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陈园园 王阿娟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南京市第二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肾内科卧床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并对护理后效果开展评估。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肾内科卧床患者60例,选择时间为2023年1月,截止到2023年12月。 以机选法对全部患者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并开展运动,观察组应用规范化护理并开展运动,对各组运动执行及达标、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评估。结果 运动执行及达标最高的是观察组,分别为29(96.67%)、29(96.67%);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各指标最优的是观察组。结论 为肾内科卧床患者开展规范化护理,指导患者开展正确的运动,可使患者运动执行和达标得以提高,使下肢血流情况得以改善。

  • 标签: 肾内科 卧床患者 踝泵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运动准确执行中的效果,以使患者获得准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建立品管圈,采用头脑风暴法确立以“提高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运动的准确执行”为本次活动主题,对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运动准确执行进行调查,分析了影响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运动准确执行不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制定了三个具体可执行的对策:对护士进行运动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制作运动提示卡;制作运动示教视频,对策实施后对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运动准确执行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运动准确执行仅为47.9%,实施品管圈活动采取的相应对策措施后,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运动准确执行提高到76%,提高了28.1%。结论:通过这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执行运动的准确,使患者获得更准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有效防止发生血栓、促进血液循环[1],还能大幅度提高医疗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自身业务水平,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从而大大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糖尿病足患者 踝泵运动 准确执行率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运动准确执行中的效果,以使患者获得准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建立品管圈,采用头脑风暴法确立以“提高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运动的准确执行”为本次活动主题,对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运动准确执行进行调查,分析了影响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运动准确执行不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制定了三个具体可执行的对策:对护士进行运动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制作运动提示卡;制作运动示教视频,对策实施后对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运动准确执行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运动准确执行仅为47.9%,实施品管圈活动采取的相应对策措施后,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运动准确执行提高到76%,提高了28.1%。结论:通过这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执行运动的准确,使患者获得更准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有效防止发生血栓、促进血液循环[1],还能大幅度提高医疗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自身业务水平,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从而大大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糖尿病足患者 踝泵运动 准确执行率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长期卧床患者患者进行运动的最佳角度,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不同角度的运动对患者康复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临床实验设计与实施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深入讨论,得出长期卧床患者运动的最佳角度范围,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踝泵运动 最佳角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为达到提高骨科患者运动正确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品管圈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44例患者进行对比试验,均为骨科所收治,采取盲抽方式将其分为两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与实施品管圈管理方法的观察组各72例患者,对两组实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运动正确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并发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骨科患者而言,品管圈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运动正确的提升,最大程度的减少各并发症,促进其尽快康复。

  • 标签: 品管圈 骨科患者 踝泵运动正确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踝运动执行情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实施手术根治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下进行运动,观察组则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运动执行及达标;比较两组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统计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术后发生血栓转外科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运动执行及达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靶血管血流峰速、靶血管内径及靶血管血流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主动活动时间、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血栓转外科治疗例数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均进行下肢运动,进行规范化护干预,可显著提高运动执行及达标,改善下肢血流情况,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肿瘤术后 踝泵运动执行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指导骨科卧床患者进行运动期间选用品管圈的优势。方法:本研究从2022年4月1日-2022年4月15日、2022年8月1日-2022年8月15日两个阶段我院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就诊我院骨科,且需卧床休养的患者中选取74例作为研究对象,每个阶段各选取37例,将未实施品管圈管理,仅进行常规管理的患者划入对照组;将实施品管圈管理的患者划入研究组。统计和归纳两组患者运动正确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中运动正确较对照组高,且该组各项并发症发生均低于对照组,上述两项指标组间对比均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指导骨科卧床患者进行运动期间选用品管圈管理可提高正确,并最大限度的规避各项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品管圈 骨科卧床患者 踝泵运动 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开展品管圈活动对股骨骨折患者运动准确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40例股骨骨折病人,分为两组,展开不同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前满意度为4.0±1.2分,护理后满意度为8.3±1.2分。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股骨骨折病人的运动准确可得到提升,并可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在治疗期间使用品管圈活动的手段,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踝泵运动测试 疗效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obath运动联合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力恢复疗效。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本病区抽取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所有患者均处于肌力恢复期,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康复训练方式,观察组进行Bobath运动以及运动,评价两组患者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来说,Bobath运动以及运动的联合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对肌力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Bobath运动 踝泵运动 脑卒中偏瘫 肌力恢复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防治理念和诊断技术的进步,DVT诊出逐年上升。为预防DVT发生,一种简便、经济、有效、实用的锻炼方法——运动,被广泛应用。但目前临床中,运动方法、时长并无统一标准。本文从运动的概述、运动方法、适用人群、临床有效性及健康教育等方面阐述,通过归纳运动相关研究,为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促进DVT预防提供依据。

