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下段及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9例(其中不吻合小隐静脉者3例,吻合小隐静脉6例),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3例(均吻合浅静脉),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顺行或逆行皮瓣3例(其中背内侧皮神经2例,背外侧皮神经1例).皮瓣面积最大16cm×10cm,最小5cm×4cm.血管蒂长4~10cm,蒂宽3~4cm.结果临床应用15例,12例全部成活.2例未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远端部分坏死,二期植皮而愈;1例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移位修复胫骨下端骨髓炎,感染灶导致皮瓣局部坏死,感染控制后局部皮瓣转移而愈;1例足跟部溃疡.结论腓肠神经、隐神经及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小腿下段及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可顺行或逆行移位,常规吻合浅静脉、缝合皮神经,有助于皮瓣成活及感觉功能恢复.

  • 标签: 小腿 足踝部 皮神经 浅静脉 外科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通过对23例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严重创伤的病人进行观察与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深度创伤合并严重感染创面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皮瓣血液循环,及时发现动静脉危象,必要时给予皮瓣放血(或)和皮瓣下灌洗换药,可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

  • 标签: 皮瓣移植 严重创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3例包括前足底部的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皮瓣面积最大32×12cm,最小16X8cm。结果13例中得到远期随访10例,术后皮瓣外观色泽均正常,外侧缘皮肤感觉早期减退,术后3-6个月全部或部分恢复。而移位的皮瓣厚薄适宜,质地及功能良好,6个月后均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结论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由于旋转点的演变,轴点下移,使踝关节包括前的大面积皮肤缺损均能获得有效的覆盖,是修复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腓肠神经 岛状皮瓣 移植
  • 简介:我院自1993年1月~1995年1月应用神经阻滞法施行足部手术65例,取得了理想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5例,男50例,女15例;年龄4~72岁,其中拇趾外翻矫形术43例。外伤清创及骨折内固定术16例,其它6例。2麻醉方法采用三点阻滞法,于内下缘后一横指、胫后动脉搏动点处阻滞胫后神经;于胫距关节平面姆

  • 标签: 神经阻滞术 麻醉效果 神经阻滞法 临床应 麻醉方法 足外伤
  • 简介:目的探讨骨折用骨片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踝骨骨折的病人,采用骨片钉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1年随访复查,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骨折愈合好,尚未发现因骨片钉内固定所致的并发症。结论骨折用骨片钉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手术简单,创伤小。

  • 标签: 骨片钉 治疗 踝部骨折 并发症 骨折愈合 患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因创伤致软组织缺损187例。皮瓣最大面积14×13CM,最小4×3CM。结果修复小腿下段113例皆获成功,伤口1期愈合,11例皮肤边缘坏死,换药治愈,4例坏死面积较大,经换药,邮票植皮且治愈,修复54例,伤口1期愈合,5例局部坏死,经换药后获治愈。结论应用逆行腓肠肌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有效的修复小腿及皮肤缺损,此皮瓣血运丰富,手术操作简便。

  • 标签: 腓肠神经 皮瓣 软组织缺损移植
  • 简介:目的总结小腿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在烧伤后或瘢痕切除术后造成的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踝关节开放性损伤或瘢痕挛缩23例患者,踝关节有跟腱、跟骨外露、缺损或坏死,或瘢痕挛缩;分别采用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创面。结果23例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8例,均甲级愈合;采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15例,3例皮瓣术后出现淤紫、肿胀,皮瓣边缘出现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甲级愈合。结论踝关节烧伤后造成的组织坏死或瘢痕挛缩,扩创或将瘢痕切除后常造成关节开放、深部组织如跟腱、骨骼外露,采用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创面,皮瓣质量好,无挛缩,有利于关节的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 标签: 烧伤 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踝关节损伤时胫腓下联合分离的机制及胫腓下联合固定的利弊。方法:伴胫腓下联合分离的天节损伤共31例,其中19例未行胫腓下联合分离固定,10例用螺钉困定胫腓下联合,2例用下胫腓钩固定。内踝骨折以螺钉或张力带钢丝固定。外以螺钉或钢板固定,后踝用松质骨螺钉加压固定。结果:胫腓下联合固定患者中2例松动,2例术后1~2年取出固定螺钉,其余10例均6~12周取出胫腓下联合固定螺钉。未发生胫腓下联合螺钉断裂。内外及后踝骨折内固定于6~29个月取出。未行胫腓下联合分离固定的病例均未出现胫腓下联合分离。结论:胫腓下联合的稳定性不仅仅取决于胫腓下联合本身,胫腓下联合韧带损伤时,只有同时伴有踝关节内侧骨韧带复合体损伤,才会出现临床上的胫腓下联合分离,因此踝关节骨折脱位时,只要内外或后踝解剖复位,固定,牢固,胫腓下联合分离即可自动复位,一般不必做胫腓下联合的固定。

