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方案联合中医康复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数字法将72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中医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运动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CASCS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下降,CASCS评分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运动疗法为主的方案联合中医康复治疗颈椎病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颈部疼痛,促进其肩颈功能活动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军校学员在5000米跑考核期间运动性晕厥的诱因及对策,预防5000米跑考核期间运动性晕厥的发生。方法对2011、2012届毕业学员在军训期间运动性晕厥的患者进行统计,并对其发病诱因进行分析调查。结果2011年运动性晕厥的发病率高于2012年,两者发病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地方生学员发病率明显大于部队生学院发病率;城镇学员发病率大于农村学员发病率。其发病诱因与基础健康水平低,训练前准备不充分、考核前一周内有感冒病史、到达终点后突然停止运动、体重超重、身高在175cm以上、天气闷热(气温32℃以上)、考前有疲劳感等因素有关。结论应采取多方面严密组织,科学施训,科学参训,科学服务,科学保障,确保训练考核安全,减少运动性晕厥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我院在2013年01月至2015年01月予以接收治疗54例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对治疗及护理之后的患者的康复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比例占90.7%,康复依从性比例占94.4%,对疾病的了解比例占92.6%,对药物的了解比例占94.4%,对治疗的信心比例占98.1%;可以认为,患者在服药依从性、康复依从性、对疾病和药物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治疗的信心均较好。结论临床上使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较高,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血栓后自理缺陷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运动护理程序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脑血栓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运动护理程序,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脑血栓患者,在其恢复期间为其开展有效的运动护理程序,能够显著提升恢复速度,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带状疱疹运动性麻痹的发病特征进行一个深入分析,同时对补阳还五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进行一个观察,旨在对其进行一个深刻的认识,予以临床推广。方法笔者选取其所在医院11例带状疱疹患者对其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经过中医辩证后施以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临床表现,对补阳还五汤的治疗效果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结果经补阳还五汤治疗后,患者疱疹干涸的时间在4-8天,平均6天;神经痛的消失时间在7-45天,平均27.3天;肌麻痹症状的消失时间在16-43天,平均27.09天。结论利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带状疱疹运动性麻痹,其肌麻痹症状最短在16天可消失,最长在43天可消失,其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应予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温针灸改善0-3岁痉挛型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便于为脑瘫患儿的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措施。方法在我院住院治疗的0-3岁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瘫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法。通过GMFM-66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脑瘫患儿经过三个月的治疗,GMFM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治疗组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温针灸可以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GMFM评分,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运动护理措施在预防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早期运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DVT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10%VS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早期运动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降低DVT发生率,具有在临床广泛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的饮食干预与运动指导对妊娠糖尿病的疗效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未经药物治疗血糖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饮食干预和运动指导8-15天,平均10.2±2.2天,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分别为(4.9±1.1)mmol/L、(7.2±1.0)mmol/L,均要低于对照组(5.3±0.6)mmol/L、(8.3±1.6)mmol/L,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给予个体化饮食干预与运动指导,能够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入院的12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的脑卒中患者给予规范的一级、二级康复治疗,实验组的脑卒中患者在规范的一级、二级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出院后继续给予三级康复治疗。将这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使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和Holden功能性步行量表分别对每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6个月后,实验组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步行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定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三级康复治疗可以继续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