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凝血检验危急值在重症新生儿病情预测中的价值进行研究、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间55例重症新生儿患者的病情,对其凝血检验结果以及检验值进行调查。结果55例重症新生儿患者中凝血检验危急值20例,占比例的36.4%。纤维蛋白定量低值10例、凝血酶原时间高值15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值20例、纤维蛋白定量低值合并凝血酶原高值10例、纤维蛋白定量低值合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值15例、凝血酶原时间高值合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值12例。结论凝血检验危急值能够针对重症新生儿患者病情进行预判,并能够对患儿病情变化进行预测,降低患儿死亡率。
简介: 摘要:目的 对重症新生儿病情采用凝血检验危急值预测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 2014 年 2 月~ 2016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180 例重症新生儿组为观察组,分期其凝血检验结果,对各指标危急值进行观察;选取 2012 年 1 月~ 2014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180 例重症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未应用凝血检验危急值,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在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对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凝血检验危急值在重症新生儿病情预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的及时追踪,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提升了患儿的疾病恢复情况,改善预后质量。 关键词:凝血检验危急值;重症新生儿;病情预测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世界第一大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由于青光眼性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精准评估青光眼患者的病情,对于青光眼患者病情的长期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表明,基于彩色眼底照相、相干光层析成像术的人工智能算法进行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已接近或优于眼科医师;同时,算法也能基于基线检查结果对未来的病情变化如视野缺损程度、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做出预测。以高质量的多模态影像数据为基础,配合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有望实现对于青光眼患者病情变化的预测,将是实现治疗方案个体化的重要环节。人工智能与影像的结合将为青光眼的临床诊疗带来突破性的革新。(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87-190)
简介:摘要目的预测凉山州尘肺病发病情况,探讨尘肺病发病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对2001年-2013年凉山州712例尘肺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从2011年起凉山州诊断病例大幅上升,病例保持在较高水平,近三年诊断数量分别是前十年累计诊断病例的547.17%、345.28%和350.94%,随着诊断门槛的下降、职业病诊断相关政策不断健全,十年内我州尘肺病患者将呈现一种高发的态势,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将进一步显现。并且凉山州尘肺病发病具有多因素。结论凉山是一个资源十分富集,开发潜力巨大的工矿企业聚集地地区,受职业、环境等影响,尘肺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大防护尘肺职业病的保护措施,降低尘肺病患病率,并提高其救治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检验危急值用于重症新生儿病情预测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院诊治的重症新生儿2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凝血检验结果和凝血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血凝检验危急值的预测价值。结果凝血检验危急值类型为Fg低值、APTT高值、PT高值,Fg低值主要为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重症肺炎、新生儿脓毒血症为主;APTT高值主要以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脓毒血症为主;PT高值主要以维生素K缺乏症和新生儿呼吸窘迫为主。结论重症新生儿的凝血检验危急值可以用于预测新生儿病情,了解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减低新生儿死亡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新生儿病情采用凝血检验危急值预测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重症新生儿组为观察组,分期其凝血检验结果,对各指标危急值进行观察;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重症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未应用凝血检验危急值,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在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对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检验危急值在重症新生儿病情预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的及时追踪,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提升了患儿的疾病恢复情况,改善预后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ICU病房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APACHEⅡ评分预测病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ICU病房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PACHEⅡ评分预测患者的病情,并对比存活组、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以及实际死亡率、评分系统的关系,用于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的有效评价评估。结果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的APACHEⅡ评分(P<0.05);相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其实际病死率以正相关呈现(r=0.84,P<0.01)。结论ICU病房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可有效判断其预测预后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危害健康。COPD患者精确的病情评估及风险预测是COPD疾病管理的关键,目前多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推荐的分组方法进行病情评估。近年来,深吸气量/肺总量(IC/TLC)这一肺功能指标在COPD的病情评估及风险预测方面显示出较多优势,IC/TLC被证实为肺过度充气的一项敏感指标,同时在评估患者的运动耐力、治疗疗效及预测疾病预后等方面均有其价值。本文对IC/TLC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推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脑疝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急症,需要及时的评估和干预。早期预测脑疝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脑疝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我们收集了72例脑疝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年龄、性别、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状态、入院血糖等信息。