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2足趾游离移植手拇指再造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手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手拇指再造14例。结果再造手拇指和皮瓣成活。成活率100%。术后随访1年,按中华手外科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2指,良2指。优良率达90%以上。结论采用足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手拇指再造术效果满意

  • 标签: 第二足趾 游离移植 手拇指再造术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报道2足趾近侧趾间关节复合组织移植重建近侧指间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于2001年9月~2004年1月,根据近指间关节的损伤情况,设计应用2足趾近侧趾间关节符合组织移植重建近侧指间关节.结果临床应用15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术后经6~28个月的随访,全部成活,无关节疼痛,患者对手指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多次经X光片复查未见关节退形性变的征象.结论该方法是重建手部小关节损伤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第2足趾近侧趾间关节移植 指间关节重建 手损伤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足趾的自体复合2足趾关节移植治疗手指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共收治创伤性手指关节炎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19~ 53岁,平均31.7岁;示指3例,中指6例;掌指关节(MP)关节炎4例,近侧指骨间关节(PIP)关节炎5例;均为创伤后继发的手指关节炎。采用游离带血供的自体复合2足趾跖趾或趾骨间关节移植进行治疗,同时将受区废弃关节(7例)或切取自体髂骨移植2例)修复供区骨缺损保留足趾长度,供区创面均直接关闭。术后观察手指和足趾骨折愈合情况、外形、移植关节活动度(ROM)、术后供区愈合情况和行走功能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本组术后9例移植关节全部成活,1例足部供区行髂骨植骨微型钢板固定,术后1周伤口不愈合,考虑为内固定物排异反应,予拆除钢板改克氏针交叉固定,2周后创口顺利愈合。术后随访6~ 30个月,平均16.3个月。手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 10周,平均8.3周,手指外观及功能良好。移植后的MP活动度为50°~75°,平均65.3°,PIP活动度为10°~85°,平均60.6°。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指功能:优5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88.9%。足趾骨折平均愈合时间9~ 12周,平均10.2周,所有患者足趾外形良好,行走功能正常。2例取髂骨患者供区仅残留一条线形瘢痕,无疼痛、麻木等不适。结论游离带血供的自体复合2足趾关节移植治疗手指关节炎,同时应用受区废弃关节或切取自体髂骨移植修复供区骨缺损保留足趾,不仅能恢复手指关节的正常结构,使关节具有良好的功能,而且能保留足趾外形与功能,减少供区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骨移植 关节炎 指关节 足趾关节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2足趾末节游离移植再造示中环指指尖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0年12月,对156例168指示中环指指尖部缺损患者,采用2足趾末节游离移植进行再造.结果再造156例168指均成活,仅9例于术后24~48h发生血管危象,经拆除部分缝合线、放血治疗处理及手术探查后均成活,无再造指尖坏死发生.术后随访134例142指,随访时间3个月~2年,再造指尖手指外形恢复良好,大小与正常指尖相似,指甲面积较大,指纹生长良好,指腹皮肤两点辨别觉4~6mm.供区足部行走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2足趾末节移植再造示中环指指尖,不仅可获得良好的外观,而且具有极高的成活率,供区损伤小,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 标签: 第2趾末节 指尖缺损 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切取部分2足趾与甲瓣瓦合移植、改良再造拇指外观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15年4月-2019年12月,切取部分2足趾与甲瓣组合移植改良再造拇指12例,平均年龄28.5岁,拇指缺损平面III~V度。根据拇指缺损情况,于同侧足1、2足趾设计切口,切取共干的2足趾部分组织和甲瓣,将切取的甲瓣横向移位与2足趾瓦合,弥补再造指诸多足趾特征及缺陷。供区2足趾剩余软组织组合覆盖趾创面。定期随访。结果临床应用12例,供、受区创口一期闭合。经6~26(平均14)个月随访(门诊随访),再造指均成活良好,外形美观,功能正常。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手功能评定:优9例,良3例。所有患者生活自理,供区足部外形、功能良好。结论部分2足趾瓦合甲瓣移植再造拇指缺损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足趾外观,再造指外形逼真、美观,功能较好。

