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手术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早期疗效。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6例患者确诊为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了2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抗PD-1免疫治疗,新辅助治疗后进行了外科手术,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5例在新辅助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患者主要病理缓解(MPR)率为50%(3/6),其中1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6例均手术顺利,术后仅1例出现疑似的微小支气管胸膜瘘。结论初步数据显示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满意病理缓解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不增加手术风险,较为安全,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新辅助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抗PD-1免疫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运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与单纯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2020年6月~2022年6月,从本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择60例,将其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2组,各30例。对照组:化疗方案,试验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比2组免疫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CD4+、CD3+、CD8+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比2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免疫治疗 免疫功能指标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贝伐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对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设定为2021.06-2024.03,纳入此时段我院治疗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展开分析,以电脑随机分配法均匀分为参照与分析2组,29例/组,前组予以免疫治疗,后组予以贝伐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比较2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疾病控制率。结果:在治疗后,分析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低于参照组(P<0.05);分析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贝伐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用于研究疾病患者中,可以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提高疾病控制率,值得应用。

  • 标签: 贝伐珠单抗 免疫治疗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疾病控制率
  • 简介:摘要胰腺导管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隐匿性强、侵袭性强、易转移、耐受放化疗的特点,故其5年生存率极其低(<8%)。寻找全新的治疗方法是目前改善胰腺导管腺癌预后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重要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以及免疫细胞治疗等多种方法治疗胰腺导管腺癌的临床试验大量开展,令人失望的是尚未取得满意的临床获益。胰腺癌癌巢的特殊微环境使得免疫治疗并不像其他恶性肿瘤发挥预期的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胰腺癌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的免疫疗法国内外的最新临床研究,并从免疫微环境特点出发分析联合治疗机制与潜力。

  • 标签: 胰腺肿瘤 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我国被批准进入临床应用,随之而来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需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文章总结了针对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抗体引起的irAE发病率、特征性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探讨了其可能的发病机理、不同类型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差别、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临床肿瘤医师对肿瘤irAE的识别和监控加以指导。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抗PD-1抗体 抗PD-L1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与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78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我院常规体检中无血缘关系的随机健康个体78例为正常对照组。进行DNA提取及KIR基因型分析。结果在所研究的78例肿瘤个体和78例正常个体中共检出了目前已知的18个KIR基因。且肿瘤患者的KIR基因频率与正常个体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癌症患者中,KIR的阻滞有可能成为切实可行的治疗选择以促进NK细胞介导的对肿瘤的细胞毒性反应。

  • 标签: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肿瘤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80例,为进一步观察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化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方式对晚期非小细胞癌的患者治疗后,乙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性高于甲组,乙组患者治疗后的毒副作用较小,安全性更高。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采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化疗 免疫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21年1月~2022年8月期间入住行免疫治疗的5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将观察组患者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RSA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结果 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抗应激能力,能缓解患者负面情绪,该护理方案值得在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中推广。

  • 标签: 应激系统理论 护理干预 肺癌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常见恶性肿瘤,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及相关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免疫治疗肺癌治疗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可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细胞因子(Cytokine)在调节细胞生长、成熟、分化乃至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对晚期肺癌免疫治疗及细胞因子在此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细胞因子 免疫治疗 肺癌 预后
  • 简介:摘要: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主要亚型,约占所有病例的85%。在NSCLC中75-80%的患者初诊时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5%。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出现,某些类型的NSCLC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16%,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相当一部分肺癌患者对免疫疗法不敏感,还有一些患者在反应一段时间后复发。因此,探索能够预测免疫疗效的生物标志物进而筛选对免疫治疗更加获益的人群是十分重要的。到目前为止,肿瘤细胞上的PD-L1表达被认为是预测NSCLC免疫疗效最可靠的标志物。还有其他标志物,如肿瘤突变负荷、非同义突变和新抗原、肿瘤区域CD8+T细胞计数、微卫星稳定性、微生物群和代谢特征也被认为是ICI疗效的预测因素,其中肠道微生物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晚期NSCLC免疫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但机制不甚明了。因此,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关注肠道微生物与晚期NSCLC免疫治疗疗效的相关性以及肠道微生物影响免疫疗效的潜在机制,为增强免疫疗效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肠道微生物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影响疗效的潜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帮助肺癌免疫治疗患者更好地应对并适应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并提高其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利用全程追踪整体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从而提升患者的心理弹性由于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接收的70例肺癌化疗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应用全程追踪整体护理措施。护理结束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并发症概率以及生活质量等数据。结果:观察组的心理弹性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概率比较低,各项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全程追踪整体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范围提升患者心理弹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概率,对各项指标的恢复产生积极作用。

