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将围术期护理方式运用在胸椎腰椎结核患者中的效用价值表现。方法:在院内选取与该病症相符的患者130例进行研究,并分为65例两组,对比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对数据观察后得出,实施围术期护理的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并发症发生率也大幅度下降。(P<0.05)。结论:在胸椎腰椎结核患者中采取围术期护理方式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胸椎及腰椎椎体结核 围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上胸椎血管瘤采取经皮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上胸椎血管瘤9例,采用经皮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状况,对患者的疼痛评定采用VAS评分。结果9例患者均进行了成功的手术,骨水泥填充良好,手术中未对患者的其他组织的正常功能造成损伤,也未出现对骨水泥过敏的情况,随访时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复发,局部疼痛也明显降低。结论采用经皮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上胸椎血管瘤,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恢复的功能,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少见。

  • 标签: 上胸椎 血管瘤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间植骨、侧后方植骨融合或者前后方结合的植骨融合技术都存在较多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植骨融合率较低,植骨块塌陷、移位,髂骨供骨区并发症等,由于术后即刻刚度不足,往往还需要附加内固定或者长期卧床.间融合器技术的出现,弥补了单纯植骨块融合的不足,因而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对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腰椎椎体间融合系统 椎间融合器 生物力学 腰椎间融合术 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旁脓肿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例胸椎结核合并旁脓肿青藏高原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10例青藏高原患者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正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和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患者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胸椎结核 椎旁脓肿 后路病灶清除 植骨内固定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经前路胸椎置换术是治疗胸椎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对13例行此手术病人进行了回顾性总结,认为术前做好心里护理与准备工作,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妥善全面的护理和合理的功能锻炼,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顺利康复.

  • 标签: 椎体置换术 经前路 常用方法 胸椎肿瘤 手术病人 心里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椎管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53具成人干燥椎骨、孔进行测量和观察。结果孔矢径狭小对椎管狭窄有一定的诊断意义,而孔横径小于正常对椎管狭窄诊断具有参考意义。结论下胸部椎管呈椭圆形较狭窄,腰部椎管略呈三角形较宽大。孔矢经小于横径,下胸段T12矢径和横径大于T9、T10、T11,腰段第五腰椎孔最大。

  • 标签: 脊柱胸椎腰椎椎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间孔镜下病灶清除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胸椎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对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对患者给予间孔镜下病灶清除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4.00%)(P

  • 标签: 椎间孔镜 病灶清除 胸椎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腰椎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对其进行治疗,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5.8±8.5)分钟,平均出血量为(320.2±10.2)ml,治疗优良率为96%,其中优38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没有患者出现移位、Cage下沉、断裂、固定松脱的现象。结论经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骨密度(BMD)的差异。方法1214例在我院住院进行BMD检查的20~89岁的骨科病人健康查体者,男性390例,女性824例,除外各种器质性、内分泌、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用双能X线吸引仪(DXA)测量腰椎BMD,通过计算机分析比较各BMD值的差异与相互关系,用EXCEL软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BMD值以L1最低,L4最高,L1-2与L2-4BMD女性在40岁以上有显著差异(P<0.01),男性在60岁以上(P<0.05),80岁以后无明显差异,女性50岁以后骨丢失明显快于男性。结论腰椎BMD存在差异,尤以女性明显,其差异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降钙素水平降低和增龄造成的腰椎退行性变有关。

  • 标签: 骨质疏松 腰椎 骨密度 退行性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伴失稳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采用单节段钉棒固定并间融合器融合方法进行治疗腰椎管狭窄伴失稳患者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是腰椎管狭窄伴失稳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手术近期疗效优良率为86.17%、改善率为97.87%,远期疗效优良率为95.74%、改善率为100%,复位率和融合率均为100%。结论腰椎管狭窄伴失稳的诊断需结合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手术方式以减压植骨融合加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最为优越。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椎体失稳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对三与二两种复位固定法治疗腰椎滑脱症进行比较。方法:对我科从1998年3月至2005年5月应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资料齐全者154例,应用三复位固定法66例,二复位固定法88例进行总结。结果:三复位固定法66例其中Ⅰ度滑脱8例,7例复位好,1例复位差。Ⅱ度滑脱26例,23例复位好,3例差,Ⅲ度滑脱32例,28例复位好,4例复位差。二复位固定法88例,其中Ⅰ度滑脱15例,12例复位好,3例复位差。Ⅱ度滑脱41例,27例复位好,14例复位差。Ⅲ度滑脱32例,16例复位好,16例复位差。结论:对于轻度易复位性腰椎滑脱,从少固定体节段和节省患者费用方面讲,我们首选二复位固定,对于Ⅲ度以上重度难复位性腰椎滑脱,我们首选三复位固定。

  • 标签: 滑脱 内固定 复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滑脱症患者采取改良经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5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给予改良经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5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56.54±34.32)min,平均出血量(306.54±54.32) mL。患者经X线、CT等检查,表明滑脱责任节段复位较好, 无出现硬膜囊神经根损伤。与治疗前对比,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后的疼痛评分较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后的JOA评分较高(P<0.05)。结论:在腰椎滑脱症患者治疗中采取改良经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硬膜囊神经根损伤,此种术式用时短、出血量低,且具有较好的复位效果,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可见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经椎间孔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硬膜囊 神经根损伤 疼痛
  • 简介:【摘要】 目的对采用一期旁肌间隙人路疗法治疗胸腰椎结核合并塌陷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接收的行一期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合并塌陷性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120例患者术前均接受了全程抗结核治疗,并采用一期后路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对病灶进行清除,使用螺钉对椎弓根进行内固定,在间行植骨融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术后Cobb角和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术中均无并发症神经症状加重现象产生。术后体高度矫正率达85.8%,经CT和x线复查发现植骨融合状态较好,内固定较为牢固。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和Cobb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7.793,51.072,p

  • 标签: 胸腰椎 结核 骨折 可行性离后充分的显露术野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后路次全切除钛网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次全切除钛网重建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的平均时间2.8h,平均出血量1210ml,术后经过14月随访,2例出现脑脊液漏。患者经过植骨,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均融合,未发生断裂情况。伤角纠正至16~27度,平均角度为22.3度,椎管容积未出现明显丢失。神经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针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次全切除钛网重建治疗,具有安全性高、脊椎稳定、创伤小等优点,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爆裂骨折 椎体切除 重建椎体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成人腰椎CT值的大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非腰椎疾病患者进行腰椎多层螺旋CT扫描,测量各腰椎的CT值,比较不同年龄组、性别腰椎不同节段CT值的差异。结果(1)相同节段腰椎的CT值的男女性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节段腰椎的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同节段腰椎不同年龄组之间C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大椎CT值逐渐减小。结论腰椎CT值随着年龄增大不断减小,且女性减小幅度比男性大。诸腰椎的CT值中,L3CT值最小(151±56)Hu。本研究通过对腰椎CT值的测量及其随年龄、性别等变化的规律的研究以期对骨质疏松诊断和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为健康人的正常腰椎CT值数据库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 标签: 腰椎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表现和CT特征。结果典型的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影像改变为①后上缘或后下缘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缘致密硬化。②缺损后方骨块突入椎管,完全游离或部分与相连。③硬膜囊神经根受压。④多伴有椎间盘突出并造成椎管狭窄。结论CT检查能明确诊断腰椎后缘软骨结节,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腰椎 软骨结节 椎间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