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结肠切除吻合术大鼠动物模型。方法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将12只Sprague-Dawley大鼠通过随机数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随机取3只,仅做剖腹探查;实验组9只,从结肠无血管区离断肠管并进行缝合。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监测体重变化。于术后第7天进行肠道造影观察肠管吻合口愈合情况。于第8天行剖腹探查大鼠腹腔内部形态学变化,测量吻合口爆破压力,并通过采集吻合口及周围组织,进一步观察吻合口组织学的变化,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该模型构建平均时间为22 min。大鼠的存活率为89%。造影显示肠管通畅,无梗阻。剖腹探查,肉眼可见吻合口存在轻微粘连,粘连部分可分离,吻合口周围有血管组织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吻合口有新生肉芽组织形成,并有小血管生成,未发现结肠上皮、大肠腺的存在。马松染色可见胶原纤维沉积。结论通过该方法可成功构建结肠切除吻合术大鼠动物模型。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左半结肠癌(LCC)并发急性肠梗阻(AIO)应用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12本院81例LCC合并AIO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8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结果:腺癌72例,粘液腺癌8例,类癌1例;手术时间(3.52±0.86)h,住院时间(14.24±2.15)d;共计出现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41%,经相应处理后均好转或恢复;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无死亡病例、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积极做好围术期处理,一期肠切除吻合术可用于LCC合并AIO的治疗,安全有效,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痔疮患者采用开环式痔分段切除吻合术治疗的价值。方法:筛选7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0例患者均选自2019年8月~2021年8月,并按“随机抽样法”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外切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开环式痔分段切除吻合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指标、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术后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肘关节以下肌腱神经吻合术的麻醉方式。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肘关节以下肌腱神经吻合术治疗的患者,共82例,按照其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入院的41例为参照组在施术时通过浓度0.3%的罗哌卡因(25.0毫升)进行麻醉,后入院的41例为研究组例并在施术时通过浓度0.2%的罗哌卡因(37.5毫升)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感觉神经阻滞有效率,研究组与参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比较两组运动神经阻滞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肘关节以下肌腱神经吻合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浓度0.2%的罗哌卡因(37.5毫升)进行麻醉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麻醉阻滞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近端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采用食管残胃双肌瓣吻合(Kamikawa吻合),可以显著降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减少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但因其操作复杂,影响了该术式的普及。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团队对Kamikawa吻合术式进行了改良,通过优化手术步骤,降低了手术难度。本研究探讨改良Kamikawa吻合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病例入组标准为经术前胃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未发生转移的食管胃结合部癌、胃上部癌,肿瘤直径<4 cm;术前临床分期为cT1~3N1M0。排除标准为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营养状况差难以耐受手术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胃肠外科(8例)和长治医学院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17例)在近端胃切除术中采用改良Kamikawa吻合术的25例食管胃结合部癌和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63.0±7.8)岁,开腹手术3例,腔镜手术22例。改良Kamikawa吻合术的改良内容:(1)应用食管胃结合部全系膜切除理念,以利于淋巴结的彻底清扫和便于进行手工吻合和包埋;(2)吻合口直径根据食管断端口径进行选择,在2.5~3.5 cm之间,以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3)使用超声刀将食管残端切开,既可防止食管残端出血、又可将食管黏膜、肌层与外膜紧密贴合,防止食管黏膜回缩;(4)使用倒刺线将残胃底和食管进行连续缝合固定胃底,以减少在狭小空间繁琐、困难的间断缝合;(5)使用两根倒刺线进行吻合口前后壁的连续缝合并完成肌瓣的缝合固定。分析手术安全性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采用Clavien-Dindo分级)、食管反流症状和食管炎(洛杉矶分级)发生情况。通过术后随访胃食管反流症状量表(GERD)评分、胃镜、多体位消化道造影等手段,评估残胃动力和抗反流效果。结果25例患者均完成改良Kamikawa吻后术。手术时间(5.8±1.8)h,术中出血量(89.2±11.8)ml,术后住院时间(13.8±2.9)d。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12.0%),为Clavien-Dindo Ⅲ级,经内镜下扩张治疗后痊愈。术后上消化道造影显示并出现反流症状1例(4.0%),为Clavien-DindoⅠ级,胃镜检查未见其有反流性食管炎征象,洛杉矶分级为A级。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吻合口出血、局部感染和死亡。术后6个月,食管胃反流测量表GERD评分为(2.7±0.6)分,与术前(2.4±1.0)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5,P=0.148)。结论改良Kamikawa吻合术在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抗反流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DCR)中吻合口应用药物支架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以解放军第988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慢性泪囊炎行E-DCR 50例(60眼)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31眼),E-DCR的吻合口处放置药物支架;对照组,25例29眼,术中不放置药物支架。术后随访1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28眼(90.32%),好转2眼,复发1眼;对照组治愈14眼(48.28%),好转8眼,复发7眼(χ2=4.000,P=0.047)。治疗组术中出血(35±15)mL,少于对照组的(40±18)mL(t=2.152,P=0.035)。治疗组术后吻合口闭合者1眼,少于对照组的7眼。治疗组术后鼻部无需再用糖皮质激素类鼻喷雾剂,无疼痛感;而对照组术后8眼出现疼痛感。结论吻合口药物支架在E-DCR术中应用,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手术与左侧开胸食管切除颈部吻合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安阳市肿瘤医院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46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来医院行左侧开胸食管切除颈部吻合术的43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呼吸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清扫淋巴结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炎发生率(2.17%,1/46)低于对照组(13.95%,6/43),P<0.05;两组患者吻合口瘘、肺不张、胸腔积液、胃排空障碍、心律失常、乳糜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FEV1、VC均较术前下降,但观察组FEV1、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左侧开胸食管切除颈部吻合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比较,微创手术可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更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方叶切除联合大口径胆肠吻合治疗高位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肝方叶切除联合大口径胆肠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术式的胆汁引流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并对比不同大小胆肠吻合口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最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为胆管炎(9.4%)和胆漏(9.4%),最常见远期并发症为反流性胆管炎(15.6%),无吻合口再狭窄、结石形成或癌变。与术前相比,随访期间总胆红素(t=19.455, P=0.000)、直接胆红素(t=18.479, P=0.000)、碱性磷酸酶(t=3.229, P=0.002)和γ-谷氨酰转肽酶(t=3.057, P=0.003)均明显下降。胆肠吻合口直径2~3 cm组与>3 cm组患者胆汁引流效果相当(t=0.284, P=0.778),近期胆管炎(χ2=0.121, P=0.728)、胆漏(χ2=0.121, P=0.728)及远期反流性胆管炎(χ2=0.205, P=0.652)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方叶切除联合大口径胆肠吻合治疗高位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临床疗效肯定,胆肠吻合口直径>2 cm即可。
