性损伤方面的作用成效。方法:于我院抽选5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之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进行差异化干预,并围绕多方面指标展开组间比较工作。结果:在干预前,评估两组各自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结合调查数据加以分析,组间差距并不突出(P>0.05);干预后,组间对比差距拉大,且研究组的表现更优(P<0.05)。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主要利用SAS、SDS两个量表展开比较,经调查分析,干预前的横向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干预后横向对比差距突出,研究组的心理状态好于普通组(P<0.05)。结论:在脓毒症合并急性损伤治疗期间,实施分级护理工作可以取得优异的干预效果,在确保临床疗效的前提下,可改善患者的心情。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脓毒症 分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伤后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in jury, AGI)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同济医院创伤外科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多发伤患者430例,排除伴发腹部损伤、既往患有胃肠道相关疾病等患者。依AG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GI组与N-AGI组(不伴AGI)。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检验结果及首次的ISS、APACHE Ⅱ、SOFA、GCS评分等,比较两组间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AG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65.3%的多发伤患者伴发AGI(281/430)。AGI组与N-AGI组患者相比,在PCT及IL-6水平,ISS、GCS、APACHE Ⅱ和SOFA评分,以及休克指数、乳酸水平、机械通气比例、ICU治疗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休克、ISS≥16分、APACHEⅡ≥16分、SOFA≥5分、GCS≤8分、IL-6>50 pg/mL是多发伤患者伤后发生AGI的高危因素。结论多发伤患者伤后AGI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伤后早期存在缺血、缺氧及凝血功能异常及机体应激有关。

  • 标签: 多发伤 急性胃肠功能损伤 回顾性研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药物对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1月)内,入组案例对象(重症急性胃肠损伤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案例对象进行分组,一组患者予以对症治疗(对照组),一组患者予以镇痛药物治疗(观察组),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指标96.00%(24/25)高于对照组76.00%(19/25),(p<0.05);经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主诉疼痛指VAS疼痛评分(2.61±0.47)分低于对照组(3.53±1.31)分,(p<0.05)。结论:针对重症急性胃肠损伤患者,在其治疗方案中融入镇痛药物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抑制胃肠道疼痛症状,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镇痛药物 重症患者 急性胃肠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胃窦运动指数(motility index, MI)联合肠系膜上动脉时间平均流速(time averaged mean velocity , TAMV)、血乳酸对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AGI)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患者。排除ICU住院时间≤7 d,或经心肺复苏,或入院前出现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或有炎性肠病(IBD)、消化道肿瘤、机械性肠梗阻病史者、慢性功能性肠病,或孕期及围产期妇女,或3个月内有消化道手术史,或多脏器功能衰竭终末期及恶性肿瘤患者,或未获得知情同意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出现AGI分成AGI组和无AGI组。收集患者临床基础资料,每日使用床边超声检查胃动力指数、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动力学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GI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胃动力指数、肠系膜上动脉时间流速、乳酸及三者联合对预测重症患者发生AGI的价值。结果共纳入重症患者73例,发生AGI者45例,未发生AGI者28例。发生AGI者MI为(2.78±1.83),TAMV为(40.78±3.54)cm/s,血乳酸(5.04±0.75)mmol/L;未发生AGI者MI为(5.99±2.41),TAMV(56.04±6.15)cm/s,血乳酸(4.47±1.24)mmol/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OR=2.618,95%CI:1.214~5.646,P=0.014)、TAMV(OR=1.483,95%CI:1.058~2.077,P=0.022)、血乳酸(OR=0.360,95%CI:0.002~0.865,P=0.040)是重症患者发生AGI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应用MI、TAMV和血乳酸预测重症患者发生AGI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9.3%,曲线下面积(AUC)为0.982,约登指数为0.893。以MI<4.44、TAMV<45.79 cm/s和血乳酸>5.03 mmol/L为界值,可以作为临床预测重症患者发生AGI的早期预测指标。结论MI、TAMV降低和血乳酸升高是重症患者发生AGI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应用MI、TAMV和血乳酸对重症患者发生AGI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重症 急性胃肠道损伤 胃窦运动指数 肠系膜上动脉时间平均流速 血乳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喂养对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AGI)Ⅱ级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9年5月参与广东省人民医院3项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随机对照试验的AGIⅡ级重症患者的数据。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以及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病死率等临床预后资料。根据置管24 h后鼻肠管位置将患者分为幽门后喂养组和胃内喂养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预后指标的差异。然后采用单因素分析AGIⅡ级重症患者ICU死亡的因素,将P<0.10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CU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倾向性评分成功匹配90对患者,匹配后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幽门后喂养组的ICU病死率、28 d病死率及院内病死率均低于胃内喂养组,分别为4.4% vs 15.6%,14.4% vs 27.8%,6.7% vs 17.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幽门后喂养是减少ICU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95,95%CI:0.091~0.959,P=0.042),APACHE Ⅱ评分是ICU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11,95%CI:1.025~1.203,P=0.010)。结论幽门后喂养可降低AGI Ⅱ级重症患者ICU病死率,是改善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 标签: 幽门后喂养 胃内喂养 急性胃肠损伤 倾向性评分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