  • 标签: 踝关节 胫腓下联合 分离 固定 稳定性
  • 简介:慢性疼痛的判断及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详细的病史有助于判断每一个曾受伤或手术的部位.对疼痛区的骨、关节、韧带和肌腱的压痛、活动范围、力度和对抗引力应进行仔细检查,并用常规影像学检查,包括骨扫描、CT及MRI来估量。在治疗方面有很多非特异性的治疗方案,而准确的诊断则基于特异性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疼痛 踝部 骨科教程 慢性 常规影像学检查 活动范围
  • 简介:损伤是骨科常见创伤之一,其术后并发症往往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甚至肢体残废。作者总结了损伤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以求在治疗损伤时尽量减少或防止并发症,争取最满意的功能恢复。

  • 标签: 踝部损伤 手术并发症 原因分析 防治方法 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僵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毁损离断伤再植在临床上罕见,其治疗护理十分困难,因损伤涉及诸多的血管、神经、肌腱及骨骼等,并跨越关节面,其再植难度很大,术后观察护理要求高,肢体存活率低.2000年12月,我院为1例左毁损离断的患者进行断肢再植术,经精心地治疗和细致护理,肢体存活,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离断伤 再植术 踝部 毁损 肢体 康复护理
  • 简介:<正>骨折脱位是踝关节常见的损伤。因外力作用的方向、大小和肢体受伤时所处位置的不同,可造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骨折,各种不同程度的韧带损伤和不同方向的关节脱位。这些损伤多合并发生,可表现为复杂的联合形式;临床治疗常较困难,易致踝关节功能不同程度的障碍。我科多年来注重骨折脱位的治疗,应用手法复位外固定的方法获得了较

  • 标签: 踝部骨折脱位 手法复位 外固定治疗 骨折愈合 皮肤损伤 复位固定
  • 简介:近来北京的风吹得很嚣张,冬天如期的来到我们身边,编辑也被这阵寒风袭击了。小编们几乎都中招了,我因为着凉发起高烧,无奈只得去打点滴,退烧后仍然继续饱受感冒的困扰,着实难受。而肖辰,枫林,志云同学也没能幸免,一个个都是鼻涕加喷嚏,一时间编辑成了重灾区……咦?怎么不见QQ糖同学,是不是幸运的没有审美观点传染?不是,下面就来说说QQ糖同学。

  • 标签: 编辑部 疾病 审美观 QQ 传染
  • 简介:踝关节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骨折,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分类方法是Lauge-Hansen和AO的分类方法,我们将Lauge-Hansen旋后外旋和旋后外展型骨折简称为旋后型骨折.此类骨折占骨折的70%以上,其共同特点是均由旋后应力引起骨折,外的骨折块较小,内固定后骨折的稳定性差,早期功能锻炼易造成复位丢失.我们从2002年9月至今对25例旋后型骨折病例采用改良的1/3管型钢板固定外踝骨折,均得到稳定固定,可满足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 标签: 踝部骨折 钢板内固定 旋后 改良 早期功能锻炼 分类方法
  • 简介:目的总结岛状皮瓣移植修复、跟后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1例接受岛状皮瓣移植修复、跟后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专科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环境准备、皮瓣观察、体位护理、石膏托护理、功能锻炼等,并观察、总结护理效果。结果经精心护理,10例皮瓣移植成活,1例因术后感染皮瓣坏死。结论专科护理措施是岛状皮瓣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岛状皮瓣 修复 缺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