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达那唑±沙利度胺治疗原始细胞不增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确诊且接受CsA联合达那唑±沙利度胺治疗的115例原始细胞不增高初诊原发性MDS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疗效及疗效影响因素,并建立疗效预测模型。结果55例(47.8%)患者获得治疗反应,其中11例获得完全缓解,44例获得血液学改善[红系反应率为49.5%(52/105),血小板反应率为40.7%(35/86),中性粒细胞反应率为35.0%(14/40)]。29例红细胞输注依赖的患者中7例(24.1%)脱离输血依赖。总体中位疗效持续时间为20(3~8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较≥60岁患者疗效好(52.5%对22.2%,P=0.018),而伴红细胞输注依赖较非红细胞输注依赖患者(24.1%对55.8%,P=0.003)、U2AF1突变型患者较U2AF1野生型患者(26.1%对53.2%,P=0.020)疗效差。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4.302, 95%CI 1.245~14.820,P=0.021)、无红细胞输注依赖(OR=3.774,95%CI 1.400~10.177,P=0.009)和无U2AF1突变(OR=3.414,95%CI 1.168~9.978,P=0.025)均为获得血液学改善的独立预后因素。联合上述影响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建立疗效预测模型,具有0、1、2、3个危险因素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30%~35%、10%~15%、3%。结论CsA联合达那唑±沙利度胺可有效改善原始细胞不增高MDS患者的血细胞减少症状。年龄<60岁、不伴红细胞输注依赖且无U2AF1突变患者治疗反应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达那唑±沙利度胺治疗原始细胞不增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确诊且接受CsA联合达那唑±沙利度胺治疗的115例原始细胞不增高初诊原发性MDS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疗效及疗效影响因素,并建立疗效预测模型。结果55例(47.8%)患者获得治疗反应,其中11例获得完全缓解,44例获得血液学改善[红系反应率为49.5%(52/105),血小板反应率为40.7%(35/86),中性粒细胞反应率为35.0%(14/40)]。29例红细胞输注依赖的患者中7例(24.1%)脱离输血依赖。总体中位疗效持续时间为20(3~8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较≥60岁患者疗效好(52.5%对22.2%,P=0.018),而伴红细胞输注依赖较非红细胞输注依赖患者(24.1%对55.8%,P=0.003)、U2AF1突变型患者较U2AF1野生型患者(26.1%对53.2%,P=0.020)疗效差。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4.302, 95%CI 1.245~14.820,P=0.021)、无红细胞输注依赖(OR=3.774,95%CI 1.400~10.177,P=0.009)和无U2AF1突变(OR=3.414,95%CI 1.168~9.978,P=0.025)均为获得血液学改善的独立预后因素。联合上述影响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建立疗效预测模型,具有0、1、2、3个危险因素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30%~35%、10%~15%、3%。结论CsA联合达那唑±沙利度胺可有效改善原始细胞不增高MDS患者的血细胞减少症状。年龄<60岁、不伴红细胞输注依赖且无U2AF1突变患者治疗反应较好。
简介:通过对新(草案)中主要定义的研究揭示定义的变化与立法精神改变的关系,探讨我国法律法规如何与这些变化相适应.文中着重对新条例草案中首次提及的定义"公共卫生危害、疾病、国际卫生条例国家归口单位、建议(长期建议、临时建议)、集装箱装卸区,交通工具经营者、受感染和污染地区"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在的修订中,应明确卫生检疫部门反恐职责任务、对集装箱装卸区的监管职责以及交通工具经营者的义务;建立国内与出入境协调一致的国家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卫生检疫部门监测与应对能力,明确与各级卫生、公安等部门职责和协调配合机制;积极收集国内外可能引起公共卫生危害的证据并自觉履行上报义务,关注"受感染和污染区"的动态信息,参与WHO的决策过程;在新修订检疫法规中规范定义解释和增加可操作性附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软组织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骨外尤文氏肉瘤以及胸肺区小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软组织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的患者,共8例,使用免疫组化法对其病理组织进行分析,另外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患有胸肺区小细胞恶性肿瘤(Askin)的患者,共4例,同时选取患有骨外尤文氏肉瘤(EOE)的患者,共1例,将这三种病理组织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PNET在临床上的高发人群是青少年,这种肿瘤的病理是一种小圆细胞的肿瘤,排列较为紧密,有的患者表现出Hower-Wright菊形团,有部分患者未表现,患者在CD99(10/11)上表现为阳性。结论这三种肿瘤在诸多方面表现地极为相似,比如年龄以及性别等,还包括组织的形态,染色体的异位等,对于pPNET肿瘤来说,在其特异性诊断上,可以参照CD99未标志。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外初诊时外周血细胞及骨髓原始细胞对伴有NPM1及FLT3-ITD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评估预后影响。方法以“NPM1”或“FLT3”和“acutemyeloidleukemia”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数据库,以“NPM1”或“FLT3”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检索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所有收录关于NPM1及FLT3-ITD基因突变的AML患者预后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始,截止到2018年01月31日,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5.3软件对所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篇文献,总纳入患者24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PM1+/FLT3-ITD+组与NPM1-/FLT3-ITD-组的AML骨髓原始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8.22,95%CI=(3.28-13.16),p=0.001。结论NPM1+/FLT3-ITD+组的AML骨髓原始细胞(%)水平高于NPM1-/FLT3-ITD-组。
简介: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外围是专业设置。高校的专业设置一定要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市场的需要,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需要。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设置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地方卫生事业建设及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学时的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这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才和怎样培养的问题。三者是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面向21世纪,我们必须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确定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确立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学时;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必须融入新的教育思想和改革成果,同时必须谨慎对待中医学这一超稳态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部课题“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我校在东、中、西部地区选择了13所有代表性的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涉及到招生就业、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等各个方面,调研对象有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医师与医务管理人员、高年级学生。其次,我们研究了50年来教学计划的调整情况及其存在的利弊,从中分析对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