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pot双目视力筛查仪和自动电脑验光仪在近视筛查中结果的差异、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方法抽取徐州某学校6~19岁的学生共500人,分别用Spot双目视力筛查仪(VS100,美国伟伦公司)和自动电脑验光仪(KR800,日本拓普康公司)进行验光检查。记录睫状肌麻痹(1%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前后2种设备的验光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来比较2种仪器所测得的SE值差异,用组内相关检验来比较检测结果的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来分析比较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最终纳入498名学生。2种设备在不同程度的近视组中所测得的SE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ot在近视学生中所得的SE值均较自动验光仪偏正(P<0.001)。2种验光设备在睫状肌麻痹前后的SE值均呈高度相关(均r>0.8,P<0.001)。2种设备检查SE结果差值90%的位点位于95%置信区间参考范围内,2种设备检查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无论是否行睫状肌麻痹,Spot在近视筛查中均有较好的可靠性。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眼轴长度用于近视预测模型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筛查的效能。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参与儿童眼病研究的100例小学一年级学生和100例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研究,建立近视预测模型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不同模型预测近视的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分析。 结果 使用单一AL指标预测模型时小学一年级学生中的灵敏度为6.62%、阳性预测值为91.84%,初中一年级学生中的灵敏度为87.35%、阳性预测值为47.18%;使用2种指标预测模型时预测效果最好的是AL+UCDVA,小学一年级学生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8.43%和78.75%,初中一年级学生中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56%、79.84%。结论 AL在儿童和青少年早期预测近视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是一种非侵入式检查,操作简单,是儿童和青少年眼球发育过程中不可逆性、与形成近视有关的重要指标,可以作为筛查、诊治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一个指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用Sanger测序技术对高度近视已知致病基因的突变筛查分析。方法:临床选择我国高度近视汉族人群家系成员20名,连续四代均有发病,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对全部家族成员进行视力检查、眼底照相、IoLmaster扫描检测眼轴长度、综合验光检测屈光度。同时选择高度近视散发病人、其他家系先证者120例和无近视症状的正常对照组300例;应用Sanger测序技术对高度近视已知致病基因突变进行筛查,评估高度近视的致病基因突变和致病机制。结果:生物信息学过滤分析在连锁分析定位的2号染色体区间出现候选变异2个:ANKRD39:c.479G>A(p.R160Q)、FERIL5:c.6235A>G(p.N2079D);Sanger测序分析病人未携带FERIL5突变c.6235A>G(p.N2079D),突变和疾病不共分离,该家系致病基因FERIL5排除;Sanger测序结果发现该家族全部高度近视病人及有近视症状者出现ANKRD39:c.479G>A突变,正常人未发现该突变,近视突变和表型共分离。结论:高度近视已知致病基因突变筛查发现其可能致病基因为ANKRD39基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种基于深层卷积神经网络(DCNN)全自动近视性黄斑病变(MMD)筛查及其严重程度评估系统。方法收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6 068张眼底图像构建训练集,并选取公开的眼底图像数据集构建测试集。对眼底图像进行预处理及扩增、MMD病变等级标注、数据清洗。构建全自动MMD筛查系统,该系统由两级网络结构组成,第一级网络结构用于识别MMD是否存在,第二级网络结构用于判断MMD病变的严重等级。比较VGG-16、ResNet50、Inception-v3和Densenet这4种常用的DCNN方法在MMD筛查及严重程度识别任务中的准确率、特异性、敏感度、精确率、F1值、曲线下面积(AUC)、Kappa系数性能。结果Densenet网络模型在MMD筛查任务中表现最优,其敏感度、特异性、精确率、F1值和AUC分别为0.898、0.918、0.919、0.908和0.962。Inception-v3网络模型在MMD严重程度识别任务中表现最优,其敏感度、特异性、精确率、F1值和AUC分别为0.839、0.952、0.952、0.892和0.965。可视化结果显示,本研究所采用的网络结构模型可自动学习MMD严重等级判断的临床特征,准确识别弥漫性和局灶性脉络膜萎缩区域。结论基于DCNN的眼底图像MMD筛查方法可自动化提取MMD的有效特征,并准确进行MMD筛查及其严重等级判断,可有效辅助临床。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校医在学龄前儿童近视早期筛查与诊断中的作用,通过园内78名幼儿的筛查数据分析早期诊断的准确性与干预效果。方法: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对本园78名幼儿进行视力筛查,根据视力水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校医早期干预和指导,对照组仅依靠家长反馈,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幼儿近视发展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早期实验组的近视发展缓解率为85%,对照组为62%。统计学分析显示,P < 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校医在学龄前儿童近视的早期筛查与干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期诊断与干预可有效延缓近视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因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孕妇,采取自愿的原则,抽羊水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320例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孕妇中,核型异常者16例,其中,唐氏综合征高危产妇9例,18-三体综合征5例,神经管缺陷高危孕妇2例。年龄大于等于35周岁的孕妇筛查结果阳性率明显高于年龄小于35周岁组的孕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等于35周岁组的孕妇,其高危率明显高于年龄小于35周岁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孕妇抽羊水进行产前诊断,可减少5.74%染色体异常儿的出生。孕中期孕妇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有助于早期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此筛查能够有效地降低新生胎儿的缺陷率。
简介:目的了解妊娠糖尿病的筛查阳性率,并对妊娠糖尿病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随机选取2000例孕产妇进行研究,均进行妊娠糖尿病产前筛查,采取1h50g葡萄糖筛查试验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筛查诊断,统计其筛查阳性例数,并采用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妊娠糖尿病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进行妊娠糖尿病产前筛查的2000例孕产妇中,有20例孕产妇被筛查出妊娠糖尿病阳性,其筛查阳性率为1%。妊娠糖尿病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较大、妊娠前BMI体质量指数较高、妊娠期体重增加幅度较高、吸烟、具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论妊娠糖尿病筛查的阳性率为1%,其筛查阳性与孕产妇的年龄、妊娠前BMI指数、妊娠期体重增加幅度、吸烟、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关,妊娠前及妊娠期间应尽量规避这些危险因素,以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有利于避免妊娠不利结局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