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溶栓治疗是脑卒中急性期的重要治疗方法,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从而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改善神经功能。然而,溶栓治疗并非无风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对溶栓效果的监测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中溶栓效果的监测与护理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溶栓效果监测的方法和护理策略。结果:1. 溶栓效果的监测:溶栓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同时,应及时监测凝血功能等相关指标,以评估溶栓效果。2. 护理策略:主要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等。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调整溶栓药物剂量、给予抗凝治疗等。结论:溶栓治疗是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合理的溶栓效果监测和护理策略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溶栓护理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配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一般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一般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一般组的基础上应用溶栓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组,且两组间数据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并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组,且两组间数据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溶栓护理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价值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 要:目的 本文研究旨在全面探讨溶栓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最新进展,包括其疗效、安全性、适用范围以及与其他治疗手段的协同作用等方面,为临床合理使用溶栓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权威医学数据库,如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等,收集近五年关于溶栓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文献、临床试验报告、专家共识等资料。同时,参考相关医学书籍、专业杂志等,以确保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溶栓药物的不同种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情况等进行详细阐述。结果 溶栓药物种类的增加、适应证扩展、对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有了新的认识和探索、与抗血小板药物和介入治疗等联合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结论 溶栓药物作为治疗血管阻塞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溶栓药物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在与其他治疗的联合应用以及安全性评估方面,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溶栓期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该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为研究对照。60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行静脉溶栓(rt-PA)治疗,但是在护理方式上,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溶栓期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围溶栓期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实施围溶栓期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与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病例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我院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电脑随机分组处理(每组纳入30例);对照组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介入治疗。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不同时段,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轻,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治疗,可采取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联合治疗的方式,可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确保治疗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溶栓方式在血液透析长期导管使用中的重点。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甲组常规肝素生理盐水封管,乙组定期尿激酶+肝素封管,丙组尿激酶+生理盐水(经输液泵分别输入到导管动脉与静脉端),比较三组的导管血流量、通畅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甲组、乙组比较,丙组导管血流量、通畅率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丙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10.22%、6.67%,无差异性(P>0.05)。结论 与其他两种溶栓方式比较,在血液透析长期的导管使用中,选择丙组溶栓方式,不仅并发症发生率低,还能够在溶解血栓的同时,实现对导管感染的预防,存在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康复进程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间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给予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不良反应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卒中量表评分、不良反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使用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联合超早期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高发率和致残率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负担。溶栓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介入手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研究旨在探讨脑梗死溶栓治疗及护理的最新进展,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相应建议。通过系统性文献回顾和数据分析,收集并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脑梗死溶栓治疗及护理方面的相关研究。同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和专家意见,进行综合评估。相信这些发现将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促进医学科学的进步。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采用以溶栓时间控制为核心的急诊快速通道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全年未实施该通道的60例AIS患者作为对照组,而2023年实施该通道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在溶栓处理时间、神经功能(NIHSS)、认知功能(MMSE)、功能障碍(mRS)、凝血参数以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在病情评估、静脉溶栓启动、CT完成、从入院到溶栓用药的时间以及急诊停留时间上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溶栓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出院时,研究组的NIHSS和mRS评分较低,MMSE评分较高(P<0.05)。治疗第一天,研究组的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的神经功能后遗症发生率也较低(P<0.05)。结论:对AIS患者实行以溶栓时间控制为关键的急诊快速通道,能有效提升溶栓救治效率,增加溶栓成功率,促进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恢复,调整凝血参数,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