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回流灌肠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运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抽选本院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研究,60例患儿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根据其所接受的灌肠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均使用60毫升一次性灌喂器与Fr16一次性胃管进行灌肠,观察组患儿则给予改良回流灌肠即使用瓶式灌肠器连接泰州市兴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一次性使用冲洗管中的三叉管部分与如皋市贝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的一次性使用引流导管,对两组患儿的灌肠耗时、灌肠天数、灌肠清洁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灌肠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其灌肠天数、住院天数及费用均明显较对照组少,灌肠清洁度评分和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回流灌肠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回流灌肠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于2014年3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按照数字表顺序划分成两个组,其中50例设为观察组,另5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回流灌肠护理方法治疗,而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回流灌肠法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灌肠时间、灌肠液的出入量、残留液量、灌肠合作程度、肛周皮肤状况、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灌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每次灌肠液的出入量上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灌肠合作性及肛周皮肤状况远远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除此之外,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状的机率远远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给予改良回流灌肠方法进行治疗效果理想,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良好,并且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减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新生儿腹胀问题采用回流灌肠操作手段,并分析该方式方法的实际作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150例患者参与实验。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之间,且均为新生儿腹胀患者。对这些患者展开分组探究,将其等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对其实施一般灌肠措施、一般灌肠联合人工扩肛措施、回流灌肠。分别命名为Ⅰ组、Ⅱ组、Ⅲ组。从患者灌肠前后腹围的改变程度、治疗效果等角度对三组进行详细分析。结果:首先检测患者灌肠前的腹围,在灌肠后72H,再次测量一次,就两次腹围的测量差值展开组间对比,按照腹围减小程度由低到高排列为Ⅰ组、Ⅱ组、Ⅲ组。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可知,组间对比差值较大(P<0.05)。另外分析治疗有效率,Ⅰ组、Ⅱ组、Ⅲ组分别测得的数值水平为46.00%、80.00%、98.00%,从这可以看出,三组治疗效果对比差距明显(P<0.05)。结论:对新生儿腹胀患者而言,应用回流灌肠治疗手段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领域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灌肠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科进行灌肠法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时间段为2021年4月至2023年11月。在随机分组法的应用下,落实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按40例抽取,对照组使用老式输液架,实验组使用改良灌肠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症状积分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症状积分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退时间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灌肠架用于灌肠患者治疗中,能减少灌肠后的不良反应,加速临床症状的消退,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目的:探讨清胰汤灌肠联合改良灌肠技术治疗中、重度胰腺炎患者疗效及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脾胃病科收治的60例中、重度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中、重度胰腺炎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胰汤灌肠联合改良灌肠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排气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肠黏膜功能指标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D-乳酸、DAO、内毒素、L/M值以及血清IL-6、IL-8、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汤灌肠联合改良灌肠技术治疗中、重度胰腺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