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酒精所致精神性障碍患者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酒精所致的精神性障碍患者共54例,以及5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采集血液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健康组对比,患者组的GGT、ALT、AST、ALP4种酶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TP、ALB、HDL-C等指标降低(P<0.05);CK、CKMB合成增多(P<0.05);糖代谢、胰岛素途径、肌酐等异常。结论酒精所致精神性障碍的患者其肝细胞、心肌细胞均受损,且糖代谢紊乱,需采取有效措施。

  • 标签: 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 患者 生化指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精神性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性障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案,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入奥氮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性障碍患者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奥氮平 精神病性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氮平在治疗精神性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机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将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精神性障碍患者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分别在治疗2个月,6个月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PANSS,BPRS等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PANSS,BPR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有一定的降低;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PANSS,BPRS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氮平在治疗精神性障碍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奥氮平 精神病性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对药物干预在酒精所致精神性障碍中的作用以及安全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方法 研究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月;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内本院收治的100例酒精所致精神性障碍患者;将上述患者平分为对照组(n=50)、帕利哌酮组(n=50),随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 当两组患者治疗至第4周时,经过帕利哌酮治疗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第8周时,二者症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对酒精所致精神性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时,单纯对酒精进行戒断以及应用药物进行干预最终往往能够取得相同的效果,但在药物干预下患者的症状能够得到快速改善,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药物干预 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酒精所致精神性障碍(AIPD)男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间,选取我院收治的AIPD男性患者27例作为试验组,普通精神性障碍男性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吸烟、饮酒史、最大饮酒量、教育年限指标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肝功异常、血脂异常、微量元素异常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维生素B12异常与AIPD的发生密切相关,是AI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IPD男性患者的主要特征是幻视和妄想,总胆固醇和维生素B12异常是AIPD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医生重点关注。

  • 标签: AIPD 临床特征 实验室指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抗精神药物与药源性精神障碍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75例药源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实践治疗分析患者所使用的药物,并得出抗精神药物对药源性精神障碍的影响。结果药源性精神障碍的高发期是服用抗精神药物后的1~3个月。长期大量用药、药量的突然增加或递减者容易发生。女性,老年患者易发生;递减药量、停药后5~14d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会多有改善。结论抗精神药物所致的药源性精神障碍应该引起重视,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及时鉴别、仔细分析、坚持合理用药,防止出现新新的并发症。出现药源性精神障碍可能与患者多巴胺变化有关。

  • 标签: 抗精神药物 药源性精神障碍 多巴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司法精神鉴定结果。方法:汇总司法鉴定所受理的两组道路交通事故相关脑外伤后精神障碍鉴定案例,分别为对照组(189例)和研究组(486例)。比较两组的精神障碍类型分布、智力损害程度、受伤时间据鉴定时间以及脑损伤程度。结果:研究组的智能障碍、神经症样症状、精神性症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情感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轻、中度智力损害的案例以及受伤至鉴定时间超过6个月的案例比例高于对照组,而受伤至鉴定时间在3至6个月的案例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司法精神学鉴定过程中,对于颅脑损伤引起的精神障碍的诊断需要谨慎处理。

  • 标签: 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司法鉴定 精神病
  • 简介:糖尿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受到普遍关注,国内1994年2.5%,1996调查显示达3.2%。研究发现,精神患者中糖尿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服用抗精神药物治疗的这类患者多数肥胖且血糖控制差。本文就精神、抗精神药物与糖尿相关性的研究近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抗精神病 精神病抗 精神病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因为抗精神药物的应用而引起的药源性精神障碍患者。方法:从我院抗精神药物治疗中出现药源性精神障碍的患者群体中选取3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针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用药状况与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结论。结果:从最终统计结果得知,绝大多数患者在4周至8周左右的时间出现药源性精神障碍,且这些患者所服用药物主要以高效价含氟药为主,在抗菌药治疗与对症处理中,患者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症状缓解状态。结论:在服用抗精神药物中,需要结合实际状况进行规范服药,以减少药源性精神障碍病例的发生。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治疗选择 用药分析 抗菌药治疗 实际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失常类药物的用药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中心去年夏季以来收治的25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调取其治疗方法和家庭随访治疗方法,依据治疗结果分析其用药特点。结果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失常类药物受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调整控制,同时各科室之间的用药受患者病症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临床合理应用抗精神药物必须充分考虑和重视患者基本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策略,以及早实现对患者的疾病痊愈和康复。结论老年精神障碍是老年常见和多发病,需要患者本人进行警惕,同时用药注意调整剂量,避免疾病反复出现,对生活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

  • 标签: 老年 精神障碍 抗精神失常药物 用药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监狱服刑人员司法精神鉴定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0例服刑人员的司法精神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有精神障碍的服刑人员以抢劫、盗窃等财产性犯罪和以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强奸等暴力性犯罪为主,青壮年比例高,危害后果严重。鉴定构成比依次为精神分裂症49例(61.3%),心境障碍7例(8.8%),癫痫及癫痫伴发精神障碍10例(12.5%),精神发育迟滞2例(2.5%),神经症3例(3.8%),癔病2例(2.5%),其他7例(8.8%)。入狱后出现精神异常者36例(45.0%),有精神家族史者16例(20.0%)。结论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易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所占比例最高,暴力性犯罪和财产性犯罪所占比例大,社会危害大,设立精神分监区集中管理和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 标签: 服刑人员 司法精神病鉴定 精神障碍
  • 简介:20051667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认知功能变化的4年纵向研究;20051668多奈哌齐对遗忘型轻度认知损伤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20051669抗精神药对血糖的影响;20051670北京部分城乡社区老年人和痴呆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调查;20051671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20051672利培酮和氟哌啶醇随机双盲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