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从西方美术史中我们可以知道,白架上绘画诞生一直到现在,油画作品大都具有商品化倾向,只不过时代不同,表现的方式也不同。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多数画家为教皇或皇家的宫廷服务。油画作品的商品化表现为教皇或封建的贵族成为画家的赞助人。要求画家为他们作画,为他们服务,而由他们供给画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如罗马派的拉斐尔,1508年来到罗马为教皇工作。于是从1509年起,就产生了他在教皇宫一系列伟大的壁域作品:如西格纳士拉宫的《雅典学院》;德利奥多洛宫的《巴个山那的弥撒》:英生道宫的《巴尔哥之火》等等。除此而外,还画了许多肖像和宗教题材的绘画,如《教皇朱理二世像》等。当1511年在他完成第一宫的壁画后,拉斐尔受到教皇的宠遇而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红人。许多贵族、银行家等显贵们纷纷来他的画室订购作品,因此拉斐尔的经济状况特别宽裕,这与他一系列优秀作品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不但是以其优美而纯熟的技巧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而且更以其作品产量之高成为当时罕有的绘画巨匠。
简介:中国当代的设计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现行的设计课程体系建立于20世纪70年代1,课程结构固定,内容具体,方向窄化,是应以印刷媒介为主导的工业生产需求而设置的。在非物质的信息社会背景下,这种专业划分和课程设置已经凸现了诸多不适,与时代需求发生冲突。固化的结构导致更新性差,专业方向的具体化使得专业间很难融合。一个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才能具备信息时代的社会特征,紧扣时代需求,并且能够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调整自身?本文从媒介社会变革的角度对其加以分析,深究其因。并且通过对比的方式,重点分析了德国包豪斯大学媒体学院的课程设置,作为我国课程改革的全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