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proteinB1,HMGB-1)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充市中心医院43例GIST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IL-6、HMGB1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并分析3者的相关性.结果IL-6、HMGB1和Survivin在GIST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61±0.05)ng/ml,(3.54±0.74)ng/ml,(0.15±0.04)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32±0.03)ng/ml,(1.81±0.06)ng/ml,(0.07±0.02)ng/ml),43例GIST患者中IL-6、HMGB1及Survivin在良性组、潜在恶性组、恶性组中的表达水平呈逐渐增高,IL-6在各组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55±0.02)ng/ml,(0.59±0.02)ng/ml,(0.64±0.03)ng/ml,HMGB1在各组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82±0.55)ng/ml,(3.46±0.16)ng/ml,(4.00±0.61)ng/ml,Survivin在各组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10±0.01)ng/ml,(0.15±0.02)ng/ml,(0.18±0.03)ng/ml,GIST患者IL-6与HMGB1表达呈正相关(r=0.699,P<0.05),IL-6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774,P<0.05),HMGB1和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5,P<0.05).结论IL-6、HMGB1及Survivin的高表达能够协同促进GIST的恶变和侵袭转移,检测这几个指标可能有助于判断GIST的良恶性及预测肿瘤的预后.
简介:目的检测胰岛素瘤及瘤旁正常胰腺组织中胰岛素、胰岛素原、C肽的表达水平,探讨它们的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9月至2009年12月确诊的38例胰岛素瘤及20例相应瘤旁正常胰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组织中胰岛素原、胰岛素、C肽的表达.结果胰岛细胞瘤和瘤旁正常胰腺组织均表达胰岛素、C肽、胰岛素原.100%的胰岛素瘤组织胰岛素原和C肽强表达,而55%~60%正常胰腺组织为弱表达;79%的胰岛素瘤组织胰岛素表达为+++,而85%的正常胰腺组织胰岛素的表达为++++.38例胰岛素瘤的胰岛素原、C肽阳性表达细胞数占80%~100%,胰岛素阳性表达细胞数占50%~70%,胰岛素原/胰岛素>1占78.9%,正常胰腺组织分别为20%~80%、60%~90%、10.0%,两者差异均非常显著(P值均<0.05).结论胰岛素瘤组织的胰岛素原/胰岛素>1者占78.9%,测定血浆胰岛素原可能有助于其诊断.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男性,根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判断是否存在NAFLD.依据病史排除酒精性脂肪肝及病毒性肝炎。人选NAFLD组52例,年龄、体质量指数与NAFLD组匹配的肥胖非NAFLD组70例(配对组),非肥胖非NAFLD组62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及生化指标。结果:NAFLD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配对组、对照组(P〈0.05)。NAFLD组空腹血胎球蛋白A水平高于配对组及对照组(P〈O.05)。空腹血胎球蛋白A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正相关(r=0.168,r=0.161;均P〈0.05)。结论:老年男性NAFLD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升高。其可能的机制与血清胎球蛋白A所致胰岛素抵抗有关。
简介:目的调查宁波市非内分泌专业医师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及病人相关指标监测的观点:方法在宁波市市级医院选取除内分泌科外的其他各专业医师共226人。采用问卷式调查,收集对不同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16.7mmol/L的糖尿病病人的治疗方案选择,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观点及对血糖、血脂、血压监测的要求:结果入选约226名医师,平均年龄为30.09岁,约180名医师认为新病人空腹血糖≥16.7mmol/L、2型糖尿病病人服用多种口服药无效或病人有慢性并发症不能用口服药,均需胰岛素治疗。而46名医师认为只有后两种情况的患者需用胰岛素治疗。新发病人空腹血糖≥16.7mmol/L,如BMI〉25,选择胰岛素+改变生活方式为131人(57.97%)、磺脲类+二甲双胍+改变生活方式为37人(16.37%);BMI〈25,选择胰岛素+改变生活方式为169人(74.78%)、磺脲类+二甲双胍+改变生活方式为32人(14.16%)。对60岁以下的糖尿病病人,193名医师选择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1mmol/L以下,对60岁以上的患者,146名医师选择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0mmol/L:除测定血糖外,有209位医师认为还需测定血脂,213位医师认为还需测定血压,200位医师认为还需检查尿蛋白,198位认为还需检查眼底。结论内分泌科专业医师应加强学科间交流,推广糖尿病治疗中的新进展,以达到血糖长期控制。
