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早期进行镇痛治疗不仅有利于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利于肿瘤治疗,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抗肿瘤治疗、药物治疗微创介入治疗是癌痛治疗的主要方式,综合应用这些治疗方法可以使癌痛得到更好的缓解。严格遵照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使用镇痛药物,可使80%左右的癌痛得到有效控制,但如果有微创介入的适应证,应尽早应用,更有利于癌痛控制生存时间延长。

  • 标签: 肿瘤 疼痛 治疗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时机疗程对心肺复苏(CPR)成功后脑复苏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接诊的89例CPR术后行脑复苏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即开始常规药物治疗,并于不同介入时机予以HBO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3个疗程的HBO治疗。收集患者HBO治疗不同介入时机(CPR成功后<12 h、12~72 h、4~7 d8~21 d)、不同疗程(1、23个疗程)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估HBO治疗介入时机或疗程对GCS评分aEEG评分是否存在影响,然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一步验证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所得结论,评估HBO疗程或介入时机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共入选89例患者,CPR成功后<12 h、12~72 h、4~7 d8~21 d开始HBO治疗的患者分别有8、20、33及28例。① GCS评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使用格林豪斯-盖斯勒校正法)显示,HBO治疗疗程对GCS评分的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F= 71.735,P=0.000)。HBO治疗疗程与介入时机的交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55,P=0.817)。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HBO治疗前及治疗1、2、3个疗程GCS评分均数分别为3.56、4.80、5.556.49分,两两配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aEEG评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使用格林豪斯-盖斯勒校正法)显示,HBO治疗疗程对aEEG评分的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F=96.965,P=0.000)。HBO治疗疗程与介入时机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35,P=0.112)。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HBO治疗前及治疗1、2、3个疗程aEEG评分均数分别为1.71、2.21、2.523.03分,两两配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HBO治疗对CPR成功后患者脑复苏的疗效明显,HBO疗程越长,脑复苏效果越显著。CPR成功后21 d内,HBO治疗介入时机对患者脑复苏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高压氧 脑复苏 介入时机 疗程 振幅整合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时机选择。方法: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本院急腹症患者中抽选48例,结合患者病史、临床检查结果等资料,明确患者病因及病情发展程度,进而确定治疗方法。结果:本次48例急腹症患者中,29例(60.42%)选取保守治疗,19例(39.58%)选取手术治疗,本次研究未出现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急腹症患者,综合分析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在合理时机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可促进患者恢复,改善预后。

  • 标签: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急腹症 治疗时机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髓治疗时机。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于本单位医治重度牙周炎的 50例患者,以其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采取单纯牙周治疗的对照组、采取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每组 25例。组间对比治疗后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有显著治疗效果,牙髓活力较为迟钝的患者应尽快开展联合治疗,以促进其牙周组织的尽快康复。

  • 标签: 牙髓治疗时机 重度牙周炎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是反映肝脏损伤的敏感且重要的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血清ALT水平与肝脏疾病进展密切相关,是启动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指标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指标。ALT的正常参考范围源于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在不同国家及地区或不同实验室间有所差别;而ALT的临床决策阈值则需要肝脏病专家结合疾病自然史及预后,通过大样本临床研究确立,以便用于评估肝脏损伤程度、启动治疗评价治疗应答。

  • 标签: 丙氨酸转氨酶 乙型病毒性肝炎 正常参考范围 疾病进展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肠梗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 86例,其中 43例在保守治疗无效后 48h进行手术治疗,列为对照组;另外 43例在保守治疗无效后 24h进行手术治疗,列为观察组。比较分析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6.98%)低于对照组( 23.26%);住院时间为( 16.32±2.13) d,短于对照组的( 18.79±2.1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67%,与对照组的 93.02%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早期实施手术治疗能够在保证临床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不同手术时机 临床疗效 术后并发症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急性肠梗阻患者 92 例随机 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 46 例。 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措施,研究组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 临床效果、术后恢复时间、肠坏死率及病死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的比较( 97.83% VS 93.4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及肠坏死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死亡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根阻,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不同手术时机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由于感染的时间及机体免疫清除病毒的能力不同,可表现为病毒携带状态或慢性活动性肝炎。目前应用的抗HBV治疗药物,无论是核苷(酸)类似物,还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只有在肝脏炎症活动时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而临床上评价肝脏炎症活动最敏感的指标是丙氨酸转氨酶(ALT)。因此,各国权威指南均推荐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指征为HBV DNA阳性,且ALT >正常值上限(或2倍正常值上限)。然而,大量研究显示很多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由于没有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使疾病隐匿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甚至首次发作即为肝衰竭。因此,关于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评估及治疗时机选择越来越引起重视,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丙氨酸转氨酶 治疗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选取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医院收治的 76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分为甲组乙组,每组 38例。甲组患者行延期手术治疗,乙组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乙组的临床效果相比,甲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都要低于乙组,且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8.57%,死亡率为 14.28%,乙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14%,没有死亡率,甲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高于乙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应该选择早期,能够缩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治疗时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中,探究了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及效果,为我院于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共68例,均被确诊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等典型临床症状,在入组后,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配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并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延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使用早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方法下患者临床指标、死亡率。结果:经实验对比分析来看,实施早期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24h引流量及死亡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风险性高,需全面评估患者病症情况,并及时实施手术治疗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治疗时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肠梗阻中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6月到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9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46例,实验治疗需在发病48小时之内进行,对照组治疗时需在发病48小时之后进行,针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7.82%,对照组有效率为80.43%,实验组对照组相比获得的有效率更高,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其中P

