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期治疗胫骨平台超近端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的7例胫骨平台骨折超近端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7例患者均I期急诊行血管探查手术,等待7~14 d至软组织条件改善后进行二期骨折确定性手术,观察肢体软组织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定期随访。结果6例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手术切口感染、内固定物外露、皮肤坏死等并发症。1例局部软组织及肌肉坏死,清创换药伤口植皮愈合。术后平均随访15(10~26)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5.5(4.0~8.6)个月。5例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超过90.0°,平均伸膝2.0°,屈膝100.6°。按膝关节HSS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5例,良1例,可1例。结论胫骨平台超近端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应及时诊断、早期正确处理,一期尽早修复损伤动脉重建血液供应,临时外固定装置固定骨折,小腿骨筋膜室早期切开减压加创面VSD处理,二期行骨折切开复位万向锁定金属接骨板内固定是一种可行的阶梯治疗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髓内钉和胫骨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11~2020.10期间收治的104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给予胫骨钢板治疗;实验组52例,给予胫骨髓内钉治疗,评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状况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胫骨骨折的患者中实施胫骨髓内钉效果更加优秀,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探讨环形外固定架与髓内钉治疗胫骨节段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天津医院收治的43例胫骨节段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20~62岁[(35.9±9.6)岁]。AO-OTA分型均为42 C2型。21例采用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环形支架组),22例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髓内钉组)。比较两组血管神经损伤情况、骨折复位方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伤口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胫骨近端内侧角及后侧角、爱荷华(IOWA)膝关节评分、踝关节IOWA评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踝关节背伸及跖屈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19.6±2.1)个月]。两组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环形支架组21例全部闭合复位骨折,髓内钉组3例行切开复位。环形支架组和髓内钉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12.9±2.8)d和(75.1±8.0)d(P<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0±1.0)个月和(8.2±1.4)个月(P<0.05)。两组均未发生深部感染。末次随访时,环形支架组和髓内钉组胫骨近端内侧角分别为(86.7±1.5)°和(93.5±1.7)°(P<0.05),胫骨近端后侧角分别为(82.1±1.8)°和(75.1±2.7)°(P<0.05)。环形支架组膝关节IOWA评分、踝关节IOWA评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及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与髓内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髓内钉组踝关节背伸活动度为(30.9±3.0)°,优于环形支架组的(21.2±2.2)°(P<0.05)。结论与髓内钉比较,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骨节段性骨折具有完全闭合复位、完全负重时间早、骨折愈合快、力线恢复好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32例,通过回访,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并搜集所有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后期随访,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优18例(56.25%)、良9例(28.13%)、可4例(12.50%)、差1例(3.13%)、优良率84.38%(27例)。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后,对患者复位关节面进行解剖,利用植骨进行填充,再利用支撑钢板对胫骨平台进行固定可以使患者的胫骨功能恢复更好,增强患者的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32例,通过回访,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并搜集所有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后期随访,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优18例(56.25%)、良9例(28.13%)、可4例(12.50%)、差1例(3.13%)、优良率84.38%(27例)。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后,对患者复位关节面进行解剖,利用植骨进行填充,再利用支撑钢板对胫骨平台进行固定可以使患者的胫骨功能恢复更好,增强患者的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105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急诊或择期分别采用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内固定(A组,26例)、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B组,27例)、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内固定(C组,30例)、膝前后联合入路单或双钢板内固定(D组,6例)、小切口或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E组,16例)。结果术后均获随访26~110个月,平均36.5个月;闭合性骨折不同手术时机切口并发症发生率:58.3%、45.5%、13.3%、2.4%、33.3%。5组术中平均出血量:(265.7±125.0)、(373.7±137.3)、(308.4±120.5)、(461.7±90.4)、(95.6±31.6)ml;内固定失效率:23.1%、3.7%、3.3%、0%、25%;膝关节功能优良率:76.9%、85.1%、93.3%、100%、68.8%。结论手术时机在伤后6~8d局部软组织肿胀消退、皮肤皱纹出现时最佳,切口并发症最少;多种手术入路与手术方式的灵活、合理应用,有利于高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在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之间,在我科进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 200 例 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0 例患者治疗效果为优 121 例,良 49 例, 中 28 例,差 2 例,优良率为 85%。分析表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第一年龄、第二骨折类型、第三合并损伤情况,第四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第五手术期间的客观条件等因素,对患者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效果上,有明显影响(P < 0.05)。结论 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效果,通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合并损伤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手术时的身体状况有着绝大部分因素管理,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对症解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纳入传统组与实验组(n=33)。传统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传统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1.82%,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6.97%,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相对较高,数据差距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较好,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较高,且能够快速改善其自主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