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胫骨多段骨折的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胫骨多段骨折患者20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3组,A组高能量创伤组;B组髓内钉或者钢板技术固定组;C组类似高能量创伤患者组。术后随访18-42月,平均随访29.3月,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统计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A,B,C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方面显著性差异,但在复合伤比例,开放性骨折和早期深筋膜切开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B组和C组要优于A组,B组和C组相比,疗效类似,但患者住院时间短,接受手术次数少,功能恢复快。结论不同的治疗策略治疗创伤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诊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钢板固定,实验组患者采用T形接骨板进行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在临床治疗后的6个月至1年内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根据两组患者骨折部位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Merchant膝关节的评分来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总优良率为92.8%,而对照组患者的总优良率仅为81.9%,实验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接受临床手术治疗后,需要对其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尽可能的解剖复位,使用更加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法来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质量,以此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胫骨髓内钉与微创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在2015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共有80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胫骨2型髓内钉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微创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治疗的优良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60.4±5.3)min、术中出血量(102.4±11.2)ml、住院时间(10.2±2.3)d、愈合时间(14.3±2.1)周;对照组手术时间(98.5±15.4)min、术中出血量(176.7±20.4)ml、住院时间(20.4±3.4)d、愈合时间(20.3±2.4)周;比较差异P<0.05;研究组优良率92.5%与对照组77.5%比较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胫骨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微创钢板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小,出血量少,愈合比较快,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proximalhumerusplate,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4月至2014年5月,应用LPHP治疗6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男30例,女36例,年龄60~84岁,依据Neer分型Ⅱ型骨折10例,Ⅲ型骨折48例,Ⅳ型骨折8例,合并肩关节脱位3例,致伤原因车祸13例,坠落或跌倒53例。通过随访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症状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临床功能。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2例肱骨头坏死,均为Ⅳ型骨折,肱骨头侧钢板下骨吸收2例,均未出现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8例肩关节活动受限,Neer功能评分优38例;良20例;可8例。优良率87.9%。无骨折不愈合,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或断裂等情况。结论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创伤小,操作简便,骨折愈合快,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38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经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58%)明显高于实验组(5.26%),且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根据20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特点和损伤机制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重新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间连续诊治的19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00例骨折)X线及三维CT影像资料,男134例,女65例;年龄15~77岁,平均45.7岁。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Ⅰ型9例(4.5%),Ⅱ型105例(52.5%),Ⅳ型19例(9.5%),Ⅴ型37例(18.5%),Ⅵ型30例(15.0%);无Ⅲ型骨折。在Schatzker分型的基础上根据骨折形态及损伤机制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再分类。结果将胫骨平台骨折重新分为5种类型:①外髁骨折、外翻型损伤100例(50%)。其损伤机制为膝关节外翻伸直位的轴向暴力。②骨折脱位型损伤24例(12.0%)。此型包括Schatzker分型中典型的Ⅳ型损伤及部分合并外侧半脱位的Ⅵ型损伤。其损伤机制为包含内外翻、旋转及轴向暴力的复合暴力,其中旋转暴力是导致膝关节发生半脱位的关键因素。③双髁骨折40例(20.0%)。此型骨折为膝关节伸直位的轴向暴力所致,即为SchatzkerⅤ型及部分不合并膝关节半脱位的Ⅵ型损伤。④后髁骨折、屈曲型损伤32例(16.0%)。后髁骨折是仅累及胫骨平台后髁的骨折,由膝关节屈曲位轴向暴力所致。根据骨折形态,后髁骨折可进一步分为3种亚型:单纯后内侧劈裂骨折、单纯后外侧塌陷骨折及后内劈裂合并后外塌陷骨折。⑤前侧胫骨平台压缩骨折、过伸型损伤4例(2.0%)。其损伤机制应为膝关节过伸位受到轴向暴力,骨折特点为胫骨髁前侧明显压缩,后侧完整。结论根据骨折形态和损伤机制,胫骨平台骨折可分为5类:外髁骨折、骨折脱位型损伤、双髁骨折、后髁骨折及前侧胫骨平台压缩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