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几百万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IBD)患者,IBD主要包括两种临床类型(1)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黏膜;(2)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其主要影响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是一种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IB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IBD存在多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特定的环境诱导、肠道的免疫机制、肠道菌群、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药物、妊娠、应激等。研究表明IBD患者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启动基因易感个体的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导致IBD发生,最主要的观测证据如下(1)IBD的肠损害主要发生在细菌计数最高的部位;(2)大便分流与CD患者的远期预后密切相关,未进行大便分流的患者复发率远高于大便分流患者;(3)基因易感性的UC患者在行回肠袋-肛管吻合术后肠道细菌在回肠袋大量定植引起肠黏膜炎症反应。本文就肠道菌群与IBD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辅治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IBS-C可提升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简介: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对象,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脾虚证组(n=25)和脾胃湿热证组(n=25)。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患者两组人员粪便中7种常见肠道细菌(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的分布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测定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组肠杆菌、肠球菌明显多于脾虚证组(P<0.05),脾虚证组酵母菌多于脾胃湿热证组;两组测定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虚证组比较,脾胃湿热证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明显多于脾虚证组(P<0.05)。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改善需氧菌和厌氧菌不同程度的菌群失调问题,有效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组小儿腹泻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92例小儿腹泻,将9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应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46例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46例患儿的腹痛消失、发热消失、大便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6例的有效率100%大于对照组46例的有效率86.95%,存在差异(P<0.05)。结论小儿腹泻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观察启脾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儿童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IBS脾胃虚弱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酪酸梭菌活菌胶囊,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启脾口服液,10mL/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状、黏液便、肛门排气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启脾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IBS脾胃虚弱型患儿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临床上有超过 60%患者因接受肠内营养时出现不耐受而被迫中止肠内营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与肠内营养不耐受息息相关,本文重在综述肠道营养不耐受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基础、肠道营养不耐受时肠道菌群改变、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肠道营养不耐受的进展。
简介:摘要临床上有超过60%患者因接受肠内营养时出现不耐受而被迫中止肠内营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与肠内营养不耐受息息相关,本文重在综述肠道营养不耐受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基础、肠道营养不耐受时肠道菌群改变、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肠道营养不耐受的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膳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方法将98例2015年1月~2018年9月间于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分别为49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药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药膳联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对照组明显较好,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欧中采用药膳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鞣酸苦参碱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鞣酸苦参碱治疗,实验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鞣酸苦参碱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腹痛、腹泻等症状及直肠的感觉阈值、排便阈值、疼痛阈值和运动指数。结果通过治疗后,两组症状均显著减轻,实验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肠压两组均显著提升,运动指数得到大幅下降,同时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鞣酸苦参碱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曲美布汀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肠道菌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IBS-D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菌汀组和常规组,每组7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曲美布汀治疗,菌汀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结果菌汀组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前者治疗后乳酸杆菌、酵母菌水平高于后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菌汀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菌汀组和常规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曲美布汀可有效改善IBS-D患者肠道菌落平衡状态,有利于提高治疗疗效,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