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致病原因、诊断方式及治疗方法,为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1例腹泻的患儿分为患儿数量为31例的常规组及患儿数量为30例的加强组,进行不同的治疗。常规组实施生活调整及使用抗病毒、消除炎症及平衡身体酸碱度等常规药物治疗手段;对于加强组则在进行一般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患儿使用思密达。结果按照患儿的患病时间、具体症状、大便检测结果、过往的病情等各方面因素,可以对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经过治疗后,常规组的31例他们例患儿中24例病情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77.42%,加强组的30例患儿中有27例病情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0%。结论运用科学有效的诊断方式及对照诊断标准,可以准确的对小儿腹泻进行诊断,配合使用思密达治疗,对于该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腹泻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性腹泻病患者100例,所有患儿在出现腹泻后均实施口服或静脉补液来预防脱水,纠正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可根据每位患儿的脱水的情况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5%的葡萄糖、5%的碳酸氢钠、10%的氯化钠等,并及时对用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为纠正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使用了35种药物,治疗小儿腹泻常见病的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滥用药物的行为。结论通过临床用药分析,对不合理用药的行为要及时进行干预,从而保证治疗小儿腹泻安全、有效、经济。
简介:目的:验证和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TB-PCR)和临床-病理-影像综合评分系统在结节病与菌阴性结核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B-PCR检测和临床-病理-影像综合评分,分析鉴别病理活检报告为“结节病或增殖性结核病”的91例患者.并通过随访验证诊断准确率,评价2种鉴别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①TB-PCR检测结果,91例患者中77例结核分枝杆菌DNA为阴性,14例阳性,阳性率为15.4%。而这77例TB-PCR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中.随访后仍维持诊断为结节病者74例,结核病2例,无法确定诊断者1例;14例TB-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中,随访后仍维持诊断结核病3例,结节病8例,无法确定诊断3例。TB-PCR检测结果与随访后诊断一致的病例共77例(结核病3例、结节病74例),诊断明确率为84.6%(77/91),而诊断结节病的准确率达93.9%(77/82)。②临床。病理.影像综合评分结果,91例患者中经评分诊断为结节病者80例。诊断为结核病者11例。80例评分诊断为结节病的患者中,随访后仍维持结节病诊断者75例.结核病1例,无法确定诊断者4例。在11例评分诊断为结核病的患者中.随访后诊断仍维持结核病诊断者4例,结节病7例。评分结果与随访后诊断一致的病例共79例(结核病4例、结节病75例),诊断明确率为86.8%(79/91),诊断结节病的准确率达97.56%(80/82)。结论:TB-PCR检测和临床.病理.影像综合评分系统对于结节病与菌阴性结核病间的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明确率和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五种甲状腺相关激素(TSHFT3FT4Anti-TGAnti-TPO)在甲亢,甲减,和桥本氏甲状腺炎中升高和降低的规律,从而用于临床常见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动态检测20例甲亢患者,20例甲减患者,2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还有20正常健康人群的TSHFT3FT4Anti-TGAnti-TPO的值,监测其在这三种病当中的结果变化规律。结果FT3,FT4,反应甲状腺功能的状态,甲亢时增高,甲减时降低,一般平行变化。甲亢时FT3变化比FT4更早,甲减时候FT4变化比FT3更显著。Anti-TG,和Anti-TPO在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检出率高达80-90%。而TSH在这三种常见甲状腺病中表现都很敏感。结论检测甲状腺相关激素对甲状腺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2005年1月-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1426例5岁以下腹泻儿童的粪便。对免疫胶体金技术确诊的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总结其临床及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426例腹泻儿童中,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的患者420例,占29.45%。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2-36月龄婴幼儿,占96.91%。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为高发期。由轮状病毒腹泻引起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1.1%,呼吸系统并发症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最明显的特点是年龄性和季节性,患者主要是3岁以下婴幼儿,冬春季节是发病高峰期,应针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采取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