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胸骨上窝切面在动脉导管未闭分型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胸骨旁切面组、胸骨上窝切面组,每组患者人数为20例,对胸骨旁切面组进行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切面检查,对胸骨上窝切面组实施超声心动图胸骨上窝切面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导管长度、主动脉侧内径、肺动脉侧内径水平及动脉导管未闭分型结果。结果经过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导管长度、肺动脉侧内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检查窗型动脉导管未闭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上窝切面组主动脉侧内径显著大于胸骨旁切面组(P<0.05),胸骨上窝切面组患者的动脉导管未闭检出率明显高于胸骨旁切面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胸骨上窝切面检查在动脉导管未闭分型诊断中更具有准确性,其价值意义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总结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收治6例巨大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后出现单纯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重症护理工作,探讨巨大PDA介入封堵术后出现单纯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针对6例患儿的特点,对其生命体征、并发症及出血情况进行监测。[结果]4例患儿在给予血小板(PLT)、激素等内科保守治疗后,患儿血小板计数恢复,临床症状好转后痊愈出院;2例患儿反复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转入外科取伞、结扎后,痊愈出院。[结论]巨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后出现单纯血小板减少症的重症护理关键是密切观察患儿消化道、皮肤黏膜、鼻黏膜出血情况,严密监测患儿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确保患儿在急性出血期间的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应用握力器进行术侧手部锻炼以减轻肿胀程度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1-6月收住的140例冠心病拟行TRI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TRI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利用握力器进行手部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徒手握拳的方式进行手部功能锻炼。结果实验组患者TRI术后(拔鞘管后)6h术侧上肢腕掌部疼痛评分、术侧示指根部指围的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侧示指指端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Sa02)的波动值及出血情况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应用握力器对TRI术后患者进行锻炼,能减轻患者TRI术后术侧肢体腕掌部的疼痛感和肿胀度,又不增加出血的机率。对保证冠心病患者TRI术后护理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做新生儿EDTA抗凝的静脉血与未梢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60名新生儿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新生儿EDTA抗凝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测,对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可以发现静脉血与末梢血的HGB、HCT、WBC、PLT指标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无意义;且静脉血与末梢血的PLT、WBC、HGB、HCT相关系数依次为0.906、0.927、0.918、0.984,存在高度相关性。结论新生儿的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尽管有着稍微差异,然而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一定条件下末梢血可以替代静脉血检测,适用于新生儿等采血困难的血常规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对改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新生儿结局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6年6月确诊为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将行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确定为治疗组,未及时能行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为对照组。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所有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出生评分、新生儿窒息及其他并发症(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黄疸等)发生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为4.8%,治疗组新生儿无1分钟Apgar评分<7分情况,对照组新生儿其他并发症包括新生儿硬肿症2例、新生儿黄疸3例,治疗组新生儿出现黄疸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的结合治疗能改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新生儿结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增强实验(contrasttranscranialDoppler,cTCD)结合经食管超声(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对于鉴别肺动静脉瘘(pulmonaryarteriovenousfistula,PAVF)与卵圆孔未闭(patentforamenovale,PFO)所致隐源性卒中的意义。方法收集4例隐源性卒中患者(PAVF组2例,PFO组2例)的临床资料,行cTCD、TEE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差异。结果PAVF组cTCD结果显示患者平静呼吸时即见雨帘样栓子信号,Valsalva动作(Valsalvamaneuver,VM)后栓子数量变化不明显;TEE彩色多普勒(colorDopplerflowimage,CDFI)未见异常,右心声学造影VM后5个心动周期左房内肺静脉开口处见大量微泡。PFO组cTCD结果显示,一例平静呼吸时可见4个栓子,VM后雨帘样栓子信号,VM作用消失后第40个心动周期有2个栓子信号。一例平静呼吸时无栓子信号,VM后可见〉50个栓子信号,VM作用消失后无栓子信号。TEECDFI示原发隔继发隔间裂隙左向右过隔血流,右心声学造影VM后2~3个心动周期卵圆孔附近的左心房内见数个微气泡。结论cTCD结合TEE鉴别诊断PFO和PAVF敏感性高,易于操作。二者主要鉴别点在于cTCD平静呼吸时是否出现大量栓子及是否受VM影响。
简介:探讨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中肝癌高发家系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正常对照家系组40名;肝癌高发家系组79例,其中肝癌患者20例,直系亲属59例。采用质谱方法检测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与HCC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存在AA、AG、GG3种基因型。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基因型分布遵循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A等位基因在正常对照组、肝癌高发家系直系亲属组、肝癌高发家系肝癌患者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3.75%、61.02%、70%,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36.25%、38.98%和30%,与A等位基因型个体比较,正常对照家系人群中携带G等位基因型的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增加0.75倍(95%CI:0.33~1.7,P=0.50),肝癌高发家系直系亲属组人群发生HCC的风险增加0.67倍(95%CI:0.31~1.45,P=0.31)。正常对照家系组、肝癌高发家系直系亲属组和肝癌高发家系肝癌患者组人群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0%、42.73%和50%,AG基因型分别为47.5%、37.29%和40%,GG基因型分别为12.5%、20.34%和10%。与AA基因型个体相比,正常家系组和肝癌高发家系直系亲属组中AG基因型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分别增加0.67倍(95%CI:0.22~2.1,P=0.50)和0.9倍(95%CI:0.31~2.71,P=0.86);GG基因型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分别增加1.05倍(95%CI:0.17~6.6,P=0.96)和2.2倍(95%CI:0.40~11.96,P=0.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发现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多态性与广西扶绥县肝癌家族聚集的遗传易感性存在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