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专科治疗;另选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血浆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分析慢性心力衰竭血浆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LVEF、SV、CO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的血浆BNP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SV、C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VEF、SV、CO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血浆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LVEF、SV、CO水平均呈负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检测血浆BNP,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亦可用于指导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41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入院时两组参与人群的血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观察实验组患者的梗死面积,并进行3个月随访,了解其预后。结果实验组血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血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死亡患者的血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有明显升高,梗死面积越大、血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监测b型脑钠肽(BNP)和心肌酶谱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2月期间4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4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对入组的所有新生儿均行b型脑钠肽和心肌酶谱监测,比较两组新生儿BN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酶(α-HB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各心肌酶指标及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b型脑钠肽和心肌酶谱能有效评估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心功能及严重程度,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与血尿酸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时期接收的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浆脑钠肽与血尿酸联合检测,并对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心功能Ⅱ级患者、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与对照组血浆脑钠肽与血尿酸测定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血浆脑钠肽与血尿酸测定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血浆脑钠肽与血尿酸测定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Ⅱ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血浆脑钠肽与血尿酸联合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了解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治疗方法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时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参与研究对象均实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浆脑钠肽水平的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NP浓度平均为298.6±37.8p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平均水平,组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另外,不同症状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BNP浓度也存在一定差异,症状轻患者的BNP检查结果明显低于症状重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进行血浆脑钠肽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可作为临床诊断急性重症心肌炎的指标之一,具有较高的临床检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血浆B型尿钠肽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0例,将其纳为本次研究的试验组,对其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浆BNP进行测定,同期选取80例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者为参照组,测定上述指标并作分析对比。结果①治疗前,试验组血浆BNP的水平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后,试验组缓解期的血浆BNP明显下降,对比治疗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诊断治疗中可将血浆B型尿钠肽作为可靠有效的观察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与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规律。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就诊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尿酸与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随着患者心脏功能级别的增大,患者血尿酸和血浆脑钠肽水平也会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脑钠肽水平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表现为正相关(r1=0.75,r2=0.80),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脑钠肽水平升高,且会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逐渐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检测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及研究组中不同NYHA级别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脑钠肽水平、肌钙蛋白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NYHA(心力衰竭)分级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有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及肌钙蛋白Ⅰ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并且其病情越严重,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越高,临床医生可将其作为诊断及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卡维地洛治疗的价值以及对其血浆脑钠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措施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干预,实验组则实施卡维地洛治疗,对比2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00%),P<0.05;2组LVEF、LVEDd、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实验组LVEF、LVEDd、血浆BNP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卡维地洛治疗,能够有效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改善,将其血浆脑钠肽的浓度降低,更好改善其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BN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12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11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入院24h内血BNP结果,分为对照组(BNP<300ng/mL)67例与心衰组(BNP≥300ng/mL)49例。收集入选者的基本情况、疗效、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情况等资料,分析两组的机械通气率、气管插管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心衰组的机械通气的使用率分别为31.3%、69.4%,气管插管率分别为6.0%、2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动脉血气分析中对照组与心衰组PaCO2分别为(64.1±18.2)mmHg、(75.3±21.0)mmHg,pH值分别为(7.334±0.078)、(7.298±0.09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心衰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率及气管插管发生率高,提示BNP检测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简介:摘要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又称B型利钠肽、脑利钠肽,是利钠肽家族的成员之一。作为心血管生物标记物,其近年来倍受关注。脑钠肽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主要由心室细胞分泌产生,并广泛分布于脑、脊髓、心、肺等组织器官中。脑钠肽最早于1988年由日本学者Sudoh等从猪脑中分离得到,具有强大的促排钠、排尿、舒张血管、松弛平滑肌、降低血压、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抗利尿激素等作用1,并且能够对抗心室重塑,减少心肌肥厚以及心室扩大等,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有研究表明,BNP水平的变化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将对BNP水平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简介:目的探究B型脑钠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出现心房颤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于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行改良扩大Morrow术的9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患者有无出现心房颤动分为颤动组(n=19)和未颤动组(n=79),比较两组BNP浓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与心房颤动出现的关联。结果两组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septalthickness,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ventricularposteriorwallthickness,LVPW)、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eftventricularoutflowtractpressuregradient,LVOTG)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mension,LVEDd)间差异均不显著,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与未颤动组相比,颤动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更低、左心房内径(leftatrialdimension,LAD)更大,差异具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8.04、9.37,P均〈0.01)。颤动组BNP浓度明显高于未颤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62.3±47.3)ng/mLvs.(4584.9±25.1)ng/mL,t=41.8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BNP均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t=3.97、4.78,P〈0.05),而患者的年龄、LVEF则不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结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BNP浓度与其是否发生心房颤动存在密切联系,是心房颤动出现的独立高危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型尿钠肽检验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在抽取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7例为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B性尿钠肽指标浓度,对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治疗后的B性尿钠肽指标情况,记录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型尿钠肽指标水平比参照组患者的B型尿钠肽指标要高(P<0.05)。治疗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B型尿钠肽指标水平优于药物溶栓治疗(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B型尿钠肽指标水平比不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B型尿钠肽指标要高(P<0.05)。结论B型尿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进行检验和判断有着重要作用,利于医师评估患者的病情,还可为医师提供信息,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脑利钠肽前体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前体含量,对比心功能不同分级血浆脑利钠肽前体的浓度。结果患者治疗前血浆脑利钠肽前体为(1645.4±615.2)pg/ml,治疗后变为(1055.2±285.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分级为2级的患者治疗前血浆脑利钠肽前体浓度为(755.4±200.2)pg/ml,治疗后变为(523.5±185.8)pg/ml;心功能分级为3级的患者治疗前血浆脑利钠肽前体浓度为(1875.2±405.5)pg/ml,治疗后变为(1125.3±302.5)pg/ml;心功能分级为4级的患者治疗前血浆脑利钠肽前体浓度为(2985.2±574.2)pg/ml,治疗后变为(1854.2±465.3)pg/ml;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的血浆脑利钠肽前体在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查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前体浓度,有助于诊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同时还可以对心功能分级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前体 N-末端片段对心衰和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 。 方法:收取 我院50 例心衰和呼吸困难 患者作为观察组 ,再选取 5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收取 时间在2015 年 10 月 2 日 直至 2017 年 1 月 20 日 ,对两组受检者的血浆脑钠肽前体 N-末端片段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心衰和呼吸困难 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 4685.15 ±2910.90 )pg/ml 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浆脑钠肽前体 N-末端片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之后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期间收治的78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成传统组与改良组,传统组患者仅接受临床各项常规性治疗干预,改良组患者需要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接受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之后的脑水肿情况、血浆脑钠肽以及脑脊液的乳酸浓度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要好于传统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脑出血的老年患者治疗中,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较好,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脑水肿等多项指标,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