  • 标签: 综述 深静脉血栓 一般预防 踝泵运动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普拉提球在运动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对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促进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通过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理论,本研究发现普拉提球辅助下的运动能显著提高运动效果,增强下肢肌肉功能,加速血液回流,减少术后并发症,为患者提供更为高效、安全的康复方案。本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康复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普拉提球 踝泵运动 深静脉血栓形成 康复医学 血液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普外科术后患者运动合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对普外科术后患者运动合格低的现状进行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及效果确认。结果:实施品管圈后,普外科术后患者运动的合格从45.45%上升至7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普外科术后患者运动合格,减少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圈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踝泵运动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在预防VTE形成中运动+气压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长期卧床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运动+气压治疗)和对照组(运动)各35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运动状态下的下肢血流速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TE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通过运动+气压治疗可有效预防VTE的形成,价值较高。

  • 标签: VTE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 满意度 气压泵 下肢血流速度 踝泵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运动在神经外科卧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卧床患者148例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以运动护理,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4%,观察组为9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8.4951,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3.24%,观察组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7.6284,P<0.05)。结论运动用于神经外科卧床患者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神经外科 卧床患者 踝泵运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恢复中应用运动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在医院中选择90名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以护理方式为主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中均包含45名患者,一组患者是结合常规的方式来完成护理,另一组患者是通过运动结合的方式予以护理,两组患者被称为常规组、运动组。根据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时间来判断运动结合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运动组患者的整体情况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两组患者的结果间具有较大对比性。结论:在进行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护理的时候,运动的结合可以使患者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也可以使患者的恢复时间得到显著缩减。

  • 标签: 踝泵运动 下肢静脉血栓 患者恢复 临床应用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加强运动的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我科2003年1月至2010年9月138例髋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术后早期进行运动的59例患者作为预防组,术后未进行运动的7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DVT的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本组13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对照组发生DVT23例,发生为29.11%,预防组发生DVT9例,发生为15.3%。两组DVT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导患者术后早期加强运动并协助医师做好预防性抗凝治疗,更能有效减少DVT的发生。

  • 标签: 老年 髋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骨科病房指导患者不同运动频率强度的护理实践。方法:从本院下肢骨折患者中抽选68例分成两组。常规组最大极限背伸蹠曲5秒20组/次,实验组最大极限背伸蹠曲5~8 秒25组×3tid,对比两组情况。结果:在无其他因素干扰下,实验组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结论:最大极限背伸蹠曲5~8 秒25组×3tid优势明显,能够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防止患者受到风险事件的影响,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医嘱的遵从性,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骨科病房整体医疗质量与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踝泵运动 频率强度 护理实践 骨科病房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运动对预防骨科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骨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功能锻炼来进行预防,观察组医护人员每天鼓励并且指导病人做运动以此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观察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发生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进行运动之后,观察组病人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并发症的概率比对照组的病人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并发症的概率要低,P<0.05;观察组病人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也要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励并且指导骨科的病人进行运动,可以提高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和死亡,降低住院的时间以及住院的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踝泵运动 骨科 预防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