简介:目的观察游离肠系膜上动脉、切除肠系膜根部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累及肠系膜根部胰腺钩突癌的手术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为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30—72岁)累及肠系膜根部的胰腺钩突癌患者施行了合并游离肠系膜上动脉、切除肠系膜根部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手术方法、手术安全性及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施行了肠系膜根部切除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同时施行了肠系膜上静脉的切除和重建。平均手术时间(4.2±1.1)h,术中出血量(1635±1362)ml,术中输血量(1609±1462)ml。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6例出现轻至重度腹泻,术后住院天数9—30d。病理示,肿瘤直径3~8cm,合并淋巴结转移13例(57%),神经浸润20例(87%),22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11例血管切除患者中有10例血管内膜浸润。随访5—42个月,4例发生肝转移,3例局部复发,1年、2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2%和42.5%。结论通过游离肠系膜上动脉,对肠系膜根部组织、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神经以及广泛后腹膜组织的切除可以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钩突癌的手术彻底性,有效降低肿瘤残留,减少局部复发。手术方法是安全的。
简介:本文报道了1例以多发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病例,回顾其病情发展、诊疗经过及近期疗效,结合文献讨论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的分类及特点,为临床医生在诊疗该疾病时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探索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MC)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合理范围。方法前瞻性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甲状腺外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CN0期PTMC患者共200例,按照住院号尾数的单双,分成单侧中央区清扫组和双侧中央区清扫组,分析其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双侧中央区清扫的清扫效果和并发症。结果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肿瘤直径≥0.7cm、患者年龄≥45岁和男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均发生在肿瘤直径≥0.5cm的患者,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22%。该部分患者单侧和双侧中央区清扫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9.53±6.04)枚和(12.19±7.18)枚,P=0.035;淋巴结阳性数分别为(1.17±1.47)枚和(2.11±2.75)枚,P=-0.022。结论在肿瘤直径≥0.5cm的患者中,双侧中央区清扫有利于提高肿瘤清扫的彻底性:患者RLN麻痹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风险并不因对侧中央区清扫而增加。
简介:目的探求可手术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癌浸润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保留NAC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禁忌证和适应证。方法对407例术前记录肿瘤位置、大小、肿瘤缘距乳晕边缘的距离(D)等资料;术中采集NAC的离体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与NAC癌浸润的关系。结果本组NAC癌浸润率为13.27%(54/407);与年龄、病理类型无相关性;与肿瘤的位置、D值、肿瘤最大径、肿瘤的TNM分期和NAC的临床表现及腋窝淋巴结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的位置、D值、肿瘤最大径、肿瘤的TNM分期和NAC的临床表现及腋窝淋巴结状态是影响NAC癌浸润的主要因素。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的适应证:①I、Ⅱa期乳腺癌患者;②患者有保留NAC和/或乳房外形的愿望,但不能或不愿行保乳术;③非中央区乳腺癌,D≥2cm;④肿瘤最大径≤3cm;⑤乳头无溢液、无湿疹样改变、无内陷及歪斜等异常表现,乳晕无桔皮样改变,未受侵犯;⑥保留的乳头乳晕区皮下组织深面5处取样冰冻切片病理无癌细胞浸润。严格把握适应证行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简介:目的:探讨14-3-3zeta蛋白表达与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于第四军医大学病理科确诊、血液科住院治疗的12例M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4-3-3zeta蛋白在12例MC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MCL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相比,12例MCL患者中8例细胞浆中表达14-3-3zeta阳性,阳性表达率为66.7%。14-3-3zeta阳性表达患者总反应率(ORR)、2年总生存(OS)率、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62.5%,50.0%,37.5%)均低于14-3-3zeta阴性表达患者(75.0%,100.0%,75.0%),有待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结论MCL中存在14-3-3zeta蛋白的异常高表达,其表达强弱可能与预后相关。
