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孤独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对孤独儿童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将2012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9例孤独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感觉统合训练以及心理护理,应用孤独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以及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感觉失调状况进行评估,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以及感觉失调情况。结果患儿治疗后的感觉统合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患儿训练前、后的ABC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孤独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孤独症 感觉统合训练 心理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调查对象的首诊年龄以及托幼教育阶段所在托幼机构的体制,分析讨论不同体制托幼机构针对孤独谱系障碍(ASD)儿童开展医疗工作的重点。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调查对象的年龄、首诊年龄、主要生活地区、托幼机构性质。分析患儿在托幼教育阶段,机构性质、生活地区分布以及首诊年龄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孤独谱系障碍儿童在托幼教育阶段主要进入私立机构。公立机构患儿的首诊年龄明显高于私立机构。不同地区公立机构患儿的首诊年龄均高于私立机构。相同体制的托幼机构,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间其首诊年龄无明显差异。结论:由于私立托幼机构中孤独患儿的首诊年龄明显低于公立机构,患儿具备早期开展康复治疗的年龄基础,私立托幼机构应获得更多的康复信息和资源,政府部门应协助私立机构与专业康复机构建立联系,加强信息沟通与合作,使机构内的孤独儿童获得更多的康复训练。公立托幼机构应加强对孤独儿童的识别,对存在行为异常的儿童督促患儿家长尽早进行医学诊疗。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托幼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孤独儿童个体化康复训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68例孤独儿童,按照康复训练方式不同将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儿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34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康复训练前后儿童自闭量表(GARS)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儿童自闭量表(GARS)得分为22.3±3.1,对照组患儿治疗后儿童自闭量表(GARS)得分为43.3±4.8,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孤独患儿,康复治疗师根据患儿自身特点给予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患儿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康复训练 效果观察
  • 简介:音乐治疗被认为是治疗孤独儿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音乐治疗是利用音乐的元素去达到治疗的目标,包括了重建、维持及促进生理、心理的健康。音乐治疗师针对个人的特殊情况制定音乐治疗的计划,利用各类音乐活动如歌唱、乐器弹奏、节奏训练、音乐游戏、音乐聆听、即兴演奏等,配合心理治疗多种方法的运用来帮助和治疗有需要的人。

  • 标签: 音乐治疗 孤独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孤独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对孤独儿童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将2012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9例孤独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感觉统合训练以及心理护理,应用孤独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以及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感觉失调状况进行评估,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以及感觉失调情况。结果患儿治疗后的感觉统合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患儿训练前、后的ABC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孤独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孤独症 感觉统合训练 心理护理 疗效
  • 简介:本文针对一例孤独儿童的基本认数能力进行分析评估,探讨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建立规范教学常规,创设合适的教学形式,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认数教学,帮助孤独儿童提高认数能力,并使其在融合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

  • 标签: 融合教育 孤独症儿童 认数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118名孤独儿童家庭父母学历、月收入、儿童症状、不同年龄段在知识信息、支持、成长和安置、教育健康四个维度上的需求分析,提出了满足孤独儿童家庭需求的方案。

  • 标签:
  • 简介:儿童孤独(autisticdisorder)是以交流语言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一种。1943年,该疾病由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首先报道,他描述了一组儿童“从生命早期开始,就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与周围的人们和环境建立联系,他们似乎是与环境隔离的,语言异常或根本就没有语言,不寻求拥抱、待人如同待物、很少目光接触、行为刻板等。他将这种状况称为“孤独性情感交往紊乱”,即现在的儿童孤独,也称自闭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教育对策 发育障碍性疾病 康复 语言障碍 精神病学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孤独谱系障碍(ASD)与癫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SD患儿190例,采用自编问卷、儿童孤独评定量表孤独行为量表儿童ASD与癫癎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190例ASD患儿中,20例(10.5%)曾有癫癎发作,12例(6.3%)被诊断为癫癎。有癫癎发作的ASD儿童1岁前出现体格发育问题及听力问题的比例较无癫癎发作的ASD儿童显著增高(P〈0.05);被诊断为癫癎的患儿及正接受癫癎治疗的患儿1岁前出现体格发育问题的比例显著增高(P〈0.05)。有癫癎发作的ASD儿童其感觉反应能力和行为能力较无癫癎发作的ASD儿童差(P〈0.05)。癫癎治疗对ASD儿童行为有正向影响(P〈0.05)。结论儿童ASD与癫癎患病有显著关联,可根据儿童1岁前生长发育状况、感觉反应能力和行为能力及有无癫癎发作评估二者共患的可能性。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癫癎 生长发育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孤独儿童家长心理状态及其心理护理的临床对照。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孤独患儿进行归纳总结,将符合我院入组条件的74例孤独患儿家属设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不给予特殊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家长在患儿入院时和治疗4周时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儿入院时,两组家长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4周后,观察组家长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常情况下,孤独患儿家长会存在严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故观察家长的心理情绪变化以及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家长 心理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孤独儿童是特殊的群体,在幼儿教育的实际开展中,对于孤独儿童,需要考虑到更多的问题。家长需要为孤独儿童提供更加合理的语言环境,幼儿教师则是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提供项目化学习的模式,并积极开展家园合作,让孤独儿童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

