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队列队形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项目、基本内容之一,其不仅有助于学生体形姿态的塑造,空间体位感知的培养,还有助于学生集体活动意识、 组织纪律意识的培养,更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规则意识的强化,使学生在整体统一、协调一致的训练中不断纠正其身体姿势,实现其坚韧品格与个性特质的提升,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的气质与向上的态度。达到增强体质,重塑修养,更好发展的目的。而且,在很多体育运动开展前,必要的队列队形训练,还可以达到充分热身、调适身体各方面机能的目的,使体育教学的开展更为充分、深入、高效。但是,由于队列队形教学中涉及的动作普遍比较简单、且重复性很多,如果长时间让学生参与至某一项训练,势必会激发学生的抵触心理,队列队形教学的实效性也难以保证,预期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基于此,教师在落实小学队列队形教学时,应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并结合具体教学项目,就其开展形式、手段、途径等予以优化、创新、变革,构建出欢悦、鲜活、生动的教学生态,为帮助学生体能提升、发展实现、需要满足提供铺垫。
简介:【摘要】队列队形练习是小学体育阶段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能有效建立小学生的组织纪律意识和班集体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体育课上,更是具有串联教学内容的作用,使教学变得有条有理,整齐连贯。其次,队列队形练习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标准教学大纲》中占一定的百分比,属于基础内容,深受国家体育机构与教育机构的重视。本文浅析教师在进行队列队形教学时遇到的困难,并给出教学策略,以帮助队列队形练习时提质增效。
简介:摘要: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育教学是让学生在运动场上进行各种项目的练习,这样的户外学习方式会受到场地、器材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学生学习态度、习惯的主观因素影响。学生在进行运动体验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在一旁进行教学和约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和管理下掌握体育知识、开展运动活动、完成配合协作等,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表现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各种其他情绪支配下的行为。
简介:摘要:小学生队列队形的训练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培养他们自信的个性。而队列队形的训练最早来源于军队,队列队形的训练主要是根据一定的队形、一致的动作来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具备一定的指挥、听从安排的特点。队列队形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气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老师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做到严格教学,并根据教学目标创新出新的授课方式,提高队列队形的训练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本文以小学生进行队列队形训练的目的和如何提高小学生队列队形的策略,展开论述。
简介:摘要肠道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关注。动物模型揭示了孕期母体微生物通过对子代微生物、代谢和免疫发育的作用影响了子代健康结局。然而,人体生理机制更为复杂,并受到多种暴露因素的交互影响,在动物模型中得到的研究结果往往与人群研究不一致。目前,孕期母体肠道微生物对子代微生物定植和健康的影响尚不明确。在大型前瞻性出生队列的基础上建设微生物亚队列,检测母亲孕期和子代发育多时点微生物组状态,并进一步与人群环境、行为暴露等宏观信息结合,能更好地为人体健康和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可靠支撑。本研究从研究目标、内容、进展及优势与潜在问题等方面对该亚队列研究进行简要介绍,着重呈现本研究的总体设计和进展情况。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行为方式、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育龄人口生殖健康状况持续下降,快速增加的由辅助生殖技术(ART)孕育的子代的远期健康状况亟待评估。因此,妇幼保健和生殖健康相关研究关注的重点亟需从妊娠期、围产期的死亡和严重疾病表型逐渐向全生命周期和全疾病谱拓展。为了满足这样的研究需求,在我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了中国国家出生队列(China National Birth Cohort)建设,计划以家庭为单位,招募3万个自然妊娠家庭和3万个ART家庭的人群,并对夫妻双方以及孕育的子代开展长期随访,收集夫妻和子代的环境暴露、生殖生育、精神心理、行为习惯等多方面暴露数据。同时采集外周血、尿液、脐血、卵泡液和精浆、精子等多种类型的生物样本。该出生队列对于我国妇幼健康和生殖医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支撑作用和深远影响。本文即是对国家出生队列的建设概况和基本设计做简要介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后妊娠的安全性,总结肾移植后怀孕时机的选择以及孕期和围分娩期管理的相关经验。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3月至2020年2月受孕的25例肾移植受者,以配对的同期非移植孕产妇75例为对照组,比较妊娠期情况、围产期结局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移植组25例孕妇均顺利分娩健康婴儿。接受肾移植时受者年龄中位数为(25.6±3.2)岁,移植距妊娠的中位时间为(54.0±23.1)个月,均顺利生产单胎,92%(23/25)为剖宫产。怀孕期间,移植组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移植组(20.0%比1.3%,P=0.001)。移植组孕妇妊娠中期血清肌酐较孕前有所降低,晚期较孕前增加,孕期肌酐变化趋势与非移植组一致,产后3~6个月恢复至孕前水平。40%(10/25)受者孕晚期存在尿蛋白,分娩半年内下降至阴性(5/10)或1+(4/10)。移植组所有受者孕期及产后半年内未发生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稳定。他克莫司在怀孕后需增加剂量以维持浓度,产后恢复。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后妊娠的合并症风险尽管高于普通人群,但总体风险可控。严格筛选备孕受者、调整免疫抑制药物、孕期和围分娩期的多科协作是安全妊娠分娩的重要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矛盾与青少年自杀行为间的关系。方法在山东省3个县(市)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共选取8所中学作为调查学校,选取7、8和10年级的学生进行基线和随访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自杀行为、家庭矛盾和抑郁等信息,研究共纳入7 072名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矛盾和自杀行为的关系。结果7 072名研究对象的基线年龄为(14.58±1.45)岁,有任何自杀行为的有750人(10.6%),其中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人数(报告率)分别为707人(10.0%)、258人(3.6%)和190人(2.7%)。有自杀行为者的家庭矛盾得分高于没有自杀行为者。调整其他因素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家庭矛盾与自杀行为(OR=1.05,95%CI:1.01~1.10)、自杀意念(OR=1.05,95%CI:1.00~1.09)、自杀计划(OR=1.08,95%CI:1.01~1.16)和自杀未遂(OR=1.10,95%CI:1.02~1.19)的风险增加有关。进一步对性别进行分层后,分析结果显示,女生的家庭矛盾和自杀行为无统计学关联;男生的家庭矛盾和自杀行为有统计学关联,尤其是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且男生家庭矛盾对于自杀计划的预测作用大于自杀意念。敏感性分析显示该结果对于男生稳定。结论家庭矛盾可能会增加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风险,尤其是男生。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对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