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短暂性脑缺血护理中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挑选2020年5月-2021年4月间在我院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的25例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而研究组的25例患者则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不同健康教育模式下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心理焦虑在入院后与出院前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研究组的脑梗死率要比对照组低,研究组为8.00%,对照组为20.00%,差异对比度大,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护理中配合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更好的了解疾病知识,降低脑卒中的发生几率,与此同时,还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TVT-O术后发生短暂性尿潴留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78例行TVT-O术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将其中发生短暂性尿潴留的18例分为观察组,其余1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其资料进行分析,探究TVT-O术后发生短暂性尿潴留的影响因素。结果:X2/t检验显示,两组术前PVR、ALPP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根据TVT-O术后发生短暂性尿潴留相关危险因素,做好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其危害性。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学软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随访统计患者再次卒中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随访统计结果显示再次卒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干预在TIA患者护理中应用可极大降低再次卒中风险,使患者掌握更多脑血管疾病知识,提升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轻型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早期复发或恶化的风险很高。抗血小板治疗已被公认可以降低缺血性血管事件风险,各指南均推荐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DAPT)是指应用2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阻断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DAPT有多种组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存在不确定性。文章对DAPT在轻型卒中和TIA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早期预后不良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预测疾病复发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315例基于"时间-症状"定义的60岁以上TIA患者,根据发病后1个月是否出现复发性脑血管事件分为复发组(n=29)和非复发组(n=286),通过Logsi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复发组和非复发组在高血压病史(14/15,83/203)、伴有颅内动脉狭窄(21/8,132/154)、颈动脉狭窄(22/7,107/179)、DWI阳性、伴有运动症状、TIA发作次数[2(2,3)次,2(1,2)次]、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86(8.17,9.56)mmol/L,5.82(5.27,6.33)mmol/L]方面以及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有DWI阳性(B=1.634,OR=5.124,95%CI:2.898~9.059,P=0.000)、颈动脉中重度狭窄(B=0.572,OR=1.773,95%CI:1.050~2.993,P=0.032)可能与早期预后不良有关。结论头颅DWI阳性和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可能是老年TIA患者早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本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缺血性卒中的定义、共性和临床启示进行了探讨。在二者的定义部分,指出了由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发布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卒中定义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短暂性"该如何界定?在二者的共性部分,在对可逆性缺血性组织(即缺血半暗带)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临床上存在症状持续24 h甚至数天而不发生梗死的情形,据此引入了持久性缺血发作(或"缺血发作持续状态")的概念。在临床启示部分,对持久性缺血发作做了进一步阐述,同时对"短暂/持久性的判定、推断及意义"进行了探讨。建议把超过某一时间阈值时缺血性卒中风险在一定时期内明显增高作为"短暂性"阈值的判定依据,该时间阈值可能在5~20 min之间,超过该阈值即可诊断为持久性缺血发作。持久性缺血发作患者有可能从静脉溶栓治疗中获益,而这也成为该时间阈值是否存在及合理的另一个判定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单一应用阿司匹林治疗)与实验组(33例: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肾功能指标与轻型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脑衰弱影像学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外周血肾功能指标,包括尿素、尿酸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通过eGFR<60 ml/(min·1.73 m2)反映慢性肾脏病。根据MRI检查结果进行脑衰弱影像学评分,存在脑白质病变、脑萎缩以及腔隙性梗死/腔隙时各赋予1分,总分为3分。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肾功能指标与轻型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脑衰弱影像学评分的关系,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肾功能指标与脑衰弱影像学评分>1分的关系。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204例轻型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平均年龄64.82岁,女性78例(38.2%)。脑衰弱影像学评分:0分,28例(13.73%);1分,70例(34.31%);2分,63例(30.88%);3分,43例(21.08%)。脑衰弱影像学评分>1分组106例(51.96%),≤1分组98例(48.04%)。单变量分析表明,脑衰弱影像学评分>1分组年龄、糖尿病、eGFR、eGFR分类、高半胱氨酸、颅内血管狭窄、卒中病因学分型以及血管分布与脑衰弱影像学评分≤1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素[优势比(odds ratio, OR)0.6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51~0.89;P=0.005]及eGFR(OR 0.98,95% CI 0.96~0.99;P=0.004)与脑衰弱影像学评分显著独立相关;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与脑衰弱影像学评分>1分显著独立相关(OR 0.98,95% CI 0.96~1.00;P=0.016),但尿素、尿酸及eGFR分类与脑衰弱影像学评分或脑衰弱影像学评分>1分无独立相关性。结论血尿素和eGFR与轻型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的脑衰弱影像学评分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四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安全程度。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分别有19例、28例患者痊愈;有31例、29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有7例、2例患者表示无效;有3例、1例患者表示情况变严重,发展为脑梗塞。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名调查对象使用服药后有呕吐反应,观察组有1名调查对象出现腹泻,有1名调查对象有食欲不振症状。结论: 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共同进行医治,医治效果明显,推荐临床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应用,随后对其整体治疗效果进行临床探究。方法:本次研究中的1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都在我院2019年接诊的患者中选出,随后进行分组。给与本次研究的基础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药物为阿司匹林,优质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药物种类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结果:通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用药后进行效果比较,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患者整体效果优,整体功能评分相比采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更为优良,优质组效果评分优质组和基础组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临床效果的比对,优质组效果更优(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积极推广和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有利于患者集体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且可缩小患者的动脉斑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例)和观察组(n=45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血流循环速度比较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液循环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肢体麻木、尿路感染、眩晕、恶心的发生率15.56%均低于对照组62.22%。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增加动脉血液循环流速,减少血管淤堵情况,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