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食管黏膜下肿物的特性以及超声内镜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因胃镜检查疑有食管黏膜下肿物而进行超声内镜检查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超声内镜检查,分析食管粘膜下肿物的特性,评价超声内镜在食管黏膜下肿物中的诊断效果。结果根据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可知,诊断平滑肌瘤28例(56.0%),经高频电切术治疗26例,病例证实25例,诊断符合率为96.1%;诊断脂肪瘤1例(2.0%),息肉3例(6.0%),静脉瘤6例(12.0%),食管囊肿3例(6.0%),间质瘤、颗粒细胞瘤、外压性改变各1例(2.0%),未发现异常6例(12.0%)。其中食管粘膜下中肿物直径<1cm患者34例(77.2%),病变起源于粘膜肌层40例(90.9%),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低回声光团患者39例(88.6%)。结论在利用超声内镜诊断中,可有效判断患者食管粘膜下肿物起源,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在该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MBM)对食管早癌、癌前期病变的治疗疗效,评价MBM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镜中心2012年03月至2014年12月行MBM术,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明确病变深度及范围,术后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早癌、癌前期病变。结果本组36例患者,36次MBM术中出现4次创面出血,追加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1例术中喷泉样出血,予钛夹二枚止血成功。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食管穿孔;1例发生食管轻度狭窄,无需扩张治疗,6个月后逐渐恢复。术后2周复查创面无渗血、渗液,4周创面完全愈合形成疤痕,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患者复发。结论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操作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用时短等优点,术前超声胃镜可以判断食管黏膜下肿瘤起源并初步定性。超声内镜联合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安全性高、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漱口液对鼻咽癌放疗引起的急性口腔黏膜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比较两组发生口腔黏膜反应的程度。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采用漱口液治疗的56例患者均取得较满意防治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期间坚持使用漱口液,可控制口腔黏膜反应的发展,有效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有利于放疗计划顺利完成。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1659例口腔黏膜病患者的病例以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治疗我国口腔粘膜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针对某医院在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中前来就诊的1659例口腔黏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收集与分析,对疾病的种类、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这1659例患者中,患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患者最多,占22.78%;其次是灼口综合征,占21.52%;再次是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口腔扁平苔藓、创伤性溃疡、口腔白斑等,依次占17.00%、10.85%、7.96%、6.87%。结论在这1659例口腔黏膜病患者中,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占的比例最高,而患有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患者,以男性居多,并且该地区是口腔黏膜病的多发区,需要做好护理与预防准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晚期食管癌患者采取食管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食管扩张治疗,观察组行食管支架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94.12%,对照组为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对照组为44.1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食管支架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且有效促进吞咽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48内镜下食管支架放置对恶性食管疾病的治疗。并由此带来的生存质量的提高、生存期的延长以及食管支架放置过程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手术治疗恶性食管贲门狭窄患者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取相应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患者疗效缓解情况进行总结。结果?48例患者均一次性放置成功,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均显著改善,治疗有效率达到100%。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针对性治疗后均有效缓解。结论?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是临床治疗食管狭窄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与处理,可以促进这一治疗方法更为完善。
简介:目的:分析胃黏膜下肿瘤(gastricsubmucosaltumors,SMTs)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类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SMTs患者的CT资料,分析总结其特征表现。结果:39例SMTs患者中,间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GST)19例,影像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肿块实性部分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至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17例GST长轴与胃壁垂直,14例表面覆盖完整黏膜,4例病变出现钙化,所有患者胃周未见肿大淋巴结;神经鞘瘤6例,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肿块,较少出血、坏死及囊变,仅2例患者病灶表面有小溃疡形成,增强后呈中度至明显强化,2例患者病灶周围出现肿大淋巴结;淋巴瘤8例,表现为范围较广的胃壁增厚而无梗阻,病灶长轴与胃壁平行,强化不明显,7例胃周出现肿大淋巴结;异位胰腺6例,表现为扁平状肿块影,增强后明显强化,强化方式与正常胰腺类似,1例见中央导管征。结论:SMTs病灶多在CT图像上有特征性表现,CT检查及多平面重组可清晰显示病灶的形状、大小、强化方式及胃腔内外情况等,对SMTs的诊断及鉴别均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临床价值及食管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内镜下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患者为食管癌性狭窄并食管-支气管瘘伴双下肺感染,19例患者为食管癌术后复发吻合口狭窄置入镍钛记忆合金覆膜支架。102例患者由于食管过于狭窄先行食管扩张,再进行内镜下放置食管支架,35例患者直接内镜下置入食管支架。结果163例患者先后放置174个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成功率为100%。16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痛不适,有32例支架再狭窄,其中19例单纯行支架内球囊扩张,11例于原支架上端内部分重叠再放置一支架,有26例行氩气刀再通治疗。7例患者出现支架移位,有2例支架进入食管瘘管内于次日在内镜下取出支架重新放置。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食管破裂、食管血肿或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进食能力提高,食管气管瘘闭合。结论内镜下覆膜食管支架置入术是中晚期食管癌性狭窄简单、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在我院的50例食管癌并需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行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25例,行传统手术治疗,即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做出比较并分析。结果经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明显较对照组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误诊为口腔粘膜病的系统疾病类型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误诊为口腔粘膜病的15例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误诊的系统疾病类型及临床表现、检查结果、误诊原因。结果15例患者均证实误诊,实际为血液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艾滋病等系统性疾病,其中血液系统疾病占比最高(P<0.05),该类疾病患者主要有牙龈增生、牙龈出血、黏膜瘀斑、牙周脓肿、舌炎等口腔症状表现,其中包括了4例白血病、3例贫血与2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论血液系统疾病等多种系统性疾病容易被口腔症状误导而误诊为口腔黏膜病,临床上应充分结合学科知识与临床经验,增强系统性疾病敏感度,提升诊断准确度,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