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上海市松江区1996~2007年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分布特征及其规律,为预防提供基础信息。方法根据ICD-10、ICD-O2,对1996-2007年松江区恶性肿瘤报告卡进行分类、统计,计算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标率、年均变化率。结果1996-2007女性乳腺癌765例,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粗率25.00/10万,标化发病率16.32/10万;乳腺癌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分别以年均变化率(APC)8.08%、6.38%的速度上升;松江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增加。结论松江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增长迅速,
简介:目的观察吡喹酮二种不同剂量治疗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的疗效.方法将感染日本血吸虫后42天兔12只分为三组,A组5只一次灌服吡喹酮60mg/kg,B组5只一次灌服吡喹酮20mg/kg·d,连续6天,C组2只不治疗.从治疗开始至治后22天观察粪毛蚴孵化和排卵变化,并计算治后22天总减虫率和减雌率,肝、肠减卵率.结果治后22d吡喹酮60g/kg和20mg/kg·d,连续6天家兔总减虫率分别为67.2%与74.7%(P>0.05);减雌率分别为74.3%和83.5%(P>0.05);肝减卵率为44.1%和34.2%.(P>0.05);肠减卵率为96.7%和95.7%(P>0.05).结论吡喹酮60mg/kg和20mg/kg·d,连续6天给药治疗家兔血吸虫感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简介:目的评估强肝胶囊治疗日本血吸虫病早期肝纤维化的效果及可能的副作用.方法138例日本血吸虫病早期肝纤维化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70例).试验组服强肝胶囊2.0g/次,每日2次,连续6个月,加维生素类和肝泰乐.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加维生素类和肝泰乐等一般护肝药.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肝脏B超、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即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蛋白(LN)检查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结果有无差异.结果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试验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试验组肝脏纤维化程度从Ⅱ级降到Ⅰ级的人数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二组间转氨酶恢复正常的人数的比例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二组间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值的差异有显著意义(均为P<0.05).服药期间,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试验组一般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强肝胶囊有减轻血吸虫病早期肝纤维化的作用,用药安全,可选择作为治疗血吸虫病早期肝纤维化的药物.
简介:目的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粪便日本血吸虫虫卵DNA提取法及PCR优化体系。方法利用蛋白酶K和苯酚法从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家兔粪便中提取DNA,根据日本血吸虫基因(AF00369)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粪便中提取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对PCR方法的各种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有限稀释法推测PCR检测法可检测到的最低虫卵数。结果以感染家兔的粪便中提取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可扩增到分子量大小约为400bp的特异性条带,测序结果经BLAST工具进行分析.与日本血吸虫基因(AF00369)比对的同源性为96%;25μlPCR反应体系的最优化反应条件:MgCl21.5μl;dNTP0.5μl;引物1.0μl;DNA模板5.0μl;TaqDNA聚合酶0.5μl。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3℃退火30s、72℃延伸30s,30个循环、72℃延伸7min、4℃保存。PCR检测法可检测到的最低虫卵数为0.015个。结论成功建立感染家兔粪便中虫卵DNA的提取方法及PCR血吸虫基因片段检测方法,同时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为从分子角度检测日本血吸虫虫卵DNA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简介:本文报道了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CAg)的激升效应。病人分别在经40mg、20mg、10mg/kg体重剂量的吡喹酮作用后1、3、6天以单克隆抗体Dot-ELISA(McAb-Dot-ELISA)检测血清循环抗原,结果显示,其检出水平显著高于吡喹酮作用前,平均检出滴度提高1~4倍,阴性样本经吡喹酮激惹后均转为阳性。此结果提示,在经吡喹酮激惹后短时间内,病人血清的CAg水平有一个明显的升高过程,此举对于提高慢性、低感染度血吸虫病人的血清CAg检出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简介:目的了解女大学生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预防性疫苗的认知和态度状况,为预防性HPV疫苗接种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85份,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7名(26.8%)女大学生听说过HPV,但仅有89名(15.2%)女大学生听说过预防性HPV疫苗。441名(75.4%)女大学生表示愿意接种疫苗;395名(67.5%)女大学生赞成疫苗在国内推广,但403名(68.9%)女大学生愿意支付的疫苗价位在500元以下,且358名(61.2%)女大学生希望国家负担部分费用。是否听说过预防性HPV疫苗、是否知道接种预防性HPV疫苗的最佳时期、是否知道接种疫苗后仍需进行常规的妇科筛查,为影响女大学生是否愿意接种预防性HPV疫苗的因素。结论高校女大学生对HPV及预防性HPV疫苗的认知度不高,接种意愿也受对该疫苗的知晓程度影响,且支付意愿较低。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开展以HPV疫苗为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提高女性对预防性HPV疫苗的认可度。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和慢性血吸虫病合并HBV(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即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含量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25例晚期血吸虫病中26例合并“大三阳”、48例合并“小三阳”,51例未合并HBV感染;145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中25例合并HBV“大三阳”、35例“小三阳”、85例未合并HBV感染者的上述4项指标:对照组50例正常人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的含量。HBV标志物采用ELISA一步法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晚血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晚血并HBV“大三阳”明显高于晚血并小兰阳患者(P〈0.01);晚血并HBV“小三阳”与晚血未感染HBV者无差异(P〉0.05)。慢血并HBV“大三阳”与晚血并“大三阳”组比较。除HA外,其余3项指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慢血并HBV“小三阳”与慢血并“大三阳”组比较,HA、Ⅳ.C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LN前者低于后者(P〈0.05),PCⅢ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末感染HBV组高于对照组(P〈0.05):慢血并HBV“小三阳”组与慢血未感染HBV组比较,前者HA、PCⅢ明显高于后者(P〈0.01),LN、Ⅳ.C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未感染HBV组与控制组比较,除LN外,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均增高,合并HBV“大三阳”者较合并HBV“小三阳”者增高更为明显。
简介:目的:观察3种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童虫的体内作用效果。方法以经11轮亚治疗剂量吡喹酮筛选的日本血吸虫为吡喹酮抗性株,以未暴露于吡喹酮的日本血吸虫作为吡喹酮敏感株,收集2虫株尾蚴感染小鼠,以300mg/kg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对感染后7-8d童虫分别进行2次灌服用药(总剂量600mg/kg),所有小鼠于感染后45d解剖,收集小鼠体内成虫并计数,计算减虫率和减雌率。结果300mg/kg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2日疗法(总剂量600mg/kg)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7-8d童虫的减虫率为69.8%-71.0%,减雌率为75.4%-79.8%;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7-8d童虫的减虫率为64.6%-66.1%,减雌率为69.3%-7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青蒿素类衍生物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依然敏感,青蒿素衍生物与吡喹酮在日本血吸虫中不存在交叉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