  • 标签: 拇指再造 第2足趾 甲瓣 组织移植 拇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2足趾趾甲瓣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同时保留2足趾全长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20年6月,共收治手指末节脱套伤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8~45岁,平均29岁;均为手指末节脱套伤,其中示指5例,中指7例,环指3例,小指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0.5~3.0 h,平均1.5 h。应用2足趾趾甲瓣修复,将2足趾腓侧皮瓣旋转至足底跖侧后,其余创面取断层皮片游离移植固定。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6例手指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足趾皮瓣坏死,行2足趾趾端残端缝合术。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5.7个月。全部皮瓣血运良好,皮瓣萎缩后与正常指体直径相当,TPD达6.5(4~10) mm;全部患者均恢复工作。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优13例,良2例,可1例。结论应用2足趾趾甲瓣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可以有效地恢复患指的长度及美观,并且可以保留足趾的长度,适宜临床推广。

  • 标签: 趾甲瓣 第2足趾 手指末节脱套伤 皮肤移植 修饰性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2足趾近侧趾(指)骨间关节(PIPJ)移植重建手指PIPJ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13例手指PIPJ缺损的患者,均为创伤性损伤一期修复术后发生的PIPJ缺损,受伤机制为:绞轧伤5例,电锯伤4例,冲压伤2例,挤压伤2例,其中示指7例,中指3例,环指3例。手术时间为一期手术后3~7个月,应用改良吻合血管的2足趾PIPJ进行移植重建,取伤指同侧2足趾10例,取对侧2足趾3例。移植关节均携带观察皮岛,面积为1.0 cm×1.5 cm~1.0 cm×2.0 cm。足趾供区继发骨缺损均取髂骨条植骨重建,切取髂骨条长度为4.0~6.0 cm,供区创面均采用趾腓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面积1.1 cm×1.6 cm~1.1 cm×2.1 cm。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通过门诊、电话及微信传送照片的方式进行随访,内容包括重建手指和供足的功能、外形恢复情况。结果13例移植的关节和趾腓侧岛状皮瓣均全部成活,移植关节和供趾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其中3例关节和肌腱粘连严重,二期行松解术。术后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0~18个月,重建的指PIPJ未发生退行性变,主动活动度为:屈曲45°~90°,伸直0°~10°,活动度平均66.3°,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7例,良4例,可2例。供趾外形良好,远期随访行走功能正常。髂腹股沟供区只留1条线形瘢痕,无明显不适。结论应用改良吻合血管的2足趾PIPJ移植重建缺损的手指PIPJ,能够恢复手指骨间关节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足趾供区同时行髂骨条植骨重建加趾腓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能够保留足趾的外形和大部分功能,达到供、受区平衡。

  • 标签: 近侧指骨间关节缺损 趾骨间关节 重建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游离足趾移植再造与修复手指缺损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35例手指缺损患者为对象,均接受游离足趾移植再造与修复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对比分析患指与健侧对应指功能的差异。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患指功能评分与健侧对应指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游离足趾移植再造与修复手指缺损效果满意,是一种理想的再造与修复方法。

  • 标签: 游离足趾移植 再造修复 手指缺损 治疗效果
  • 简介: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手术技术难度大,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及护理要求高.1996年1月至2001年6月,我科采用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13例,均获得成功,且功能恢复良好,现将13例病人术前护理,术后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足趾移植 护理 手指再造
  • 简介:目的获得Mu趾、2趾供血系统彩超检查的资料,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彩超对正常人100只足的足背动脉、第一跖背动脉、第一跖底动脉进行超声探测并给予分型,临床应用26例,证实其可靠性、实用性。结果足背动脉内径(2.00±0.44)mm,按其口径可分为粗大型、中间型、纤细型,出现率分别为46%、52%、1%;第一跖背动脉起始处距皮肤距离(9.12±3.10)mm,中点距皮肤距离(7.14±2.34)mm,中点处内径(1.17±0.36)mm,按第一背侧骨间肌的关系可分为浅表型、肌内型、肌下型,出现率分别为46%、45%、7%,按口径可分为粗大型、中间型、纤细型,出现率分别为15%、69%、4%;第一跖底动脉出现率为92%,口径与第一跖背动脉有互补关系。临床应用26例,术中探查情况与术前彩超检查完全吻合,对血管变异病例行相应处理,再造38指均成活。结论彩超对Mu趾、2趾供血系统的检查结果与解剖学资料相似,是准确、可信、可靠的,术前应用可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判断手术的难易程度、指导术中操作等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供血系统 彩超检测 分型 Mu趾甲皮瓣移植 第2趾移植
  • 简介:通过对7例再造拇指手术病人术前及术后的护理,7例手术全部成功,得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的观察、舒适的体位、适宜的环境、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是再造拇指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第二足趾移植 再造拇指 手术
  • 简介:摘要游离足趾移植术于1966年由我国杨东岳首创,经过国内外广大学者50多年的潜心研究与广泛应用,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拇、手指缺损修复与再造的方法。本文从足趾移植重建拇、手指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手术技术与观念的创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研究现状等方面作一介绍。

