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内镜额部除皱方法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119例患者行内镜额部除皱术。该术式在额肌上做平行切断以改善额部皱纹。部分降眉肌、皱眉肌用微创钳钝性咬除。术中不使用固定装置,也不行缝扎固定。术后对患者发放相关FACE-Q量表评估满意度,并测量手术前后眉部位置。结果术后1周,119例患者肿胀基本消除,眉间纹、额横纹明显减轻或消失。眉部测量显示,患者眉毛有明显抬高。FACE-Q量表结果显示,患者对术后额部皱纹、眉间皱纹改善满意度高,对手术结果满意度高;患者自觉年轻7岁。该术式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是额部暂时性皮肤麻木,其次是发际线后退。结论内镜额部除皱术式可有效改善额部、眉间皱纹,满足患者需求。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面孔情绪识别测验(FERT)在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bvFTD)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且符合入组条件的轻度bvFTD患者27例、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27例和正常对照者54名。采用FERT以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和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等多个神经心理测验对受试者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价FERT的诊断效能。结果bvFTD组的FERT得分为18.00(14.00, 21.0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8.00(26.00, 30.00)分,H=-55.278, P<0.001]和AD组[25.00(21.00, 28.00)分,H=-28.407, P=0.002]。ROC显示,FERT区分bvFTD组和对照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95%CI 0.931~1.000,P<0.001),最佳分界值为24分,敏感度为92.6%,特异度为92.6%;FERT区分bvFTD组和AD组的AUC为0.850(95%CI 0.749~0.951,P<0.001),最佳分界值为22分,敏感度为81.5%,特异度为71.4%。FERT区分bvFTD组和AD组的AUC值(0.850)高于FAB和AVLT-延迟回忆(分别为0.776和0.7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vFTD在疾病早期具有情绪加工损害,FERT是早期诊断bvFTD的敏感而特异的神经心理学指标之一。
简介:摘要 目的 双额颞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效果探讨。方法 于我院2017年3月份到2020年6月收治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抽取48例,对其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4例患者行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24例患者采用双额颞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对比两者治疗后的GCS、GOS评分及颅内压。结果 观察组GCS评分13.11±1.27,对照组GSC评分9.23±1.19,两组分值对比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经鼻入路联合显微镜额眶颧颞入路在颅内外沟通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采用内镜经鼻联合显微镜额眶颧颞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的7例颅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患者中男4例,女3例,年龄27~65岁,中位年龄48岁。7例患者中2例复发侵袭性垂体瘤,3例颅底脑膜瘤,1例斜坡软骨肉瘤,1例复发鼻咽癌。病变广泛累及鼻腔、鼻窦、双侧海绵窦、鞍区、鞍上、上斜坡、颞叶、翼腭窝、颞下窝以及颅内重要血管。7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下内镜经鼻入路联合显微镜额眶颧颞入路肿瘤切除治疗,观察手术全切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疗效。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7例患者中肿瘤全切5例,大部切除2例。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其中1例脑脊液鼻漏并颅内感染,经腰大池引流和鞘内注射药物治疗后治愈;1例动眼神经麻痹,随访期间内未恢复。术后其他并发症包括滑车神经功能障碍1例次,耳鸣1例次,面部麻木2例次,随访中部分神经功能恢复。术中术后无死亡病例。7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无肿瘤复发,且7例患者GOS评分均达Ⅳ~Ⅴ级。结论内镜经鼻联合显微镜额眶颧颞入路处理复杂性颅内外沟通性肿瘤可一期切除肿瘤,手术并发症较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颞下颌关节炎患者实施颞下颌关节腔脉冲射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炎患者65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32例患者实施关节腔注射药物的治疗,针对治疗组33例患者实施颞下颌关节腔脉冲射频治疗,对比两组颞下颌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组干预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最大张口度明显大于参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颞下颌关节炎患者实施颞下颌关节腔脉冲射频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探讨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眼睑分裂痣切除后下眼睑缺损的效果。2016年4月至2019年10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眼睑分裂痣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4~29岁,平均20.45岁。上眼睑切除后缺损行推进皮瓣或植皮,下眼睑分裂痣切除后根据皮肤缺损形态及面积行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11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2个月,11例患者双眼外形对称、眼睑开合自然、切口瘢痕不明显、无下眼睑外翻、外眦角形态对称、肿物均无复发。睑缘及睑结膜侵及2例患者无改变,术后效果满意。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可一期修复轻中度下眼睑分裂痣切除缺损,方法简单,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显微镜下经颞锁孔入路对比,评价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5例,其中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手术治疗51例(神经内镜组),采用显微镜下经颞锁孔入路手术治疗54例(显微镜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间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1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显微镜组比较,神经内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减少,术后1周GCS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ADL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颞锁孔入路和神经内镜下经额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均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保护神经功能,但神经内镜下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神经功能开始恢复时间更早。
简介:摘要:小班额数学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班级教学原则开展课堂教育,从课堂教育环境、教师教学理念、教师课堂教学策略以及教师的教学评价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教师的课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引导学生个性发展,扩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空间,提高学生与教师间的沟通程度,构建民主、融洽、高效的教学课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所致颞叶癫(TLE)及颞叶外癫(ETLE)患者影像表现及术前定位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8月间在宣武医院术前行发作间期18F-FDG PET/CT显像,术后病理为FCD的难治性癫患者71例[男45例,女26例,年龄(24.3±9.1)岁]。依据手术结果将患者分为TLE及ETLE 2组。18F-FDG PET/CT图像先行定性分析,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然后利用感兴趣区(ROI)计算每个脑区的不对称指数(AI),用|AI|半定量评估每个脑区的代谢减低程度。术后行Engle分级随访。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71例FCD患者中,TLE 35例,ETLE 36例。ETLE较TLE患者发病年龄小[(10.1±6.5)和(14.9±9.7)岁;t=2.48,P=0.02]。TLE患者中,54.29%(19/35)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42.86%(15/35)出现颞叶外低代谢脑区;ETLE患者中,27.78%(10/36)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47.22%(17/36)出现颞叶低代谢;TLE和ETLE患者术前定侧、定位准确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7.14%(34/35)和75.00%(27/36)、54.29%(19/35)和27.78%(10/36); χ2值:7.19、6.27,均P<0.05]。TLE和ETLE患者各脑区|A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1.25~-0.06,均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TLE患者的术前定侧准确性及定位准确性均优于ETLE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以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我科收入的7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39例与参照组39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参照组为66.7%,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增加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