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经皮椎体成形(PKP)与传统PKP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57例单节段行PKP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改良PKP组(36例)和传统PKP组(21例)。改良PKP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73.9±9.4)岁;病程(2.2±1.5)个月;损伤部位:胸椎20例,腰椎16例。传统PKP组:男15例,女6例;年龄(72.6±11.9)岁;病程(1.8±1.1)个月;损伤部位:胸椎10例,腰椎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中线高度、伤椎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与术后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伤口感染、肺栓塞、骨水泥中毒反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PKP组的骨水泥渗漏率[33.3%(9/27)]低于PKP组[52.4%(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 d、术后1个月两组间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前缘、中线高度、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较术前好转;但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PKP组各项指标优于传统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PKP,改良PKP治疗Kümmell病更安全、有效。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胸椎 腰椎 Kümmell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椎体成形(PVP)与椎体成形(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本院确诊的50例OVCF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PVP治疗,乙组采用PK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椎体形态恢复情况、椎体功能障碍及骨水泥渗透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乙组的VAS评分(2.85±0.86)分显著低于甲组的(4.18±0.96)分(P<0.05)。术后1周及3个月乙组患者的ODI评分(27.35±3.59)、(28.38±3.68)分均比甲组的(40.46±4.71)、(42.36±4.36)分低(均P<0.05)。术后乙组患者椎体高度(23.94±2.56)mm高于甲组的(20.75±2.14)mm,Cobb角(7.61±2.68)°小于甲组的(13.26±2.35)°(均P<0.05)。乙组骨水泥渗透率4.00%,甲组骨水泥渗透率3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PVP都能显著减轻OVCF患者疼痛感,PKP较PVP的预后好。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OSFS(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应用保守方式、椎体成形的效果展开研讨。方法:研究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与球囊成形治疗新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的效果。方法:以 2018年 6月 -2020年 6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 60例新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 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球囊成形( PKP)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 PVP)治疗,对比手术情况、巴塞尔指数( BI)评分、椎体高度和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 96.67%和 93.33%,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天数和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实验组 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VP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更容易恢复,感染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球囊后凸成形术 新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临床椎体成形及椎体成形在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 法 以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 20 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6 月,均实施椎体成形及椎体成形治疗,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肺栓塞、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椎体低粘度 PMMA 注射量如下所示: PVP 注射量是 3.17±2.09ml , Sky 成型器注射量是 2.51±2.72ml ,冠龙球囊注射量是 3.71±2.89ml 。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前疼痛评分是 5.47±1.29 分,术后 2 周疼痛评分是 2.12±0.79 分,术后 1 个月疼痛评分是 1.54±0.37 分。术后 2 周、 1 个月疼痛评分均优于术前, P<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 高龄重症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实施椎体成形及椎体成形治疗,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愈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高龄 重症 胸腰椎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 PVP)与球囊扩张椎体成形(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 方法: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2016年 4月 ~2019年 4月我院收治的 8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n=40)接受 PVP治疗,观察组( n=40)接受 PK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压缩率、 Cobb角、生活质量评分、疼痛 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椎体压缩率、Cobb角、生活质量评分、疼痛 VAS评分表现相近,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术后,观察组Cobb角、椎体压缩率、疼痛 VAS评分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7.50%,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PKP与 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均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疼痛,但 PKP治疗患者脊柱序列恢复效果更优,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行椎体成形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6月内,对象为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80例,按照不同方案分组,设2组对比,各40例。2组均接受行椎体成形治疗,其中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前提下试验组接受针对性护理配合。比较参照组和试验组并发症率及总满意率。结果:参照组和试验组对比并发症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P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多数椎体压缩性骨折是由于人体的骨质疏松或椎体肿瘤等造成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容易造成骨折部位出现疼痛和椎间高度丢失等现象。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椎体成形属于近些年进行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的微创手术方法,这一方式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感,使得患者的伤椎畸形得以恢复。