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国开放大学建设已进入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超越"2+1"、"5+1"、"44+1"操作方案,已成为全国电大必须面对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当前开放大学的建设困境分析,结合各地的自然与社会生态文化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股份制理念的区域开放大学体制设计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对国家的远程教育发展进行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文章最后指出,采用区域化生态文化发展战略,运用"股份制"的资源聚集效应,建设一系列能够适应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人口资源、社会发展等生态文化的区域开放大学,是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最佳历史选择,因为它有利于我国开放大学建设摒弃远程教育办学过程中的狭隘利益格局,形成中国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及其整体效应,在区域生态文化平衡所允许的整个范围内,有条件、有限制、有秩序、有节奏地发展远程教育,实现远程学习者的学习人文建构,形成远程教育的区域生态文化发展观,区域开放大学建设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战略观。
简介:TPACK(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是信息时代全新的教师知识框架,对于理解信息化教学诉求之下的教师知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TPACK的知识内涵与特征,亟待更加丰富而深入的阐释。通过文献分析,首次提出了理解TPACK内涵的三重视角:在跨学科视角下,TPACK是教师对跨学科认知方式与信息技术的交互所做出的明智设计和无缝衔接;在解构视角下,TPACK是教师对信息技术与特定学科(或主题)活动和特定主题表征之间的有机融合;在纵深视角下,TPACK是教师采纳技术并使之融入学科教学的多方面进阶与渐进式改变。据此,进一步阐述了TPACK的特征为融合转化性、复杂多面性、动态层级性、实践生成性和个人创造性。
简介:终身学习"立交桥"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其适用范围是继续教育,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借鉴国际上关于学习成果认证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我国当前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应重点解决好学分、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转换、学分转换与积累的标准与框架、质量保证四个关键问题,其中学分研究是基础,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转换、积累及兑换是核心和难点。学分虽然有工作量和学习成果两种计量方式,但以学习成果进行学分计量,更有利于学分的互认与转换。事实上学分主要用于学习成果的量化、记录和积累,而学习成果才真正在学分体系中起互认和转换的作用。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旨在认定学分,正式学习成果重在学分转换,两者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质量保证。非正式学习成果的真伪鉴别和正式学习成果的透明度与学分价值对等是质量保证的难点。两者的共同基础或可行途径是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基于标准课程体系或资格框架的课程认证。课程认证应作为终身学习"立交桥"搭建的重要突破口。
简介:生态学理论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古代山水诗人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理论.他们都崇尚自然,敬仰生命,推崇健康、淳朴的精神价值。他们提倡人类应该正确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回归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由于中西文化、哲学、宗教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这两者也还是许多不同之处的.本文将从生态视角重新解读中国古代山水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并将它们进行相应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