  • 标签: 语言障碍孤独症儿童教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学龄前期孤独儿童社交技能训练的有效方法,从而对孤独儿童的情况进行有效地改善,促进孤独儿童更好地融入到知识学习及发展中,促进孤独儿童的更好地发展及进步。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了对比研究分析的方法,选择符合本次研究需要的学龄前期孤独儿童共计60例,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0例孤独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儿童数量为30例,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采取了社交技能训练和常规的引导方法,之后对比疗效。结果:通过对学龄前期孤独儿童进行社交技能训练,有效地改善了孤独儿童的社交障碍,有助于引导孤独儿童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环境中,促进孤独儿童更好地学习及发展。结论:在对孤独儿童进行引导时,要注重让幼儿参与到集体环境中,对儿童社交技能进行有效地训练,从而促进幼儿更好地学习及发展。

  • 标签: 学龄前期 孤独症儿童 社交技能训练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生风险,其中以孤独为典型。孤独发生的因素并不唯一,常将遗传作为最主要因素,但同样会受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针对肠道菌群在儿童孤独中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旨在为后续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孤独症 肠道菌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家课在儿童孤独训练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康复训练的120例孤独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访谈了解家长是否能配合完成个家课任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家课。对比两组孤独儿童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效果优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家课训练是儿童孤独辅助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可改善孤独儿童语言、认知、社交等行为能力,促进孤独儿童的康复发展。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个家课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学科康复干预在孤独儿童中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52例孤独儿童,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常规康复,观察组(26例)实施多学科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儿童病情好转率及家属满意率、干预前后两组儿童心理教育量表(PEP-3)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儿童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儿童,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儿童PEP-3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各组儿童PEP-3评分均改善,观察组儿童干预后PEP-3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康复干预在孤独儿童中应用价值极高,可较好促进儿童病情好转,改善患儿心理状况,提升家属满意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常规康复 多学科康复干预 病情好转率 心理教育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训练对孤独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7例孤独儿童,均对其进行综合康复训练,观察患儿康复效果。结果:经训练后,患儿ABC量表中相应项目得分均显著降低,且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童 孤独症 综合康复训练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儿童孤独患者施以引导式教育的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19.9~2022.6就诊于我院教育康复部的儿童孤独患者62例,随机抽签法施以分组分析,31例施以常规康复治疗的患儿分入对照组,31例施以常规康复治疗+引导式教育的患儿分入试验组,对比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较佳(X2=6.369,P=0.012);治疗前发展量表评分、ABC评分、ATEC评分2组比较(t=0.499、0.242、0.198,P=0.620、0.810、0.844);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儿治疗后发展量表评分、ABC评分、ATEC评分明显较佳(t=5.498、3.766、7.582,P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引导式教育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一名孤独儿童拒绝进食米饭的问题行为进行功能分析,运用正向行为支持策略,减少个案拒绝进食米饭的次数,最终达到可以正常进食米饭。

  • 标签: 孤独症 拒绝进食米饭问题行为 正向行为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对孤独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1年内收治的100例孤独儿童,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50例,采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护理干预),对两组在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的好转,但观察组的Gesell发育评分和感统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孤独儿童的康复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孤独症 孤独症儿童 医院 社区 家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音乐疗法在儿童孤独康复训练中的的影响。方法:选取特殊学校2022年1月~2022年12月招收的40名孤独学生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排列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孤独儿童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而观察组孤独儿童需要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实施音乐疗法,对比两组孤独儿童社交能力、行为能力以及家长满意度等。结果:针对观察组孤独儿童实施音乐疗法后,其社交能力、行为能力评分以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孤独儿童,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儿童孤独患者运用音乐疗法可以提升康复训练效果。

  • 标签: 孤独症 音乐疗法 康复训练效果