经皮椎体成形在小切口的基础上将骨水泥注入到骨折部位中,而椎体成形将球囊注入到骨折部位中,在球囊扩张和收缩形成空腔的情况下,在空腔中注入填充材料,随后取出球囊,对其注入骨水泥。本文就经皮椎体成形和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性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并且总结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病人采取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病人资料 100例施行分析,根据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法的差异对其施行分组,给予 A组病人经皮椎体成形方式进行治疗,给予 B组病人经皮椎体成形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病变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恢复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针对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病人采取经皮椎体成形以及经皮椎体成形存在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中需要依照病人具体情况为其选取最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PKP)中使用明胶海绵填塞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 2018年12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171例(171椎)采用PKP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6例,女105例;年龄60~87岁[(67.9±6.7)岁]。骨折节段:T10 22例,T11 28例,T12 37例,L1 34例,L2 32例,L3 18例。80例在注射骨水泥前应用明胶海绵的碎屑预先填塞(A组),91例注射骨水泥前不使用明胶海绵碎屑填塞(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 d,3,6和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12个月[(12.8±0.6)个月]。A组手术时间为(48.3±1.2)min,B组为(42.3±1.3)min(P<0.05)。A组骨水泥注射量为(5.4±0.8)ml,B组为(5.6±0.7)ml(P>0.05)。A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1%(9/80),B组为26%(24/91)(P<0.05)。两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ODI在术前及术后各时相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胶海绵填塞可减少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PKP中骨水泥的渗漏率,在矫正后、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可取得与PKP相似的疗效。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明胶海绵,吸收性 骨水泥渗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伸性体位复位与非复位经皮椎体成形(PKP)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单节段Kü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68~82岁[(75.7±5.7)岁]。两组患者均行PKP治疗。19例术前未采取过伸性体位复位(常规组),23例术前采取过伸性体位复位(复位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年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及伤椎矢状面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4个月[(13.2±1.3)个月]。复位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显著缩短[(31.7±2.2)min ∶(43.5±2.4)min](P<0.01)。常规组出现骨水泥椎前渗漏2例(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肺栓塞及过敏性休克等并发症。常规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VAS分别为(8.3±1.1)分、(2.7±0.8)分、(2.0±0.5)分;复位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VAS分别为(8.2±1.1)分、(2.6±0.8)分、(1.8±0.5)分。两组术后VAS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分别为(69.9±3.4)%、(60.7±3.8)%、(62.9±3.6)%;复位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分别为(71.8±3.1)%、(51.7±3.3)%、(53.6±3.3)%。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两个时相点组间比较,复位组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19.2±1.9)°、(14.9±1.7)°、(15.4±1.7)°;复位组术前、术后3 d和术后1年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24.4±1.9)°、(11.3±1.5)°、(12.4±1.6)°。两组术后伤椎矢状面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术后两个时相点组间比较,复位组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单节段Kümmell病患者,过伸性体位复位较非复位PKP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渗漏率、提高椎体的高度恢复率及Cobb角改善率。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Kümmell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河南理工大学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65例(共85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观察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时的椎体高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85个椎体均成功完成手术,随访6~18个月,术前患者疼痛缓解,术前椎体前缘高度、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后3 d、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能够部分恢复患者椎体高度,快速缓解腰痛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老年
  • 简介:摘要超声睫状体成形(ultrasound cycloplasty,UCP)是难治性青光眼可供选择的治疗式。UCP装置简单,学习曲线低,操作便利。UCP具有双重降眼压机制,通过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可显著降低睫状体房水分泌量,同时通过增加房水葡萄膜巩膜途径的流出降低眼压。因此对各类型青光眼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高。(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150-156)