简介:摘要胆肠Roux-en-Y吻合术常被用于治疗肝外胆道良性狭窄性疾病,术后输入袢空肠内结石形成是其术后并发症之一,而因巨大结石致肠梗阻的报道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胆肠Rou-en-Y术后并发结石性肠梗阻病例,并介绍其内镜下治疗过程,为此类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鼻内镜下结膜囊鼻腔吻合术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192例鼻内镜下结膜囊鼻腔吻合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6例。对照组施行出院前常规指导;观察组给予出院前常规指导和延续护理干预,包括组建延续护理小组,建立出院患者护理档案,定期电话随访,组建患者或家属微信群,开通公众号,举办医患交流会,开设复查门诊。施行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复诊依从性、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3、6个月的复诊率分别是85.42%(82/96)、96.88%(93/96)、72.92%(70/96),对照组分别为62.50%(60/96)、73.96%(71/96)、43.75%(42/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3.088、20.237、16.800,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率是89.58%(86/96),对照组为62.50%(60/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9.32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9%(91/96),对照组为78.13%(75/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388,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93/96),对照组为87.50%(84/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858,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结膜囊鼻腔吻合术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复诊依从性和用药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良好恢复,实现更佳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鼻内镜下结膜囊鼻腔吻合术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192例鼻内镜下结膜囊鼻腔吻合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6例。对照组施行出院前常规指导;观察组给予出院前常规指导和延续护理干预,包括组建延续护理小组,建立出院患者护理档案,定期电话随访,组建患者或家属微信群,开通公众号,举办医患交流会,开设复查门诊。施行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复诊依从性、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3、6个月的复诊率分别是85.42%(82/96)、96.88%(93/96)、72.92%(70/96),对照组分别为62.50%(60/96)、73.96%(71/96)、43.75%(42/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3.088、20.237、16.800,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率是89.58%(86/96),对照组为62.50%(60/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9.32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9%(91/96),对照组为78.13%(75/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388,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93/96),对照组为87.50%(84/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858,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结膜囊鼻腔吻合术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复诊依从性和用药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良好恢复,实现更佳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自体动静脉人工内瘘侧侧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观察对象为自体动静脉人工内瘘成形术患者,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展开研究,纳入5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两组,前组施以侧侧吻合术治疗,后组施以功能性侧侧吻合术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内痿指标(内痿成熟时间、术后肱动脉血流量、首次手术成功率)相比,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4.00%)低于对照组患者(28.00%)(p<0.05);可穿刺血管长度对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自体动静脉人工内瘘侧侧吻合术在最大化利用血管资源,降低术后血栓发生率,延长动静脉内痿使用年限方面,效果明显,方案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胆肠四针吻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20年4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胆肠四针吻合法手术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应用胆肠四针吻合法的病种、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结果38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7.3(44~77)岁。其中胆管癌12例,胰头癌10例,十二指肠乳头癌9例,肝内外胆管结石4例、胰腺囊性腺瘤1例,胃癌侵犯胰头1例,胆囊癌1例。38例胆肠四针吻合法涉及的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20例,胆管癌根治12例,肝切除、胆肠吻合4例,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胃癌根治1例,胆囊癌根治1例。胆管直径<6 mm的患者10例。3个、2个和1个吻合口的患者分别为4、7和27例。术后吻合口胆漏1例。所有患者随访2个月~4年未发生吻合口狭窄。结论胆肠四针吻合法简单、安全、有效,特别适用于细小胆管的胆肠吻合。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两种手术方式直肠粘膜套扎吻合术(RPH)+外剥内扎术与外剥内扎术对混合痔的治疗,对比研究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体疗效、术后并发症,进而探究直肠粘膜套扎吻合术(RPH)结合外剥内扎术在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釆用直肠粘膜套扎吻合术(RPH)结合外剥内扎术,B组(30例)则釆用外剥内扎术。分别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观察伤口水肿、尿潴留、感觉性肛门失禁、疼痛等。实验结果采用SPSS17.0数据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直肠粘膜套扎吻合术(RPH)结合外剥内扎术)在治疗混合痔上具有手术持续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肛门感觉性失禁、创面水肿及尿潴留发生率低的优势。结论:通过对直肠粘膜套扎吻合术(RPH)结合外剥内扎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效、术后并发症对比研究表明,两种术式治疗混合痔均能起到一次性治愈的效果,但直肠粘膜套扎吻合术(RPH)结合外剥内扎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并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9年1-12月收录的6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1例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31例实验组(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并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各指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在腹腔镜下采取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的根治方案,可以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出现,减小患者的机体创伤,促进患者病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