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读了王若水同志的文章《现实主义和反映论问题》(见1988年7月12日和8月9日《文汇报》),我们注意到了他的“新发现”和“新观点”.他从《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以下简称《唯批))这部名著中“发现”了列宁是个“直观反映论”者,所谓流行的“反映论”观点,原来是来自列宁.《唯批》“只强调承认现实的客体性”,丢掉了还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现实”,因此,列宁是和费尔巴哈一样的直观反映论者;而多少年来《简明哲学辞典》和许多文章关于“反映论”的阐释,又都是依据列宁的观点来写的,所以王若水同志认为多少年来流行的“反映论”就是“直观反映论”.进而认
简介:背景:临床上评估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方法有临床活动度、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等,三者常不一致。目的:探讨CRP评估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价值。方法:以Logistic回归法分析80例克罗恩病(CD)、7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CRP与血沉、临床活动度、内镜表现活动性、组织学活动性、低白蛋白血症、贫血、白细胞升高的关系;比较临床严重度、病变部位和药物治疗对CRP的影响。结果:CD中CRP与血沉相关;UC中CRP与血沉、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相关。CRP在活动性CD中显著升高(P〈0.01),重度CD和结肠CD中CRP升高较其他各组明显(P〈0.05);活动性UC中CRP亦显著升高(P〈0.01),重度组中CRP升高较其他组明显(P〈0.05)。药物有效控制临床表现时.CRP显著下降(P〈0.01),复发时重新升高(P〉0.05)。结论:CRP升高更适于反映中至重度结肠CD和UC的活动性:具有快速反映药物治疗有效性的特点。
简介:伴随着我国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刑法要针对新出现的犯罪现象和犯罪形态而不断完善,为了发展和完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作者对此罪的客体问题就其章节之间的关系,整合主体的内涵及分次客体的主要特征,作了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探讨。
简介:采用3×2×3的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了三种线索一靶子呈现时间间隔条件下,中央线索化对动态范式中“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周方框旋转同时或旋转停止后中央线索化时,出现了“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效应,但在外周方框旋转之前中央线索化时,“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效应却消失了。这说明中央线索化对动态范式中的“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动态范式中“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的空间位置抑制动态更新说提供了新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