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在儿童急慢性咽喉炎中的应用,以及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1年12月因急、慢性咽喉炎就诊的160例患儿,按照患儿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采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瓜霜喷雾剂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根据病情进行4~6次每天,每次4喷,连续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然后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对与儿童急慢性咽喉炎治疗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管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气腹前后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0例为对照组给予气管导管,另60例为研究组给予双管喉罩,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气腹后,研究组的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均高于气腹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有所下降,插管后及拔管后,两组均有所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应用双管喉罩,对气腹前后气道阻力影响较小,其操作简便、通气可靠、麻醉安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210例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儿童临床资料,鉴定并分析病原构成,研究儿童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发病与年龄及月份的关系。结果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儿童病原革兰阴性菌76例(铜绿假单胞菌13.8%、肺炎克雷伯菌12.9%和产气肠杆菌9.5%)、格兰阳性菌7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3.3%、溶血葡萄球菌10.5%和肺炎链球菌10.0%)、病毒164例(鼻病毒30.9%、呼吸道合胞病毒27.1%和肠道病毒20.0%)和真菌5例(白假丝酵母菌1.4%和光滑假丝酵母菌1.0%)。单纯病毒感染60例(28.6%)、单纯细菌感染36例(17.1%)、病毒细菌混合感染109例(51.9%)及真菌感染5例(2.4%)。儿童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发病年龄主要为1~3岁,主要发病时间为1月、二月、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可能与1~3岁免疫力低下及1月、二月、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温度低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有关。结论儿童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感染病原菌主要为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模式主要为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发病年龄主要为1~3岁,主要发病时间为1月、二月、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部分喉切除及功能重建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施行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及功能重建术治疗的喉癌患者21例,肿瘤分期为Ⅰ期4例,Ⅱ期11例,Ⅲ期6例,结合术后气管套管放置天数、胃管拔除时间以及发音情况评价喉功能恢复效果。结果21例患者均于术后14-28天拔除气管套管,平均18.6天,拔管率100%,术后10-19天拔除鼻饲管,平均15.3天,全部病例术后恢复了喉的三大功能。术后6月-3年随访,20例患者存活,1例死于肺转移及脑转移。结论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是一种较易掌握、效果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该术式能在根治喉癌的同时更加有效地保全喉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并喉梗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喉炎合并Ⅱ度及Ⅱ度以上喉梗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抗感染、镇静、吸氧、吸痰、退热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布地奈德联合万托林交替雾化吸入,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症状均得到及时控制和有效缓解,但治疗组声嘶缓解、呼吸困难好转时间,吸气性三凹征、呼吸音减低、喉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万托林交替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喉炎并Ⅱ度及Ⅱ度以上喉梗阻,对急性期症状缓解优势明显,可缩短病程,疗效肯定,使用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4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8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热退、皮疹消退、口腔疱疹好转时间及总病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显著,能缩短病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在评估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由此确定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方法本文研究了我院134名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通过对各组数据的分析整理,总结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左侧喉返神经链的转移率为15.6%,右侧为20.9%,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率为34.3%。影响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有①肿瘤的部位,其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率胸上段58.8%、胸中段40.0%、胸下段14.3%分(P<0.01);②肿瘤的分化程度,其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率低分化57.1%、中分化36.0%、高分化21.4%(P<0.05);③肿瘤的浸润深度,其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率T4为53.6%、T3为42.6%、T2为16.1%、T1为的7.14%。有喉返神经链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3年生存率比没有者低(30.4%VS56.8%,P<0.05)。结论为了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肿瘤复发,应清扫胸段食管癌患者的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