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中出院后予以经皮黄疸监测的互联网远程随访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及门诊新生儿溶血病患儿15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出院后经皮黄疸监测的互联网远程随访,分析应用前后母亲的负面情绪指标变化(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评分(健康指导、服务态度、专业水平)、母亲应用满意度、再次返院治疗率。结果:应用后母亲负面情绪指标比应用前降低(P<0.05);应用后母亲的满意度为100%(15/15),并未出现再次返院治疗者。结论:在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出院后实施经皮黄疸监测的互联网远程随访的效果显著,能缓解家属负面情绪,家属满意度比较,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药物治疗与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2年5月在该院生产的30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出生1-7天,每天对新生儿进行经皮胆红素监测。正常足月儿>12.9mg/dl,早产儿>15mg/dl时为皮测阳性。经皮胆红素检测结果为阳性患儿360例给予干预治疗。将360例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80例,研究组采取药物联合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85.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2%,对照组为11.6%,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十分重要,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西皮,系我国皮黄声腔剧种的主要声腔之一,这一曲调流传甚广,各地对它的称呼完全不同。湖南与广西的剧种称为“北路”,云南滇剧称为“襄阳”,四川称为“胡琴”,湖北汉剧、长江剧种和西北剧种及京剧称为“西皮”。虽然各地叫法不一,但曲调皆无大异,基本上同曲一源。西曲原是南北朝宫廷中的乐舞,后流落民间,它本来是阳春白雪类的曲调,只因无文土润色,逐渐成了下里巴人。数百年来,它流行于湖北荆州、襄樊,并安家落户,变成了当地的土腔土调。明末清初时,南北曲曼卓和弦索二调恳绝,流放湖北称为襄阳腔,流放陕西称为秦腔,它与各地的土腔土调结合,变成了当地的腔调。弦索与曼卓流千湖北各地,恰好落到襄阳安家落户,得到了土壤,变成了
简介:汉调演员进京传播皮黄腔,在历史上早有记载。乾隆九年(174年)张涑石《梦中缘》传奇《自序》中日:“长安之梨园……而所好唯秦腔、罗、弋,厌听吴骚,歌闻昆曲,辄哄而散去。”罗即罗罗腔(又名七句半),是楚调声腔之一。剧目有《打麦缸》、《王氏跑庙》、《思凡》等,还有罗罗腔与皮黄合流的剧目,如《穆桂英下山》(又名《穆柯寨》),先唱罗罗腔,接唱西皮腔;《李大打更》先唱西皮腔,后唱罗罗腔。以上均属八贴花旦戏。赵翼著《格曝杂记》中提到乾隆十六年皇太后六十大寿、乾隆三十六年皇太后八十大寿,召全国各地戏班赴京演出,楚调在京师与各地剧种一起为皇太后两次祝寿,演出了自己的拿手戏,但不少的剧种因在京没有演出戏园而返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