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组来源于胚胎绒毛滋养细胞的增生性疾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恶性和转移性,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等。经过正规治疗侵蚀性葡萄胎大多可治愈,绒毛膜癌治愈率也可达80%-90%。但是其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反复化疗,这样就会给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带来许多影响。尤其是反复穿刺造成的机械刺激和药物制剂的化学刺激带来的痛苦。而PICC的应用解决了这个难题。PICC是经过外周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即从外周静脉导入且末端置留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此项技术主要适应于缺乏外周静脉通道,需要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或高渗粘稠的液体(如肠外营养液),以及需要使用压力泵或加压输液、反复输入血液制品、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患者PICC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的对象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宣教模式)和观察组(优质护理理念模式),每组均分为30例,观察及比较两组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肿瘤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自理能力评分(89.4±4.8)分,较护理干预前有所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显著,(t=4.776,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肿瘤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总护理满意度为29(96.66)%,显著高于对照组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21(70.00)%,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肿瘤患者,实施PICC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致力于提高肿瘤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治疗方式,特采用PICC对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采用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进行肿瘤治疗的患者共80例,将参与实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每组患者均为40例。实验组采用PICC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结束之后对比并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95.00%)要远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55.00%),差异显而易见;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差距也很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手术之后的护理过程中,采用PICC护理方式可极大的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容易被患者接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很小,患者较为满意,可以作为经验案例提供分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PICC置管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间接收的PICC置管患者134例纳入课题研究,随机分为延续护理组(n=67)和常规护理组(n=67),分别接受延续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延续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以及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延续护理组患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延续护理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管)置管维护及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80例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结果观察组护理前准备得分(48.56±1.58)分、导管维护得分(49.60±0.03)分;对照组护理前准备得分(32.06±1.76)分、导管维护得分(36.71±2.89)分。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患者的PICC置管期间,加强对管道的维护,能够有效提高PICC置管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为患者的治疗恢复提供重要的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PICC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 2016年 4月 -2017年 9月本院接诊的 PICC置管患者 70例,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 2组: A组 35例实行集束化护理, B组 35例实行常规护理。分析 2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 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5.71%,明显比 B组的 22.86%低,组间差异显著( P< 0.05)。导管堵塞、穿刺点感染以及导管脱出等都是 PICC置管患者比较常见的几种并发症,和患者未密切配合、护士操作不恰当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通过对 PICC置管患者施以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 PICC 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76 例 PICC 导管患者被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38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 采用循证护理干预, 评估两组相关指标 。 结果:观察组 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p < 0.05 ),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感染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 p < 0.05 ), PICC 置管情况好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循证护理可改善 PICC 导管感染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感染痊愈时间, PICC 置管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PICC护理在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首次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各自4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传统健康宣导,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对PICC知识的掌握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掌握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7.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护理过程中引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于PICC的认识和掌握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患者在的临床护理中应用PICC(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进行分析,同时为护理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的肿瘤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研究,主要将患者分成研究1组与研究2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44例。研究1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2组使用PICC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显示,患者在使用PICC(中心静脉导管)方法后,患者的整体恢复效果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后,患者出现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现象比较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比较少,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