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 section, TOLAC )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8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136例TOLAC产妇的临床资料。70例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的产妇作为观察组,66例未采用镇痛干预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镇痛前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器械助产例数、剖宫产例数、子宫破裂例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两组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401±39)min比(455±30)min,P<0.05 ],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45±16)min比(30±11)min,P<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8.6%比18.2% ,P<0.05 );两组产妇镇痛前Bishop评分,使用缩宫素、器械助产、子宫破裂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产妇皮肤瘙痒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0.0%比0 ,P<0.05 ),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pH值、PaO2、PaCO2、碱剩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可以明显解除TOLAC产妇在分娩中的剧烈产痛,降低剖宫产率,对新生儿结局无不利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通过硬膜外针直接注射与硬膜外导管注射局部麻醉药两种方式对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9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80例健康待产妇,年龄(27.1±3.0)岁,年龄范围为20~32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针组和硬膜外导管组,每组40例。通过硬膜外针与硬膜外导管分别对两组产妇进行分娩镇痛,记录比较两种镇痛方式的镇痛效果及对产妇与胎儿的影响。结果硬膜外针组最终有36例产妇纳入研究,硬膜外导管组最终有35例产妇纳入研究。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针组疼痛缓解时间[(9.27±5.40)min]与感觉达到平面T10的时间[(7.35±4.76)min]均快于硬膜外导管组[(12.12±4.12)min、(11.00±3.3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与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针麻醉镇痛效果和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均优于导管麻醉,且不影响分娩镇痛质量,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及安全性。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过去许多开放性手术逐步被腔内手术所取代.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医生在临床手术中应用了腹腔镜取物袋,以观察配合手术,提高医生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甲腔软骨切取翻转治疗耳甲腔前突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收治8例耳甲腔前突畸形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6~41岁。采用经颅耳沟切口,分离暴露前突的耳甲腔软骨背侧面,将前突的耳甲腔软骨作椭圆形的全层切开,并将之剥除,经十字划痕后翻转180°,重新植入耳甲腔相应区域,可吸收线适当缝合固定,耳甲腔打包包扎。术后早期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有无血肿发生,远期观察耳甲腔皮肤有无皱缩,耳甲腔有无继发畸形。结果所有患者耳甲腔前突畸形均得到明显的矫正,切口愈合良好,且无局部血肿,经6~12个月随访,耳甲腔区皮肤无明显皱缩,结构无明显变形,患者及家属均感满意。结论采用耳甲腔软骨翻转后原位移植,可有效矫正耳甲腔前突畸形,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腔镜手术应用无菌巾制作的腔镜器械放置袋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 1月至 4月接收腔镜手术治疗的 20例患者为对照组, 2020年 1月至 4月接收腔镜手术治疗的 2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器械摆放平台,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菌巾制作腔镜器械放置袋,对两组手术器械损耗率与手术医师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的 150件腔镜器械总损耗率为 2.67%,对照组术中使用的 146件腔镜器械总损耗率为 16.4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手术医师满意度为 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 60.00%的满意度( P< 0.05)。结论:在腔镜手术中,应用无菌巾制作腔镜器械放置袋,可显著降低腔镜手术器械的损耗率,提高手术医师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硬膜外阻滞麻醉在产妇进行无痛分娩中的应用进行调查研究。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产妇作为研究病例,将其使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都有27位患者,将静脉麻醉下进行无痛分娩的27名产妇作为A组,将在硬膜阻滞麻醉下进行无痛分娩的27名产妇作为B组。将阵痛显效率、自然分娩率、胎儿宫内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作为研究观察的指标。结果:A组的镇痛显效率、自然分娩率低于B组,并且P0.05,该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在进行无痛分娩时使用硬膜阻滞麻醉能够有效的减小痛感并且能够增加自然分娩的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EA硬膜外镇痛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接收的5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评分法将产妇划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例数均为29例。对照组不实施镇痛分娩,研究组实施PCEA硬膜外镇痛,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分娩方式情况。结果:研究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短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为产妇进行自控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镇痛,可以加速第一产程活跃期进程,减少剖宫产率,利于产妇顺利生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水囊压迫与宫腔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 4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20例和对照组 20例。观察组采用宫腔内水囊压迫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治疗。比较止血手术时间、填塞物留置时间、术后填塞至 24h的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止血手术时间和填塞保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填塞至术后 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82%( 3/44),对照组为 18.18%( 8/44), P<0.05。结论:宫腔内水囊压迫法治疗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进展及母亲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 研究时段 2019 年 7 月到 2020 年 7 月 ,以 本院收治的 500 例分娩产妇 作为研究对象,将 500 例产妇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250 例,对照组未采取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产妇采取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比 2 组孕妇产程时间、催产素的使用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 1 min 及 5 min 的 Apgar 评分 。 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 P < 0.05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 87.60% ,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 86.00% ,组间差异性对比: P 值< 0.05 。观察组 和对照组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 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 观察 组催产素使用率高、产钳助产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 从一定程度上会延长产妇的产程时间,但是不会对产妇的分娩结局产生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可能影响第二产程 , 增加阴道助产率。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中医治疗方式对行硬膜外麻醉术后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将 11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和参照组,其中实验组(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有患者 73例,参照组有患者 44例。实验组根据病情程度可划分为轻症组、中症组和重症组。三组治疗方式分别为镇痛 1号方、镇痛 2号方,镇痛 2号方。参照组均给患者应用曲马多对症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均不存在明显对比差异, P>0.05。治疗后,实验组疼痛评分(轻症组: 1.47±0.01),(中症组: 2.21±1.12),(重症组: 2.34±0.25)相较于参照组( 4.12±0.78)明显较低,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 P<0.05。结论:对行硬膜外麻醉术后出现后背疼痛症状的患者应用中医治疗方式,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