  • 标签: 全程追踪整体护理 肺癌免疫治疗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时间为2023年3月-2024年3月)。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化疗方法)、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法)。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缓解率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细胞免疫功能水平、血清肿瘤因子表达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胞免疫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肿瘤因子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新辅助免疫治疗 化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综述中药对多种抗肿瘤免疫细胞的促进作用及机制,为中药联合多细胞免疫疗法临床运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及PubMed中查阅关于中药抗肿瘤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述.结果:中药对DC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γδT细胞、CD3AK细胞等抗肿瘤免疫细胞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中药对肿瘤多细胞免疫疗法具有一定增强作用,二者联合治疗肿瘤具有协同效应,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药 多细胞免疫疗法 肿瘤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舌下脱敏治疗对螨虫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3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490例螨虫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并依据患儿的临床情况,将其分成低龄儿童组、脱敏治疗时长组、个体化剂量调整组及多重过敏疗效评估组,记录患儿在首诊、治疗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时的鼻部总症状评分(TNS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总用药评分(TMS),并计算症状药物联合评分(CSMS)。结果共有374例(76.32%)患儿完成了本次研究。其中低龄儿童用药组中,≤3岁组与>3岁组在用药12个月后的CSMS(2.20±1.61、2.50±1.78)、TNSS(2.80±2.32、3.60±2.71)及VAS(3.50±1.16、3.90±1.43)显著低于首诊时的评分CSMS[(4.50±1.44、5.30±1.32)、TNSS(6.20±1.89、7.50±2.19)、VAS(5.40±2.33、5.90±1.61)];此外,在脱敏治疗不同时间组中,完成36个月脱敏治疗患儿,仅在3年组中,评分分别为TNSS(0.90±0.97)、VAS(1.30±1.19)和CSMS(1.70±1.28),完成24个月脱敏疗程患儿在2年组和3年组的评分分别为TNSS(2.10±0.95、2.00±0.97)、VAS(3.00±1.56、3.10±1.68)、CSMS(3.10±1.15、2.90±1.19),完成12个月脱敏治疗患者在1年组、2年组和3年组中评分为TNSS(3.20±1.27、3.10±1.41、3.20±1.41)、VAS(4.50±2.11、4.70±2.19、4.50±2.17)和CSMS(4.20±1.39、3.70±1.32、4.10±1.39);脱敏治疗疗效不佳患儿在进行个体化增量后6个月(即治疗后12个月)达到与对照组相近的评分,即4号4滴组、4号5滴组和对照组的评分CSMS(2.90±1.56、2.90±1.88、2.40±1.69)、TNSS(4.70±2.98、3.90±2.77、3.80±2.45)和VAS(4.20±1.29、4.50±1.62、4.20±1.14);多重过敏患者脱敏2年后最终达到与单一过敏患者相近的疗效,单一过敏组、合并1~2种过敏原和合并3种以上过敏原组评分分别为CSMS(2.30±0.50、2.10±1.01、1.90±1.01)、TNSS(3.50±2.62、3.70±2.62、3.20±2.82)和VAS(4.50±1.00、4.10±1.57、3.80±1.54)。结论脱敏治疗在低龄儿童用药、多重过敏等方面均可发挥疗效,部分患儿在剂量调整后获得更好疗效。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儿童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近年肝癌的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基于免疫节点抑制剂的联合治疗备受关注。多学科相关专家撰写了《基于免疫节点抑制剂的肝细胞癌免疫联合治疗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对把握适应证、加强监测和及时而有效地处理不良反应、制定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等进行了指导,以期为临床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细胞癌 免疫治疗 联合治疗 免疫节点抑制剂 多学科诊疗
  • 作者: 范瑾 穆秀颖 郭晓燕 郭云天 甄诚 宋彦宁 王福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北京 100039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39,北京大学三○二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39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3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北京 100015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39,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515
  • 简介:摘要肝脏作为一个消化器官,具有代谢、合成和解毒的功能,同时也是一个免疫器官,在维持抗感染、自身免疫稳定及抗肿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肝脏具有独特的免疫学优势,其免疫细胞可维持肝脏的免疫稳态并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过程。多种免疫治疗方法已经被用于治疗疑难危重肝病的临床试验中。现对近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自身免疫性肝病中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免疫 治疗 肝病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过去十年迅速发展,并成为最具有前景的肿瘤治疗之一。但ICI打破了机体的免疫平衡,降低了T细胞耐受性,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AE)。IRAE可以累及全身多脏器,包括内分泌、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系统等,临床症状均不特异,尚无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的预测因子出现。轻度的IRAE可以通过停药缓解,严重的IRAE需要积极治疗,一线治疗为糖皮质激素,激素效果不佳可考虑免疫抑制剂,但目前最佳免疫抑制剂选择尚存争议。本综述概述了IRAE的流行病学及可能机制,以及一些有潜力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并介绍了几种免疫治疗相关脏器毒性及管理方法。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程序性死亡蛋白-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
  • 简介:摘要吉兰-巴雷综合征(GBS)临床一线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但患者预后差异较大,残障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免疫治疗成为近年研究热点。笔者现围绕单克隆抗体层面、免疫调节剂层面及细胞因子层面治疗途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GBS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吉兰-巴雷综合征 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 免疫调节剂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