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儿科胃管喂养的营养管理与护理策略旨在确保患儿在不能自主进食的情况下,通过胃管获得足够的营养,维持生命活动,促进健康成长。同时,合理的护理策略能够减少喂养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采用综合营养管理方案,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喂养计划。胃管喂养选用适合患儿的营养液,严格控制喂养量、速度和温度。护理方面,定期清洁和消毒胃管,保持患儿口腔卫生,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营养状况,及时调整喂养方案。结果:实施儿科胃管喂养的营养管理与护理策略后,患儿的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与未实施策略前相比,患儿的体重、身高、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均有所提高。同时,喂养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如呕吐、腹泻、感染等。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家属满意度也随之提高。结论:儿科胃管喂养的营养管理与护理策略对于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个性化的喂养计划和精细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保障患儿的健康与安全。因此,这一策略值得在儿科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在放置鼻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其在预防脱管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90例放置鼻胃管的患者,采用对照实验法,将90例放置鼻胃管的患者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定时记录患者情况。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两组护理前后护理效果各指标对应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护理效果越好。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脱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鼻胃管的认知程度和护理效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在放置鼻胃管患者中预防脱管具有积极效果,能有效降低脱管率,提高患者的认知和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留置胃管患儿实施家庭式护理对提高成功拔管率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开展此次研究,将济南市儿童医院60例留置胃管的患儿纳入此次研究中。根据其入院时间将其分为护理措施不同的两组,其中一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另一组行家庭式护理干预(分析组),对比成功拔管率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分析组成功拔管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6.67%VS80.00%)(P<0.05);分析组满意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家庭式护理应用于胃管患儿护理中,在提高拔管成功率以及提升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优势,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简介:摘要:压疮⼜称压力性溃疡,因为身体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缺乏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随着医疗器械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医疗器械与皮肤接触部位的压疮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占压疮发生的34.5%,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已经占据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比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术是消化内科常规性的护理技术操作,然而,留置胃管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导致出现与医疗器械(导管:胃管)有关的压力性损伤,即鼻部压疮。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在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两组对比项目:疾病恢复质量、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RDQ评分中胃酸过多、反酸、胸骨后疼痛以及反流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OL评分、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专业知识、操作技巧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胃酸过多、胸骨后疼痛、反酸等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整体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消化内科患者胃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3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消化内科留置胃管患者64例, 以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 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患者(18.7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内科留置胃管患者行集束化护理, 可以减少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的可能性, 患者也更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胃管插入长度对新生儿洗胃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4月时间阶段内收治的需进行洗胃的咽下综合征足月新生患儿30例做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执行传统的胃管插入方法进行洗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插入长度为鼻尖-耳垂-剑突再插入3~6cm。探究不同插入长度对洗胃效果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洗胃时间、洗出胃原液量及拔除胃管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洗胃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传统胃管插入长度的基础上延长相应插管长度能有效提升新生儿洗胃效果,缩短洗胃及拔除胃管的时间,综合效果突出。
简介:摘要:压疮称压力性溃疡,因为身体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缺乏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以往的资料和文献均显示骨突部位如骶尾部、足跟处等是压疮发生的高危区域。但随着医疗器械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医疗器械与皮肤接触部位的压疮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占压疮发生的34.5%,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已经占据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比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术是消化内科常规性的护理技术操作,然而,留置胃管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导致出现与医疗器械(导管:胃管)有关的压力性损伤,即鼻部压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吞咽障碍鼻胃管肠内营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4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为进行对比研究,通过随机信封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n=20)和参照组(常规护理n=20)。对比两组营养状况和治疗效果,统计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和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项营养状况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降低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使鼻胃管肠内营养安全性提高,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鼻胃管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间于我科接受临床治疗的66例留置鼻胃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行我科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1%,显著小于对照组72.73%;实验组的总护理满意率为84.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6%(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留置鼻胃管的患者期间,给予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