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既往肠切除对克罗恩病患者肠切除吻合术后30d内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9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肠切除吻合术的92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无既往肠切除组(45例)和既往肠切除组(47例),分析既往肠切除与克罗恩病患者肠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关系。结果92例克罗恩病患者术后共11例(12%)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其中无既往肠切除组2例,既往肠切除组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722,P=0.03)。既往肠切除组与无既往肠切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OR值为5.092(95% CI:1.035~25.048)。既往1次肠切除(24例)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3%,既往>1次肠切除(23例)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6%。既往肠切除次数增多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增高相关(r=0.995)。结论既往肠切除是克罗恩病患者肠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总结外科治疗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1例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再手术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研究探讨。结果81例患者再手术主要有5种原因,胆肠吻合口瘢痕狭窄伴结石形成;肝内胆管继发结石;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肠吻合口扩大;继发肝内胆管癌。81例随访3个月-13年,7例仍有间歇性畏寒发热和右上腹不适等症状。结论再手术主要原因是肝胆管残留结石、胆肠吻合口狭窄合并结石复发,这些主要与手术适应症掌握不严、术中未处理肝内病灶、胆肠吻合方式不当及肝内病灶清除不彻底有关,并发胆管癌也是应当引起重视的再手术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肠吻合术用于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3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的T管引流手术,观察组43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的是胆肠吻合术来进行治疗。观察记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种不同术式治疗下的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胆肠吻合术治疗的观察组43例患者,临床有效率高达97.7%,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临床实践充分表明,肠吻合术用于治疗肝胆管结石,其临床疗效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对于保护患者肝脏功能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领域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胰肠吻合术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7年8月之间收治的90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术式分为端端吻合组(端端胰肠套入式吻合)30例,端侧吻合组(胰管空肠黏膜吻合)30例,降落伞吻合组(胰肠一层连续降落伞吻合)30例。对三组患者胰肠吻合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不同术式的应用发现,降落伞吻合组胰肠吻合时间显著比其他两组要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肠一层连续降落伞吻合术式在临床应用中能够显著缩短胰肠吻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结肠切除吻合术大鼠动物模型。方法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将12只Sprague-Dawley大鼠通过随机数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随机取3只,仅做剖腹探查;实验组9只,从结肠无血管区离断肠管并进行缝合。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监测体重变化。于术后第7天进行肠道造影观察肠管吻合口愈合情况。于第8天行剖腹探查大鼠腹腔内部形态学变化,测量吻合口爆破压力,并通过采集吻合口及周围组织,进一步观察吻合口组织学的变化,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该模型构建平均时间为22 min。大鼠的存活率为89%。造影显示肠管通畅,无梗阻。剖腹探查,肉眼可见吻合口存在轻微粘连,粘连部分可分离,吻合口周围有血管组织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吻合口有新生肉芽组织形成,并有小血管生成,未发现结肠上皮、大肠腺的存在。马松染色可见胶原纤维沉积。结论通过该方法可成功构建结肠切除吻合术大鼠动物模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应用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在对所有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Ⅰ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措施。结果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接受手术后,手术平均用时为(162.77±15.8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25.33±39.87)ml,平均住院时间为(14.98±3.86)d,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通过随访,未发现死亡及出现不适的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为100.00%。结论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实施Ⅰ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措施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手术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Kamikawa吻合术与间置空肠双通道吻合术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国内2家医学中心收治的68例(长治医学院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63例、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5例)食管胃结合部和胃上部肿瘤行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7例,女11例;年龄为62(39~78)岁。68例患者中,35例行腹腔镜近端胃切除Kamikawa吻合术设为Kamikawa组,33例行腹腔镜近端胃切除置空肠双通道吻合术设为双通道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chew-wun wu特殊症状量表评分、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术中情况。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近端胃切除联合D1+淋巴结清扫术。Kamikawa组和双通道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15±0.31)h、(89±11)mL和(4.21±0.11)h、(142±20)mL,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2.34,P<0.05);消化道重建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95±0.13)h、(30.4±2.4)枚和(1.69±0.76)h、(28.0±2.4)枚,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9,0.73,P>0.05)。(2)术后情况。Kamikawa组和双通道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03±0.12)d、(5.46±0.22)d、(13.00±0.50)d和(4.42±0.21)d、(9.97±0.76)d、(16.46±0.92)d,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0,-5.58,3.40,P<0.05);引流管放置(有、无)分别为32、3例和33、0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1级、2级、3级、4级)分别为31、0、4、0例和27、3、1、2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8,P<0.05);Kamikawa组和双通道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反流症状、吻合口瘘、胰瘘、肺部感染分别为4、2、0、0、0例和0、1、3、1、2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腹腔出血、淋巴瘘、胃瘫并发症。Kamikawa组4例围手术期发生吻合口狭窄患者中,2例经1次胃镜球囊扩张治疗后病情好转;2例经4次胃镜球囊扩张治疗后病情好转。(3)随访情况。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3、6、12个月。Kamikawa组和双通道组患者术后12个月chew-wun wu特殊症状量表评分分别为(16.8±0.7)分和(14.6±0.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P<0.05);发生≥Grade B级反流性食管炎分别为2例和1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吻合口狭窄。结论腹腔镜近端胃切除Kamikawa吻合术与间置空肠双通道吻合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和胃上部肿瘤安全、可行,前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后生命质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