简介:目的:通过评估脂肪肝指数(FLI),探讨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筛查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年龄大于40岁的上海嘉定地区常住居民共2519人,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相关人体测量学和生化学指标检测.综合评估人群代谢状态并计算个体FLI。通过高分辨率超声诊断NAFLD。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LI对于经超声诊断的N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共有2139名受试者纳入统计分析。FLI作为诊断NAFL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5%可信区间为0.82-0.86。当FLI≥30时,其诊断NAFL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80.6%和73.8%。结论:FLI对于NAFLD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适用于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及指导NAFLD的早期干预和治疗。
简介:佘××,女性,70岁,住院号:91188。主因心慌胸闷头昏1周,晕厥15分钟于2003年7月14日人院。既往有高血压病20年。晨起时发病,短暂意识丧失,伴失语、恶心呕吐1次,出汗多,测血压80/60mmHg(1mmHg=0.133Kp)。发病前饮食不振,口服北京降
简介:目的研究顿服普罗帕酮转复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有症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78例,无严重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和电解质紊乱,并排除瓣膜性心脏病和肝、肾功能损害。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和毛花甙C组:普罗帕酮组一次顿服普罗帕酮负荷量300—600mg(6~8mg/kg);毛花甙C组静推西地兰0.4mg,4h后仍为心房颤动则追加0.2mg。在心电监护下密切观察患者心律、速率、血压及症状变化,记录从给药到心房颤动转复的时间及转复瞬间心电图情况。比较两组患者4h、8h和12h内房颤转复率及转复时间。结果普罗帕酮组39例,其中4h内转复21例(53.85%);毛花甙C组共39例,其中4h内转复10例(25.64%)。4h内普罗帕酮组房颤动转复率明显高于毛花甙C组(P〈0.05),4h内平均转复时间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不伴有心力衰竭、严重心肌缺血的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顿服普罗帕酮是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简介:目的鉴定HERG钾通道的相互作用蛋白,并进一步研究该相互作用蛋白对HERG钾通道的功能调控。方法(1)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含有HERG氨基末端的诱饵载体,将转染有诱饵载体的酵母菌AH109与预转染有人类cDNA文库的Y187酵母菌进行双杂交,初步筛选出HERG的相互作用蛋白;(2)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进一步验证酵母双杂交所筛选蛋白与HERG之间的相互作用;(3)GSTpull-down分析:应用GST-HERGT-NT融合蛋白和谷光苷肽-琼脂糖4B小球从大鼠心肌裂解物中沉淀蛋白质,应用抗PTPN12抗体对沉淀物进行WesternBlot分析;(4)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分析:应用抗PTPN12和抗HERG的抗体和荧光标记二抗显示PTPN12及HERG的亚细胞定位,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1)酵母双杂交筛选发现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2(Proteintyrosinephosphatasenonreceptortype12,PTPN12)与HERG氨基末端存在相互作用;(2)免疫共沉淀分析发现抗HERG的抗体能够沉淀HERG和PTPN12复合物;(3)GSTpull-down分析发现GST-HERG-NT能够将PTPN12沉淀,而GST蛋白则不能沉淀PTPN12;(4)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分析发现PTPN12和HERG两个蛋白共定位的地方主要出现在细胞膜。结论PTPN12与HERG氨基末端相互作用,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更加透彻地理解HERG通道特性多样性的分子基础和LQTS的发病机理。
简介:目的:筛选与癌性锚蛋白重复序列(Gankyrin)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构建诱饵(Bait)质粒pGB-Psmd10-1,采用β-半乳糖苷酶滤膜分析检测其自身转录活性,以Bait质粒筛选人Hela细胞MATCHMAKERcDNA文库,共转染重复验证阳性克隆,并测序鉴定。结果:成功构建Bait质粒,经验证对报告基因LacZ无自激活作用。以Bait质粒筛选人Hela细胞cDNA文库,获得83个克隆,其中5个克隆经重复验证确定为阳性克隆,测序结果显示其cDNA为Psmc4的3段不同剪接体(NM_006503.2,NM_153001.1)。结论:在人Hela细胞中,Psmc4为与Cankyrin相互作用的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