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胰岛素皮下(s.c.)、腹腔(i.P.)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空腹血糖高于20.0mmol/L的雄性Kk小鼠作为2型糖尿病模型,分为s.c.组(n=6)和i.P.组(n=6),分别s.c.和i.P.不同剂量的胰岛素,一次给药后尾静脉测血糖,连续监测2h。结果:非禁食状态下,s.c.和i.P.组注射胰岛素前血糖分别为(32.0±1.5)、(31.0±1.5)mmol/L,注射胰岛素后血糖逐渐下降。胰岛素剂量不足时,血糖30min时达最低点,随后逐渐上升;胰岛素适量时,血糖30min时达正常水平,维持一定时间后逐渐上升;胰岛素剂量过高时,血糖30min时低于正常水平,并且持续缓慢降低。以30min时的血糖值为药效指标,做剂量.效应关系曲线,胰岛素剂量在1.1~1.7U/kg范围时,i.P.组血糖可稳定地控制在正常水平(5.1±0.2)mmol/L,曲线形成显著的平台;S.e.组的血糖则在2.1~9.2mmol/L之间,与剂量.效应曲线呈线性关系。对于本组实验,腹腔胰岛素给药的有效剂量范围为皮下给药最适剂量的±21%。结论:胰岛素腹腔给药较皮下给药控制血糖更为平稳,血糖波动小,不易造成低血糖。
简介:目的评价那格列奈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未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以及胰岛素的患者,已经使用二甲双胍和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者剂量不变.采用5个中心、随机、双盲、瑞格列奈片对照研究,计划入选240例患者(1:1随机,每组120例),完成研究的2型糖尿病患者231例,那格列奈组115例,对照药物瑞格列奈116例.观察时间12周,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包括标准餐(0、60、120分)取血测定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HbAlc和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结果与瑞格列奈片相比,那格列奈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HbAlc下降水平相似,治疗前后HbAlc的变化那格列奈片为(-0.95±1.32)%,瑞格列奈片为(-1.22±1.23)%,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每组治疗前后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标准餐后1h和2h血糖两组较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餐后2h血糖那格列奈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2.72±3.84mmol/L和10.93±3.59mmol/L(P<0.05),瑞格列奈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3.28±2.80mmol/L和11.09±3.24mmol/L(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使用那格列奈治疗12周后标准餐1h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前后的水平分别为21.89±14.01μIU/mL和22.41±13.93μIU/mL(P<0.05),瑞格列奈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2.77±17.14μIU/mL和23.06±17.29μIU/mL(P<0.05),两组之间比较和0分及2h治疗前后均没有差别.两组安全性方面没有差别.结论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一样是安全有效的降血糖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 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方法:以 2018年 4月至 2020年 4月间我院收入的 80例 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 40例与参照组 40例,予以参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瑞格列奈治疗,研究组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85.0%,参照组为 72.5%,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方案对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可维持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奥马哈系统(Omaha System)构建老年2型糖尿病(Elderly type2 diabetes mellitus,ET2DM)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60 例于我院2019年1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ET2DM患者,采用奥马哈系统确认ET2DM核心护理问题,建立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并在分析护理结局和效果。结果:60例ET2DM患者存在 11 项核心护理问题,分布于生理、社会心理、健康相关的行为和环境四个领域。与入院时相比,出院前和出院后1个月患者11个核心护理问题的认知、行为、状态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2型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药学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具体实施中,纳入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实验,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简单探析,确认患者符合研究入组条件,患者自愿参与;同时将采取“摸球法”对患者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在前一组中继续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中则采用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其具体疗效。结果:分别围绕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有良好疗效,可快速改善血糖、血脂水平,同时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应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40例,单双号法分组,每组20例。探究组应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一般组采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及胰岛β细胞功能空腹C肽。结果:治疗前,探究组血糖指标相比于一般组,无意义(P>0.05),治疗后,探究血糖指标低于一般组,有意义(P<0.05),治疗前,探究组空腹C肽与一般组相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探究组空腹C肽高于一般组,有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通心络胶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的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指标、心绞痛发作频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及空腹血糖、LDL-C、TG、TC、 HDL-C、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及空腹血糖、LDL-C、TG、TC、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长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血脂指标,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知信行水平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在2019年11月到2020年4月抽取医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299例,展开分卷调查。结果: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知识维度、信念维度以及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16.37±4.68)、(13.53±2.27)、(12.87±2.51)。同时,其评分与是否接受健康教育有关,P<0.05。与家族史、并发症无关,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其对饮食知识了解不充足,但是对饮食自我管理态度良好,需要护理人员进一步规范饮食行为,培养患者正确饮食习惯。同时,因为患者饮食知信行得分与健康教育情况密切相关,要求临床应落实有效健康教育,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优化饮食行为。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珲住院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心川,为建直护理十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门诊确诊、院外治疗的160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成循证组和对照组,循证绀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刘照组仅给了常规护理。1年后对两组卒腹m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雨指数、甘油:脂、总胆同醇、满意率及糖尿痫棚芙知识认知情况等进行检验、调查,其问,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循证组血糖、糖化血红蚩白、血脂、体重指数均明显低于埘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及对糖尿病知识认钼1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院外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对防止糖球病并发症、提高患哲的牛命质量有重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目标导向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择2024/1~2024/7间本所8例老年T2DM患者为例,按照目标导向护理干预前后划分为对照组(干预前)与观察组(干预后),然后对比两组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的餐后2h血糖值与空腹血糖值分别为(7.07±0.87)mmol/L和(5.58±0.59)mmol/L,显著低于的对照组的(8.86±0.99)mmol/L和(6.79±0.62)mmol/L(P<0.05);观察组的SF-36量表评分与SDSCA量表评分分别为(34.51±4.53)分和(86.66±5.57)分,显著高于的对照组的(27.78±3.49)分和(78.57±4.73)分(P<0.05)。结论:采取以目标为导向的护理策略,能够显著提升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并优化其整体生活质量,同时确保血糖水平的稳定控制。
简介:血脂康对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有明显降低作用,其降糖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 讨论 血脂康是从中药红曲中精练而成的,其富含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必需氨基酸等有效成份。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减少TC生成,从而反馈调节HDL受体合成,增加细胞膜表面HDL受体表达数目,使HDL形成减少,同时有显著降低血清TG,升高HDL-C水平作用[1、2]。 血脂康可降低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血糖水平,有如下机制:①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抑制甘油三脂和脂肪酸合成,并加速其代谢。②甘油三脂和脂肪酸代谢增加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③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3]。是否尚存在其它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