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的术后复发率。方法以laparoscopy、surgery、minimalinvasive、colon、intestine,large、colectomy、colonicneoplasms、rectalneoplasms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为检索词,检索1991年1月至2007年1月间发表的有关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后复发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筛选标准,共有10篇研究入选。由3名作者各自独立地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特征和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体研究样本量合计2474例结直肠癌。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对比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术后总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复发率合并优势比(OR)为0.95[95%CI0.76~1.19],P=0.64。按不同复发类型进行独立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穿刺口或切口种植转移率对比开腹手术均无显著升高,其OR分别为0.79[95%CI0.50~1.25],P=0.32和0.89[95%CI0.62~1.28],P=0.54及1.04[95%CI0.21~5.27],P=0.96。结论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其术后长期肿瘤学效果相当,并不会导致术后各类复发率明显升高,可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标准术式。
简介: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经髂腹股沟入路与Stoppa入路治疗移位型髋臼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2005年1月—2015年8月有关经髂腹股沟入路与Stoppa入路治疗移位型髋臼骨折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及提取相关资料,运用RevMan5.0软件统计分析所有相关数据。结果纳入8项研究共63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对于移位型髋臼骨折,经Stoppa入路较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时间短[加权均数差(WMD)=68.29,95%CI10.52~126.05,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少(WMD=142.26,95%CI9.30~275.23,P〈0.05),而在骨折端复位满意率[相对危险度(RR)=0.63,95%CI0.17~2.37),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RR=0.89,95%CI0.33~2.40,P〉0.05)、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RR=0.91,95%CI0.27~3.01,P〉0.05)、术后髋关节HHS评分优良率(RR=0.52,95%CI0.25~1.10,P〉0.05)等方面两种入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髂腹股沟入路与Stoppa入路治疗移位型髋臼骨折均能获得基本满意的临床效果,经Stoppa入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THA、PFNA和DHS治疗老年人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等数据库,检索有关THA、PFNA和DHS治疗老年人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0/4/29。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GeMtc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采用Stata软件绘制网状关系图,并进行异质性和发表偏倚的检验。结果 共纳入89篇RCT,共计7931例患者,其中包括例3870例PFNA、3098例DHS以及963THA。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Harris评分中,THA优于PFNA,RR值为2.09, CI95%为-4.48~8.82(P>0.05)。THA优于DHS,RR值为10.96, CI95%为4.09~18.17(P
简介:目的比较利福平吡嗪酰胺联用方案(RZ)与异烟肼方案(H)化学预防潜在结核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HIV感染与否对纳入随机对照试验分别进行Meta分析,纳入对象为潜在结核感染者,对照组为H方案、干预组为RZ联用方案。合并统计量采用率差,规定如假设检验结果P〉0.05且率差95%CI在土5%之间可认为两方案等效或相当。结果共纳入6个RCT,其中HIV感染,非HIV感染者各3个。无论HIV感染与否,两组患者结核病发生率相当:HIV感染者合并率差为0%[95%CI(-1%,2%),P=0.89];非HIV感染者合并率差为0%[95%CI(-2%,1%),P=-0.55]。两组患者死亡率也相当:HIV感染者合并率差为-1%[95%CI(-4%,2%),P=0.53],非HIV感染者合并率差为0%[95%CI(-1%,1%),P=-1.00]。亚组分析显示,两组非HIV感染者中RZ方案较H方案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RD=29%,95%CI(13%,46%),P=-0.0005;VS.RD=7%,95%CI(4%,10%),P〈0.0001]。结论目前的有限证据表明,RZ方案和H方案化学预防结核感染的有效性和死亡率相当;对非HIV感染者的结核病化学预防,RZ方案较H方案有增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
简介: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Medline、万方、知网、维普、康健等数据库,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问从建库至2012年2月。收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对照试验(NRCT)。按预设标准进行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将纳入文献的患者分为机器人组和传统腹腔镜组,提取数据后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二分类变量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表示,连续性变量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及95%CI表示。结果共纳入1个RCT及10个NRCT,共计结直肠癌患者974例,其中机器人组426例,传统腹腔镜组5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腹腔镜组比较,机器人组手术时间长、中转开腹率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WMD=25.61,OR=0.32,WMD=-0.21,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检出数目、远切缘距肿瘤距离、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23.14,-0.31,0.14,OR=1.06,WMD=-0.43,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肿瘤切除情况无差异,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结直肠癌切除术具有中转开腹率较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短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对抑郁症患者接受奎硫平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差异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的CNKI、CBM、VIP及万方数据库等文献平台进行检索,以"奎硫平"、"抗抑郁"、"抑郁症治疗"为检索关键词,选取了6篇参考文献,用Meta分析方式来对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和单一药物治疗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全部文献共分析了434例患者,有200例使用奎硫平联合抗抑郁药(研究组),234例使用单纯抗抑郁药物。