  • 标签: 手术时机 急性肠梗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开展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纳入 2018年 5月 -2019年 8月我院收治的 120例正常分娩产妇,所有产妇均开展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按照不同时机随机将产妇分为 A、 B、 C三组,分别 40例, A组产后 6周 -12周开始, B组产后 3月 -6月开始, C组产后 6月 -12月开始,比较三组不同时机开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产妇盆底肌力明显提高,且 A组产妇盆底肌力高于 B组、 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 6-12周开始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最佳,可大大提高产妇盆底肌力,减少产后不良反应例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产后康复锻炼治疗

  • 标签:
  • 作者: 陈彧 朱园润 温良 杨小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8;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重症医学科,杭州 31000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杭州 31000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杭州 310003
  • 简介:摘要颅骨缺损是颅脑创伤患者常见的后遗症,多由去骨瓣减压术等原因导致。创伤性颅骨缺损除导致脑组织在外界压力下出现变形及移位外,对脑血流、脑部代谢及脑脊液循环均有影响,可产生对侧轴外积血或积液、脑组织灌注减低、代谢紊乱、脑电活动紊等病理改变。颅骨修补能够改善脑的血供与代谢,有助于纠正脑脊液循环。对于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导致的颅骨缺损,尽早行颅骨修补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神经外科医师的选择。因此,笔者就颅骨修补治疗颅脑创伤术后颅骨缺损的时机与材料选择作一综述,以梳理相关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启发与借鉴。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骨 颅骨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治疗难治性细菌性肝脓肿(PLA)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山东省日照市肝胆胰脾外科研究所、山东省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RFA为主要手段治疗的49例难治性PL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发病距RFA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RFA组(≤72 h)延期RFA组(>72 h ),分别为27例22例。RFA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超声及CT引导完成,术后评价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RFA治疗后均获得临床治愈(有效率100%),且均未发现严重感染、胆汁瘘及大出血等并发症。与早期RFA组相比,延期RFA组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更长[(8.1±1.6)d比(9.5±1.5)d],住院费用更高[(3.4±0.2)万元比(3.8±0.4)万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FA治疗难治性PLA的最佳时机为发病72 h之内。

  • 标签: 肝脓肿 细菌性 射频消融 治疗 时机 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死偏瘫患者采取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 年 3 月 ~2017 年 9 月 100 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时机将其随机分为早期介入组、晚期介入组,各组 50 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早期介入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晚期介入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采取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康复治疗介入时机 脑梗死偏瘫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驱动基因敏感突变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开始放疗时机。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模拟定位CT结果分析治疗前后每隔10 d原发肿瘤体积变化。当前后两次体积变化≤5%或治疗90天后终止定位体积测量并实施放疗,记录放疗急性不良反应,比较实施模拟放疗计划的相关参数。结果30例中29例纳入分析(1例脱落),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后原发肿瘤体积均缩小,但退缩率速度不一致,至终止定位时最大缩小90%、最小缩小28%;治疗40 d内平均体积缩小明显,每间隔10 d的平均体积不同(P<0.001);40天后逐渐出现因原发肿瘤体积退缩率≤5%的病例,至90天仅1例体积退缩>5%,平均体积退缩速度减慢而趋于稳定,退缩率为49.15%~54.77%;70天平均体积略有增大后又缓慢缩小,每间隔10 d的平均体积相近(P>0.05)。终止定位后实施放疗病例的原发肿瘤可给予剂量为(69±7) Gy,发生2、3级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分别为2例3例、1例0例。按照实施放疗计划的技术、剂量参数分别设计EFGR-TKI治疗第40天的模拟放疗计划,全部显示实施计划显著优于EGFR-TKI治疗前模拟计划(P均<0.05),而与第40天模拟放疗计划之间相近(P>0.05)。结论EGFR-TKIs治疗后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原发肿瘤退缩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减缓,40天内缩小最显著而后缓慢缩小,每一病例的肿瘤退缩速度不一致,治疗后40天开始放疗可能是获得提高剂量并控制放射损伤的最佳时机

  • 标签: 肺肿瘤/靶向疗法 体积变化 肺肿瘤/放射疗法 放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