  • 标签: 青光眼 高强度聚焦超声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前镇痛(PA)模式在经皮椎体成形(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A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PKP手术,经皮穿刺、球囊扩张后向病椎内部灌注骨水泥,PA组于手术开始前15 min肌肉注射地佐辛注射液10 mg,对照组于术前不予特殊处理。记录2组患者手术开始前(T1)、穿刺套管针穿刺时(T2)、骨水泥推注时(T3)、术后24 h(T4)4个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2组中麻醉药使用剂量;记录2组T1、T2、T3时间点患者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及T1时间点至T4时间点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患者对中疼痛控制效果满意度。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2组T1时间点VAS评分分别为(6.9±0.3)、(6.8±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P=0.17);2组T4时间点VAS评分分别为(2.2±0.3)、(2.4±0.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8,P=0.21);T2时间点VAS评分分别为(2.5±0.8)、(3.7±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5);T3时间点VAS评分分别为(2.4±0.6)、(3.6±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P<0.05);中麻醉药使用剂量PA组[(9.1±1.1) mL]明显少于对照组[(16.6±1.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P<0.05);2组T1时间点心率分别为(92±8)、(94±9)次/min,血压(1 528/907)、(1 559/918) mmHg(1 mmHg=0.133 k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T2、T3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从T1时间点至T4时间点内2组间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患者对中疼痛控制效果的满意度P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 P<0.05)。结论在PKP治疗OVCF患者手术过程中实施PA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老年人 超前镇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后端犁骨切除鼻孔成形治疗先天性鼻孔闭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例先天性鼻孔闭锁患儿的资料,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33 d至2岁4个月;2例双侧先天性鼻孔闭锁(CHARGE综合征),1例单侧后鼻孔闭锁和单侧后鼻孔狭窄(Crouzon综合征);2例单侧先天性鼻孔闭锁。所有病例在3.0 mm 0度耳内镜经鼻腔切除鼻中隔后端骨质、去除犁骨、闭锁板骨质并打磨患侧翼内板,连通双侧后鼻孔。术后不放置长期扩张支架。术后2周、1、3、6、12个月常规随访,最长随访超过2年。观察手术疗效。结果5例患儿均恢复良好的鼻腔通气功能,随访期间未见鼻孔造孔出现再次狭窄和闭锁。无其他异常并发症出现。结论耳内镜下鼻中隔后端、犁骨、闭锁板切除治疗鼻孔闭锁可行,且术后可以不放置长期扩张支架,手术疗效确定,造孔无再次狭窄或闭锁。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体位复位椎体成形治疗胸椎骨折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4月-2020年10月行体位复位椎体成形治疗的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32例。中先予以体位复位,然后再行椎体成形。比较术前、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傷椎凸角,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伤椎凸角均低于术前,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发生穿刺部位血肿,5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体位复位椎体成形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伤椎高度,改善后畸形,且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体位复位 椎体成形术 胸椎骨折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烧伤瘢痕挛缩应用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收入的烧伤瘢痕挛缩患者 168 例入组,入选以动态分组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游离皮瓣移植治疗,观察组采用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对比两组术后皮瓣成活率、挛缩瘢痕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挛缩瘢痕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 P<0.05 )。 结论: 烧伤瘢痕挛缩应用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皮瓣存活率,减少复发率,疗效更确切。

  • 标签: 烧伤 瘢痕挛缩 皮下组织蒂 菱形皮瓣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BIS引导下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用于经皮椎体成形(PKP)高龄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局部浸润麻醉下行PKP的高龄患者60例,年龄70~90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 μg/kg,输注时间10 min,维持剂量0.2~0.7 μg·kg-1·h-1;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负荷剂量1.0 mg/kg,维持剂量1~2 mg·kg-1·h-1。消毒铺单后进行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药为1%利多卡因20~30 ml。目标BIS值80~90。于入室(T0)、穿刺(T1)、球囊扩张(T2)、骨水泥注入结束(T3)以及毕(T4)时进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中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T1~4时D组Ramsay评分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升高,呼吸抑制发生率降低(P<0.05),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PKP高龄患者的辅助镇静效果优于丙泊酚,但要预防心动过缓的发生。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二异丙酚 老年人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PKP)术后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1月— 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30例老年OV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399例;年龄52~91岁[(72.8±8.3)岁]。骨折节段:T5~T10 82椎,T11~L2 389椎,L3~L5 173椎。178例PKP术后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唑来膦酸组),252例PKP术后接受基础治疗(基础治疗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骨密度,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及1年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统计两组再骨折发生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60个月[(27.3±4.6)个月]。术前及术后1年唑来膦酸组腰椎骨密度T值分别为(-2.3±1.5)SD、(-1.2±2.3)SD(P<0.05),基础治疗组分别为(-2.2±1.2)SD、(-2.1±1.1)SD(P>0.05)。术后1年唑来膦酸组骨密度明显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唑来膦酸组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年的VAS分别为(8.6±0.8)分、(2.8±0.8)分、(2.1±0.8)分,基础治疗组分别为(8.5±1.1)分、(2.9±0.9)分、(3.0±2.3)分。唑来膦酸组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年的ODI分别为48.7±5.3、24.0±2.9、22.3±3.3,基础治疗组分别为48.3±6.1、24.5±3.8、27.6±4.0。术后3 d及1年两组VAS与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术后1年唑来膦酸组VAS与ODI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术后2年唑来膦酸组再次骨折发生率为10.1%(18/178),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的16.7%(43/252)(P<0.05)。唑来膦酸组病死率为5.1%(9/178),基础治疗组为6.3%(16/252)(P>0.05)。术后两组均未出现神经损伤、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PKP术后联用唑来膦酸能有效提高OVCF患者骨密度、减轻疼痛、促进功能恢复,并有效降低椎体再次骨折发生率。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骨折,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唑来膦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