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1例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病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该病病例B超引导穿刺活检术定性后明确为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B超引导穿刺活检病检确诊后给予放化疗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加深对嗜酸性肉芽肿病多血管炎(Eosinophilicgranulomatosiswithpolyangiities,EGPA)的认识,总结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改善预后。方法对2012年~2015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例EGPA患者及同期中国知网发表的临床诊断为EGPA的4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1例患者中,男27例,女24例,男女比例为10.89。患者以呼吸系统(92.2%)受累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肺部浸润、哮喘和鼻窦异常,其后依次为神经系统(47.1%)、泌尿系统(41.2%)、皮肤(33.3%)、心血管系统(29.4%)、关节肌肉系统(21.6%)、消化系统(11.8%),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0%者49例(96.1%),p-ANCA及c-ANCA阳性率分别为69.6%和2.2%。91.1%患者双肺受累,影像学以磨玻璃、实变影、和结节影为主要表现。34例患者完善病理检查,组织来源分别为肾脏(14例)、肺脏(7例)、皮肤(6例)、肌肉(4例)、鼻黏膜(2例)、神经(1例),其中27例有阳性结果,主要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炎和肉芽肿改变。结论EGPA是一种罕见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该病早期对激素治疗效果好。提高对本病认识,实现对EGPA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可显著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进行大体、光镜下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本例子宫PEComa位于左侧子宫后壁肌壁间,切面灰白灰红色,质地中等到质地软,肿瘤细胞呈圆形,胞质透明至弱嗜酸性,免疫组化染色HMB45(+),SMA(+++)。结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肿瘤,子宫PEComa具有该家族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HMB45阳性、SMA阳性),对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生物学行为尚不明确,因此需手术治疗后密切随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血管转流术重建Leriche综合征闭塞段血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Leriche综合征患者行人工血管转流术对闭塞血管的重建情况及相关文献分析。结果患者成功实施腹主-双髂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重建主髂段血管血流,随访6个月,通畅率100%。结论对于Leriche综合征患者选择人工血管转流术,对重建闭塞段血管血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报道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恶性黑色素瘤,对其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肿瘤位于十二指肠降部浸润性生长。组织学上可见肿瘤细胞呈结节状或巢状分布,并见少量黑色素沉积,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多角形或梭形,细胞界清,胞质丰富,核大深染,可见1~2个大的核仁。免疫表型肿瘤细HMB45(+),Malan-A(+),SMA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30%,S-100(+)及Vimentin(+),Actin(-),CD117(-),CD34(-),CK8/18(-),DES(-),EMA(-),SMA(-),及P-CK(-)。病理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恶性黑色素瘤。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临床与病理均要与转移癌、淋巴瘤等相鉴别,预后不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的CT和MR表现。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为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5例患者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回顾分析其CT和MR表现。结果3例患侧肾肿大,2例局部肿大,肾包膜模糊,肾周脂肪受侵,5例均表现会输尿管边缘毛糙,周围见渗出性改变,2例可见小结节状异常强化强化灶,1例侵犯左肾静脉,5例伴有肾门多发淋巴结肿大,3例同侧肾上腺转移。结论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的CT与MR表现有一定影像学特点,与病理密切相关,仔细分析对正确诊断本病有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风湿科医生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认识,提高心内科医生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报告一例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败血症误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当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受累的时候大动脉炎容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混淆;在疾病的活动期可表现为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相似的症状;28~42%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会有一些风湿病的表现;大动脉炎累及主动脉时不仔细查体易误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尤其是在心超阴性的年轻人,大动脉炎是广泛胸部收缩期杂音的一个重要病因。结论多发性大动脉炎常常因为疾病活动期的杂音和发热而被误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科医生与风湿科医生应该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