研究组165例有效,有效率82.5%,对照组155例有效,有效率66.23%,P<0.05。演技组98例痊愈,痊愈率49%,对照组40例痊愈,痊愈率17.09%。结论抑郁症可以使用奎硫平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比单一用药效果更好,在治疗抑郁症的时候,除了抗抑郁药物还可以增加奎硫平治疗,其效果突出,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HLA-G基因3’非编码区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ofScience、EMbase、CBM、CNKI、WanFangData、VIP,收集2012年5月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妊娠妇女及其配偶、后代HLA-G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子痫前期组父亲与子代的HLA-G+14bp基因单倍型频率以及父亲+14bp/+14bp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子代HLA-G14bp基因单倍型频率低于正常妊娠组。其合并OR值及其95%CI分别为1.42(1.10,1.84)、1.54(1.25,1.90)、2.00(1.19,3.38)、0.67(0.54,0.82)。子痫前期组子代+14bp/+14bp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bp/14bp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OR=1.75,95%C(I1.11,2.77);OR=0.57,95%CI(0.41,0.81)]。子痫前期组,母(-14bp/-14bp)/子(-14bp/-14bp)基因型配伍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OR=0.52;95%CI(0.31,0.85)],而母(+14bp/-14bp)/子(+14bp/+14bp)基因型配伍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OR=3.77;95%CI(1.40,10.11)];父(-14bp/-14bp)/子(-14bp/-14bp)基因型配伍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OR=0.33,95%CI(0.15,0.75)]。结论父亲和子代HLA-G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存在相关性,母子基因型配伍分析可为子痫前期病因研究与临床诊治提供新线索。
简介:背景:近年来有关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康复影响方面的临床报道越来越多,其在改善术后平衡和姿势控制能力、降低跌倒风险方面的疗效得到肯定,但由于各研究水平、质量不一,其有效性尚缺乏循证学依据。目的:系统评价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膝关节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PubMed、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资源,检索关于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2篇文献,688例患者;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组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WMD=-1.94,95%CI:-3.47至-0.41,P=0.01)、Berg平衡量表(WMD=6.48,95%CI:4.49-8.48,P<0.00001)、单腿站立平衡试验(WMD=2.47,95%CI:2.07-2.87,P<0.00001)、Biodex稳定系统指数(WMD=-0.42,95%CI:-0.68至-0.15,P=0.002)、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WMD=3.65,95%CI:1.72-5.58,P=0.0002)、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稳定性评分(WMD=1.35,95%CI:0.71-2.00,P<0.0001)、欧洲五维健康量表评分(WMD=7.83,95%CI:1.11-14.54,P=0.02)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组;③而在角度复位差(WMD=-3.23,95%CI:-7.55-1.10,P=0.14)、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疼痛(WMD=2.22,95%CI:-0.43-4.86,P=0.10)、屈曲畸形(WMD=0.40,95%CI:-0.69-1.49,P=0.47)、关节活动度(WMD=1.06,95%CI:-0.86-2.98,P=0.28)、肌力(WMD=1.27,95%CI:-0.03-2.57,P=0.05)评分改善方面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基于有限的临床文献研究,此Meta分析认为,与常规训练相比,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患者平衡能力、膝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在疼痛、屈曲畸形、关节活动度、肌力改善方面的结果需慎重解读,未来仍需要更大样本、�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喉罩与气管插管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CNKI、WanFangData和CBM数据库,搜集有关喉罩与气管插管比较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15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喉罩组与气管插管组首次插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9,95%CI(0.96,1.02),P=0.55]。头高脚低位患者喉罩组气道压力低于气管插管组[MD=-1.20,95%CI(-1.81,-0.59),P=0.0001];而头低脚高位患者两组气道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48,95%CI(-0.90,1.87),P=0.49]。喉罩组咽喉疼痛发生率[RR=0.58,95%CI(0.46,0.74),P〈0.00001]、导管血染发生率[RR=0.48,95%CI(0.30,0.77),P=0.002]、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发生率[OR=0.30,95%CI(0.11,0.80),P=0.02]和拔管呛咳/呃逆发生率[RR=0.10,95%CI(0.07,0.15),P〈0.00001]均低于气管插管组。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气管插管相比,喉罩能够有效降低腹腔镜手术头高脚低位患者气道压力。喉罩比气管插管的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低,在维持患者正常呼吸功能的同时减少损伤且不增加反流误吸发生。