利用MEW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评估,通过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评估MEWS评分与脑疝患者病情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MEWS评分与脑疝患者的病情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高MEWS评分与较短的入院后病情变化时间相关,而低MEWS评分与较长的时间相关。此外,高MEWS评分还与入院血糖水平升高相关。结论: 基于72例病例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MEWS评分对于脑疝患者病情变化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监测MEWS评分,医生与护士可以更早地识别脑疝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存在的护理风险,从而采取及时的治疗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简介:目的估计中国2008年甲状腺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并预测今后20年甲状腺癌发病数和死亡数。方法根据中国36个肿瘤登记点的数据以及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2004—2005年)的结果,对中国2008年甲状腺癌的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进行估计,并对2010、2015、2020、2025和2030年其发病和死亡数进行预测。结果2008年中国甲状腺癌新发病例数为21883例,占所有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的0.8%,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为1.4/10万;同年中国甲状腺癌死亡病例数约为3264人,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的0.2%,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0.2/10万。2008年中国15岁以上成人甲状腺癌5年患病数为83866例,占所有恶性肿瘤5年患病数的1.8%,5年患病率为7.8/10万。中国甲状腺癌高发人群为50岁以上女性人群,在各年龄段,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男性。在未来的20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女性人群较男性增加更为明显。结论甲状腺癌已成为威胁我国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癌症,其发病情况在未来20年将越来越严重。应针对其危险因素,积极开展一级和二级肿瘤防控工作,以期降低其疾病负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DTC进展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4月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的76例DTC术后患者(男25例、女51例,中位年龄39岁)外周血血样,检测其中40种趋化因子水平。以不同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1)按照是否发生转移,分为非转移组(n=13)和转移组(n=63);(2)按照DTC失分化程度,分为未转移组(n=13)、仅淋巴结转移组(n=48)、高度恶性组(n=11)和碘难治性DTC(RAIR-DTC)伴远处转移组(n=4);(3)按照患者近2年随访131I治疗次数,分为单次治疗组(n=51)与多次治疗组(n=25)。比较各组间趋化因子的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有差异的趋化因子水平预测DTC转移及行多次131I治疗的效能。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分析数据。结果与非转移组相比,转移组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3[Eotaxin-3;(25.94±6.05)与(21.76±5.71) ng/L]、γ-干扰素[IFN-γ;(116.04±28.98)和(98.71±26.18) ng/L]、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1 468.08±401.74)和(1 082.94±423.30) ng/L]及胸腺表达趋化因子[TECK;505.22(419.80,563.36)和402.89(347.43,442.97) ng/L]的表达降低(t值:2.376、2.131、3.007,U=215.000,均P<0.05)。采用IFN-γ+MDC+TECK预测甲状腺癌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95% CI: 0.755~0.932,P<0.001),灵敏度为79.37%(50/63)。未转移组、仅淋巴结转移组、高度恶性组和RAIR-DTC伴远处转移组间仅MD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468.08±401.74)、(1 121.59±454.20)、(976.07±281.04)和(922.68±342.41) ng/L; F=3.564,P<0.05],且随失分化程度增加MDC水平逐渐降低。与单次治疗组相比,多次治疗组中仅白介素(IL)-8的水平升高[28.20(23.22,32.51)与30.51(26.98,35.57) ng/L;U=801.000,P<0.05];IL-8预测行多次131I治疗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8(95% CI:0.523~0.773,P<0.05),灵敏度达100%(25/25)。结论在DTC中,IFN-γ、MDC及TECK水平降低可能是预测肿瘤发生转移的潜在标志;MDC很可能是DTC失分化的潜在分子靶标,其表达降低可能预示肿瘤失分化的恶性程度增加;IL-8或可用于预测患者是否需行多次131I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和支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外周血炎症指标动态变化对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与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1例病毒和支原体CAP患者。分析比较不同病原体(病毒和支原体)组间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Ⅰ~Ⅱ级(≤70分)、Ⅲ级(71~90分)、Ⅳ~Ⅴ级(≥91分)〕组间入院1 d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白细胞计数(WBC);分析比较不同病情转归(根据入院3 d PSI评分或胸部CT影像学表现分为好转组、稳定组、加重组)组间入院3 d SAA、hs-CRP及其变化值(Δ3 d=1 d-3 d)以及不同预后(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组间入院7 d SAA、hs-CRP及其变化值(Δ7 d=1 d-7 d)。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SAA对C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与预测价值。结果入院1 d时,支原体组(43例)患者SAA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组(98例),两组间其他血清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论是病毒CAP还是支原体CAP患者,病情越重SAA水平越高,两组其他炎症指标变化趋势与SAA基本一致。入院3 d时病毒组和支原体组病情加重者(12例、9例)SAA水平均明显高于好转者(57例、26例)和稳定者(29例、8例),且随入院时间延长,病情加重组SAA水平逐渐升高,好转组逐渐降低,稳定组略有升高,组间ΔSAA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PR与SAA变化趋势一致。死亡组患者入院7 d时的SAA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且随入院时间延长,死亡组SAA水平逐渐升高,存活组逐渐下降,组间ΔSAA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PR与SAA变化趋势一致。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1 d SAA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优于hs-CRP,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7〔95%可信区间(95%CI)为0.669~0.886〕和0.729(95%CI为0.628~0.830)。ΔSAA3 d对病情转归的预测价值优于3 d SAA,AUC分别为0.979(95%CI为0.921~1.000)和0.850(95%CI为0.660~1.000);但入院3 d hs-CRP和Δhs-CRP3 d均无预测价值。入院7 d SAA和ΔSAA7 d对预后均有一定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954(95%CI为0.898~0.993)和0.890(95%CI为0.689~1.000),且优于7 d hs-CRP;但Δhs-CRP7 d无预测价值。结论对于病毒和支原体CAP患者,SAA是一个敏感、有价值的指标;动态监测SAA可以评估患者病情、预测病情转归及预后,协助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