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积极探索清胃散加味方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证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观察。方法: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采集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型患者46例,通过Excel表格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清胃散加味方,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则是采用常规多潘立酮片,疗程总共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状况,并对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通过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要低于治疗之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后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食管反流病病人采用旋覆代赭汤联合奥美拉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现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分组按照随机表法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病人采用旋覆代赭汤进行治疗,实验组病人采用旋覆代赭汤联合奥美贝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治愈率为(28/29)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20/29)68.96%,经过两组数据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两组数据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胃食管反流病病人进行旋覆代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有显著效果,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针对86名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进行研究。将他们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当中,每个组分别有43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疗法,研究组在采用常规疗法的同时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良情况出现率和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出现率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力取向治疗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应激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9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动力取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52.57±4.53) vs.(57.39±4.21)分,(45.89±3.90) vs.(49.87±4.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饮食、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59.65±5.82) vs.(53.11±6.76)分,(6.44±1.28) vs.(5.89±1.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运动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动力取向治疗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可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修补术用于胃穿孔治疗对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患者全部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对照组患者行开腹修补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最后对比两组间术后1h、24h、48h、72h血清平均促胃液素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1h、24h、48h、72h血清平均促胃液素水平分别为(38.12±8.4)、(51.23±11.9)、(61.3±14.3)、(62.0±21.6),对照组患者术后1h、24h、48h、72h血清平均促胃液素水平分别为(31.5±8.3)、(36.9±7.6)、(41.9±9.9)、(49.9±16.1),试验组患者术后1h、24h、48h、72h血清平均促胃液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修补术用于胃穿孔治疗对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有促进作用,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是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而无器质性病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此病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过敏、精神心理变化等多种因素相关。目前临床上治疗以促胃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抗焦虑或抑郁药物为主,具有一定疗效,但存在停药后症状易复发等问题。本文报道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治疗两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病情转归过程,以期为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的临床应用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管理新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化痰消瘀方与胃复春治疗胃癌癌前病变合并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癌前病变合并Hp感染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标准四联Hp根治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胃复春片口服,观察组则给予化痰消瘀方随症加减治疗,疗程共计180 d;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状评分、胃黏膜病理积分,统计Hp清除率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主症状胃脘疼痛、胁肋胀闷、嗳气呃逆、烧心反酸、纳滞少食等评分及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变化更显著(P<0.05);两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化痰消瘀方治疗胃癌癌前病变合并Hp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胃复春,可改善中医主症状及胃黏膜病变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