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10月12日,收集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结果最终纳入6个RCT共5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内镜组的全切率高于显微镜组OR=3.86,95%CI(2.13,7.00),手术时间MD=-25.23,95%CI(-53.05,2.58)、术中出血量MD=-28.52,95%CI(-74.06,-62.88)、术后住院时间MD=-3.70,95%CI(-4.98,-2.41)及术后脑脊液漏OR=0.26,95%CI(0.11,0.61)均少于显微镜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手术方法中,神经内镜优于显微镜,但基于各研究样本量较少,需要更多样本量和更高质量的RCT深入论证。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伏立康唑预防应用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收集所有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6093篇,最终纳入研究5项,共1552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伏立康唑vs氟康唑伏立康唑组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OR=0.49,95%CI(0.32,0.76),P=0.001和念珠菌检出率OR=0.36,95%CI(0.16,0.85),P=0.02均低于氟康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OR=1.14,95%CI(0.59,2.18),P=0.70、总死亡率OR=0.19,95%CI(0.02,1.66),P=0.13、曲霉菌检出率OR=0.52,95%CI(0.25,1.06),P=0.07与氟康唑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伏立康唑vs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组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OR=0.89,95%CI(0.29,2.71),P=0.84、念珠菌检出率OR=5.43,95%CI(0.26,113.66),P=0.28、总死亡率OR=0.37,95%CI(0.08,1.65),P=0.19和曲霉菌检出率OR=0.58,95%CI(0.17,2.04),P=0.40与伊曲康唑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伏立康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OR=3.64,95%CI(2.36,5.62),P<0.00001高于伊曲康唑组。结论伏立康唑对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优于氟康唑且与伊曲康唑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较伊曲康唑高。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pringer、Conchrane图书馆、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筛选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和临床对照研究(CCT)。从文献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1.7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RCT967例和23篇CCT3106例直肠癌。腹腔镜与开放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CT:RR=0.72,95%CI:0.37~1.37;CCT:OR=0.81,95%C1:0.61-1.08)。结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不会增加术后吻合口漏的风险。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环氧合酶-2(COX-2)-765G〉C(rs20417)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5年10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学术总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搜集有关COX-2—765G〉C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罹患风险相关性的病例一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5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病例一对照研究,包括2891例胃癌患者和4967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湿示,COX-2.765G〉C(rs20417)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罹患风险有关[OR=1.70,95%CI(1.21,2.38),P=0.00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亚洲人群中,COX-2—765G〉C(rs20417)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患病风险相关[OR=2.24,95%CI(1.70,2.96),P=0.000],但在高加索人群和美洲人群中其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在显性遗传模型下,COX-2—765G〉C(rs20417)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罹患风险的相关性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与阴性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1,95%CI(1.41,3.14),P〈0.001].结论COX-2—765G〉C(rs20417)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增加胃癌发病风险,尤其以亚洲人群的风险增加为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 系统评估超声检查诊断小儿胃肠道梗阻性疾病的有效性,为该疾病的临床检查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查找关于超声检查在诊断儿童胃肠道梗阻方面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2年6月。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和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和Stata 16软件进行Meta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少年共计245名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问卷,225名青少年纳入研究。采用网络成瘾量表(IAT)评估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青少年网络成瘾和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分别为3.56%和28.44%,合并网络成瘾行为检出率为32.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状(OR=1.158,95%CI:1.088~1.233)、消极应对方式(OR=2.283,95%CI:1.242~4.196)、独立生活能力过得去(OR=2.703,95%CI:1.205~6.061)和独立生活能力很差(OR=39.741,95%CI:5.858~269.619)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状、消极应对方式、独立生活能力过得去和独立生活能力很差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