  • 标签: 组织移植 显微外科技术 拇指再造 手指再造 足趾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应用第二足趾移植修复拇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拇指缺损47例患者采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结果术后47例全部存活,其中4例发生顽固性血管痉挛,经治疗缓解。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协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20例;良15例;中7例;差5例。结论对于拇指缺损采用第二足趾移植修复再造拇指,既可重建部分手功能,又对供区的破坏和影响不大。

  • 标签: 拇指 第二足趾 再造 移植
  • 简介:自2003年1月-2006年5月,我院应用不同足趾不同部位的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部分组织缺损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9例。年龄18~45岁,平均31.5岁。损伤部位:食指13例,中指7例,拇指5例,环指3例。其中甲根部以远指体缺损9例,部分甲床及侧方缺损7例,指腹缺损6例,指体中部节段性组织缺损4例,脱套伤2例。指腹及侧方缺损面积为1.2cm×3.0cm~1.5cm×3.5cm。

  • 标签: 手指组织缺损 移植修复 组织瓣 游离 足趾 指腹缺损
  • 简介:1966年杨东岳首先选用第二趾移植施行拇指再造获得成功,建立了再造外科的丰碑.相继有Cobbett(1968)、Buncke(1973)、Tamai(1974)选用(足母)趾移植再造拇指获得成功的个案报道.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最初由单纯粗放型的拇指再造发展到现在施行的精细修饰性再造与修复,使再造拇手指的外形与功能获得精细的专科修复.Foucher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中国人民解放军手外科中心对985例1233个有不同程度缺损的拇手指,选用不同形式的足趾组织移植再造与修复,获得了98.6%的成功率,达到缺什么再造修复什么的程度,使拇手指再造与修复获得了自由.

  • 标签: 修复 组织移植 拇手指再造 足趾 拇指再造 个案报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临床效果,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患者13例为研究对象,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体位护理、术后饮食护理、术后功能锻炼、危象观察与护理等全方位护理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再造手指外形无明显差别,功能良好。结论有效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足趾移植 再造拇指 临床效果 护理
  • 简介:自1979年以来,我中心对1421例1649拇手指不同程度缺损者,选用不同形式的足趾组织移植进行再造与修复,成功1626指,失败23指,成功率达98.6%,获得满意的外形与功能。现就26年来对拇手指不同程度缺损选用不同形式足趾组织移植的再造与修复作一回顾性讨论。

  • 标签: 足趾组织移植 移植再造 修复 拇手指 缺损
  • 简介:摘要拇指功能占全手功能的40%,缺失后严重影响手的提、握爪、捻等功能。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是将患者自己的足趾经过一次手术移植于大拇指缺失处以替代拇指,恢复手的功能。经过精心治疗和细致护理,患者移植拇指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较满意,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高度重视,全身护理,避免不良刺激引起血管痉挛。应用多普勒检测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血管危象,防止免疫排斥反应。抗感染是提高移植成功率的关键护理措施。

  • 标签: 游离足趾 拇指再造 手术配合
  • 简介:我院自1994年以来急诊行第二足趾部分移植再造示指中、末节毁损性指缺损5例。再造指全部成活,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第二足趾 示指 急诊 移植 再造 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