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工作能力与离职意愿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AI)及Michael和Spector编制的离职意愿量表,对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工作能力总分为(38.48±4.39)分,离职意愿总分为(2.01±0.41)分,工作能力总分、工作年限与离职意愿呈显著负相关(P≤0.001或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不同特征给予恰当的关注,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与工作能力,降低离职意愿与离职行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临床护士离职意愿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2014年3月~2014年6月对东城区4家二级综合性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共计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04份,主要包括护士基本信息、离职倾向量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付出-获得量表、组织承诺量表。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4例研究对象中,临床护士的离职意愿得分为(13.47±2.14)分,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得分中,表扬和被认可得分最高,为(3.36±0.72)分,得分最低的是月薪和补贴,为(2.15±0.58)分;发展机会、获得及月薪是护士离职的影响因素。结论本市临床护士的离职意识处于中等水平,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工资待遇、创造发展机会等,降低临床护士的离职意愿。
简介:目的:调查护士的职业认同、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状况,分析护士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全国不同级别医院的792名护士,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马氏人际工作者倦怠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结果:792名护士的职业认同总均分为(5.30±0.92)分;情感耗竭条目均分为(2.82±1.23)分,去人格化条目均分为(1.77±1.39)分,个人成就感条目均分为(4.01±1.18)分;离职意愿得分为(15.59±3.35)分。护士离职意愿受聘用方式、一致感、自我效力感、情感耗竭的影响。结论:护士职业认同感有待提高,职业倦怠严重,严重地影响了护士的离职意愿程度,教育和卫生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减少有离职意愿护士的数量,以稳定护士队伍,保证临床护理质量。
简介:目的:了解儿科门诊护士离职意愿、工作家庭冲突现状,并分析工作家庭冲突对离职意愿的影响,为儿科护士离职的预防及干预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及离职意愿问卷,对山东省1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43名儿科门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儿科门诊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总均分为(2.31±0.58)分,有47.7%的护士离职意愿较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加班时间、基于压力的冲突、基于行为的冲突是儿科门诊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科门诊护士受工作家庭冲突影响,离职意愿较高,医院应针对儿科门诊工作特点采取措施减轻工作家庭冲突,降低儿科门诊护士的离职率。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青海省男护士的执业环境和离职意愿,为持续改进医院男护士执业环境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9—10月,利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和离职意愿调查表对青海省男护士的执业环境和离职意愿进行调查。结果全省共155名注册男护士参与本次调查,青海省护士执业环境的总体评价得分为(74.38 ± 22.63)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条目为护士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85.24 ± 20.99)分,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护土有机会参与医院内部管理(55.03 ± 30.55)分。离职意愿的总得分为(14.34 ± 4.35)分。结论青海省男护士执业环境总体评价尚可,离职意愿较高,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男护士对医院、对职业情感的培养,以期降低男护士离职意愿,稳定男护士护理团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院前急救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为降低院前急救护士离职率、稳定院前急救护理队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2所急救中心的院前急救护士为调查对象,于2019年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主要人口学特征、工作量、医患关系、职业认同、职业倦怠以及离职意愿。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及Kappa一致性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40份,其中141人(41.5%)表示偶尔考虑离职,40人(11.7%)表示经常考虑离职,职业认同得分为(33.29±6.00)分,职业倦怠得分为(63.70±14.90)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工作单位、健康自评状况、职业认同水平、职业倦怠水平、工作年限、工作量、医患关系以及职称晋升压力的护士离职意愿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倦怠水平、平均每班次出车次数、健康自评状况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职业认同水平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P<0.05)。结论北京市院前急救护士离职意愿较高,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合理排班制度并增加岗位人员配置;建立院前急救护士分流政策与职称晋升制度,并设立岗位风险特殊津贴;培养医疗救护员承担患者转运和搬抬工作,以降低院前急救护士的离职意愿。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青海省男护士的执业环境和离职意愿,为持续改进医院男护士执业环境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9—10月,利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和离职意愿调查表对青海省男护士的执业环境和离职意愿进行调查。结果全省共155名注册男护士参与本次调查,青海省护士执业环境的总体评价得分为(74.38 ± 22.63)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条目为护士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85.24 ± 20.99)分,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护土有机会参与医院内部管理(55.03 ± 30.55)分。离职意愿的总得分为(14.34 ± 4.35)分。结论青海省男护士执业环境总体评价尚可,离职意愿较高,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男护士对医院、对职业情感的培养,以期降低男护士离职意愿,稳定男护士护理团队。
简介: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对护士离职意愿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医院分院手术室37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层级管理,分为N1~N5共5分层级,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完成不同的护理职责,组成责任制小组开展护理工作。采用离职意愿调查表、工作倦怠调查表以及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层级管理前后护士的离职意愿、工作倦怠以及工作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层级管理后,护士的去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倾向评分低于管理前,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管理前,离职意愿3个为维度方面的评分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休息时间、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和安全感等方面的工作满意的高于排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管理能够减轻护士的工作倦怠感,降低护士的离职意愿,提高工作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海地区男护士离职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7年3—8月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通过互联网问卷发放平台对上海地区各等级医院的349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一般人口学特征、离职意愿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组织承诺量表组成。结果上海地区349名男护士离职意愿得分为(15.43±3.48)分,离职意愿处于较高水平以上者有274名,占78.49%。不同职称和不同夜班数男护士的离职意愿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情感倦怠、情感承诺、理想承诺和经济承诺是男护士离职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情感倦怠是最强预测因子,而情感承诺是最强保护因子。结论男护士的离职意愿较高,除了职称和夜班数以外,职业倦怠和组织承诺是男护士离职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男护士对医院、对职业情感的培养,以期降低男护士离职意愿,稳定男护士护理团队。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ICU护士在目前的护理环境中护理工作环境、心理资本以及工作投入和离职意愿的现状,并讨论四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实验时段,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在该时段对在我院中工作的ICU护士61名进行调查,在进行调查时对ICU护士的工作环境、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以及离职意向4项指标进行评价,满分为5分制得分越高,说明对应项目的ICU护士的护理状态越优。结果:在调查结果中发现ICU护士普遍来说各项评分指标均在中等以上水平,而ICU护士的工作环境、心理资本和护理工作投入三者之间呈现正相关,三者与ICU护士的离职意向呈现负相关。结论:ICU护士整体来说具有较高的离职意愿,并且工作环境、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三者之间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大部分ICU护士在日常生活中有掩盖自身职业的想法以及做法,在进行实际的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改善ICU护士的工作环境入手,尽可能开发ICU护士的心理资本,是ICU护士的工作投入质量得到提升,并且整个社会对于ICU护士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扎根理论探讨公立医院医生离职意愿形成的驱动机制。方法以"公立医院医生离职意愿或离职倾向"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检索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基于扎根理论,利用NVivo 11.0软件对文献进行质性分析,采用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的三级编码方法,得到影响公立医院医生离职意愿的主类属并在此基础上整合驱动机制模型。通过对医院管理人员的深度访谈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对获取的31篇文献进行编码,将公立医院医生离职意愿形成的影响因素归纳为择业偏差、执业现实、感知体验和外部机会4个一级节点。其中,择业偏差是离职意愿形成的初始驱动因素,执业现实是关键驱动因素,二者共同作用于感知体验这个直接驱动因素,而外部机会则是可能驱动因素。结论为避免医生产生离职意愿,医院管理者应完善招聘评价指标,强调招聘有效性;注重医生心理资本管理,培养正向感知;推进绩效薪酬改革,强调公平与价值;重视员工关系管理,建设支持性医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